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230篇
  免费   4696篇
  国内免费   1230篇
耳鼻咽喉   329篇
儿科学   2882篇
妇产科学   401篇
基础医学   1817篇
口腔科学   62篇
临床医学   15103篇
内科学   8486篇
皮肤病学   88篇
神经病学   264篇
特种医学   31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2篇
外科学   1668篇
综合类   30368篇
预防医学   9375篇
眼科学   80篇
药学   15075篇
  157篇
中国医学   9647篇
肿瘤学   1100篇
  2024年   361篇
  2023年   1365篇
  2022年   2313篇
  2021年   3961篇
  2020年   7447篇
  2019年   2487篇
  2018年   1063篇
  2017年   2141篇
  2016年   2368篇
  2015年   2690篇
  2014年   4860篇
  2013年   4767篇
  2012年   5484篇
  2011年   5944篇
  2010年   5343篇
  2009年   4831篇
  2008年   4858篇
  2007年   4700篇
  2006年   4237篇
  2005年   4313篇
  2004年   3670篇
  2003年   3515篇
  2002年   2898篇
  2001年   2460篇
  2000年   1765篇
  1999年   1628篇
  1998年   1531篇
  1997年   1390篇
  1996年   1202篇
  1995年   1070篇
  1994年   865篇
  1993年   629篇
  1992年   487篇
  1991年   452篇
  1990年   399篇
  1989年   387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部分确诊患者治愈出院后仍或多或少存在部分症状,这也给本病的诊疗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希望通过探讨新冠肺炎患者"瘥后调理"方法,以帮助患者尽可能减轻残余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以达到对新冠患者"治未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三联药物方案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病原菌清除率、病程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替加环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免疫增强剂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病原菌清除率、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前后体温、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病原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复常、咳嗽消失及肺部啰音消失等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体温和WBC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体温和WB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CT、CRP及IL-10水平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PCT、CRP及IL-10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药物方案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可有效控制其病情进展,提高病原菌清除效果,加快病情康复进程,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2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具有强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性、高病死率等特点;而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迅速、最佳救治窗口期短、病情危重等特点,其救治关键在于选择最佳策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再灌注效率。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腔内介入治疗等临床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规范救治流程,本研究对心血管医务人员的岗前培训,首诊COVID-19筛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评估流程,以及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手术的适应证、手术管理策略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4.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早期干预方案,预防社区生活受限,制定相应社区康复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3—4月在武汉华润武钢总医院治愈出院的COVID-19患者57例,于2020年4—5月通过"问卷星"平台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12V2)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患者的焦虑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患者的抑郁状态;采用呼吸困难指数量表(mMRC)调查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比较不同特征COVID-19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分析患者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和呼吸困难程度的相关性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57份调查问卷,剔除重复及无效问卷3份,获得有效问卷54份,问卷有效率达94.74%。(1)COVID-19出院后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生理总评分和心理总评分分别为(37.02±12.32)分、(38.46±14.42)分;呼吸困难等级0~3级的分别为3例(5.56%)、45例(83.33%)、5例(9.26%)、1例(1.85%);有19例(35.19%)存在焦虑情绪(SAS≥50分)和抑郁情绪(SDS≥53分)。(2)不同特征COVID-19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不同疾病分型的患者在生理总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和呼吸困难程度的相关性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F-12V2生理总评分与焦虑程度(r=-0.34,P=0.011)和呼吸困难程度(r=-0.39,P=0.003)之间存在负相关性,SF-12V2心理总评分与焦虑程度(r=-0.46,P=0.001)和抑郁程度(r=-0.40,P=0.002)之间存在负相关性。(4)COVID-19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β=8.27)、抑郁程度(β=-0.34)和疾病分型(β=-11.68)是患者SF-12V2生理总评分的重要决定因素(P<0.05);焦虑程度(β=-0.62)是患者SF-12V2心理总评分的重要决定因素(P<0.05)。