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3篇
  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91.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血清中神经营养素受体P75(P75NTR)水平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110例心肌梗死后发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住院110例心肌梗死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P75NTR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2组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法。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P75NT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2. 76±2. 57) ng/mL vs (9. 68±2. 23) ng/mL,P 0. 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对照组[(41. 86±5. 23)%vs (48. 73±7. 24)%,P 0. 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高于对照组[(61. 96±6. 93) mm vs 58. 03±4. 85) mm,P 0. 05]。2组在心肌梗死后LVEF下降性(LVEF≤40%)和保留性(LVEF 40%)慢性心力竭衰患者血清P75NTR水平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LVEDD、左心房内径(LA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P75NTR水平与LVEF、左心室FS呈负相关(P 0. 05),与LVEDD、LAD呈正相关(P 0. 05),而对照组患者血清中P75NTR水平与其心功能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 0. 05)。结论:心肌梗死预后不良患者血清中P75NTR水平升高,其与患者心功能存在相关性,对临床评估该类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2.
目的探讨外周血 CD64指数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病人左心房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 2014年 1月至 2018年 1月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收治的怀疑存在左心房血栓的 NVAF病人 2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食管心脏超声( TEE)检查结果,分为血栓组( 53例)和非血栓组( 227例)。记录两组病人一般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指标,分析 NVAF病人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 ROC)分析外周血 CD64指数对 NVAF病人左心房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栓组病人外周血 CD64指数显著高于非血栓组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房颤病程、卒中风险评分( CHADS2评分、 CHA2DS2?VASc评分)及 CD64指数是病人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栓组病人 CD64指数水平与 CHADS2评分、 CHA2DS2?VASc评分呈正相关(CHADS2评分: r=0.930,P<0.0001;CHA2DS2?VASc评分: r=0.920,P<0.0001)。 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 CD64指数曲线下面积为 0.852(95%CI:0.736~0.932)其最佳工作点为 6.3,此时预测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4.8%和 85.3%。结论外周血 CD64指数在 NVAF并发,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病人中明显升高,其可作为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评估 NVAF并发左心房血栓形成,具有的一定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3.
目的 探讨颅内多发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7例颅内多发动脉瘤应用微创治疗的临床资料,共36个动脉瘤的治疗效果(其中一期血管内栓塞12例患者,25个动脉瘤;一期微创手术夹闭3例患者,6个动脉瘤;二期手术2例,5个动脉瘤).结果 恢复优良13例,轻残2例,重残1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2年)DSA显示血管内栓塞者有2枚