结论:COVID-19出院患者存在呼吸困难、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下降的问题;性别、疾病分型、抑郁程度和焦虑程度是COVID-19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COVID-19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和重型患者)出院后要尽早进行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筛查和干预,减少患者负性情绪,鼓励患者适当参与康复训练,提高呼吸功能,从而促进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对已公开发表的新冠肺炎核心指标集及其研究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试验和证据转化研究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计算机检索COMET数据库,并补充检索CNKI、WanFang、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发表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核心指标集(Core Outcome Set,COS)研究,检索时间截至为2021年3月31日。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研究基本信息、研究方法及指标数据,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5项COVID-19核心指标集相关研究(4项为COVID-19-COS研究,1项为COVID-19核心指标测量工具研究)。相同的结局指标包括死亡率、病毒核酸检测、临床进展、恢复期、临床症状评分及临床分型等。指标来源主要来自临床试验注册平台和问卷调查;达成共识的方法主要采用共识会议;利益相关群体中临床专家、方法学专家和医疗管理人员涉及较多。结论 不同的新冠肺炎核心指标集研究有一定的共性,但由于应用场景不同,也存在一定差异。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化,相关COVID-19核心指标需要加强测量方法和疗程推荐。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究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援助热线平台所开展的团体督导中的重要议题和督导焦点。方法:对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的21名咨询师进行访谈,询问督导中发生的令人深受启发的重要督导片段,之后基于督导区辨模型分析重要督导片段的议题和焦点。结果:在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援助热线咨询师所参与的团体督导中,议题主要分为应对疑难个案、处理咨询师个人议题和讨论心理援助基本设置3类;督导中最关注的督导焦点是历程化技能;不同议题下督导焦点不同,应对疑难个案的督导更关注历程化技能和概念化技能,处理咨询师个人议题的督导更关注个人化技能,而讨论心理援助设置的督导对3个督导焦点的关注较平均。结论: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心理援助热线团体督导的议题主要分为3类,不同议题的督导焦点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27.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因其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及人群易感等特点,已被我国列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甲类传染病管理[1]。发热门诊隔离留观的患者具有发热等类新冠症状且面对环境的改变对心理可能带来负面影响。故本研究探讨COVID-19流行期间发热门诊隔离留观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相关因素,以期尽早识别高危患者并进行心理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 对铁路车站、列车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迟发阳性案例疫情及筛查的发热病人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评价常态化防控措施,为进一步全面加强铁路常态化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铁路站车疫情联防联控系统,收集入境者解除集中隔离后乘坐列车到目的地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者及复阳者的处置案例4起及筛查的发热病人资料,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对铁路站车防控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本文4例入境旅客解除集中隔离后迟发阳性或复阳的无症状感染者,都是解除隔离医学观察后乘坐列车时在进出站及列车上体温监测无异常,到目的地后核酸复查阳性;4起案例所有密切接触者及相关接触人员多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解除隔离医学观察及居家健康监测,无二代病例发生。列车下交的102例发热病人,0~6岁的学龄前幼童占比最多为49.0%,其次是19~60岁成人占40.2%,102例核酸检测均阴性,均无流行病学接触史。结论 对于境外输入病例中无症状感染者,体温监测很难发现异常,既是铁路交通防控的难点更是铁路站车常态化防控的重点。重视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控,能有效阻止疫情通过铁路站车传播。  相似文献   
30.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寻复方一枝蒿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TCMSP数据库、BATMAN-TCM数据库及文献收集复方一枝蒿颗粒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通过TTD、GeneCards和OMMI数据库检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的靶点。将复方一枝蒿颗粒药物靶点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基因取交集,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Cytoscape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基因–疾病”网络。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_vina软件对活性成分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共筛选92个活性成分,1 627个靶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靶点464个,两者取交集筛选出87个潜在靶点。GO功能富集得到2 040个条目(P<0.05),与病毒过程、参与共生相互作用的生物过程、活性氧代谢过程的调节、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生物过程、病毒生命周期、炎症反应的调节等生物学过程有关。KEGG通路分析共得到150条通路,与新冠肺炎密切相关的有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结核、COVID-19、IL-17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证实,筛选的靶点受体蛋白与活性成分可以较好地结合。结论 复方一枝蒿颗粒可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和多途径的方式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产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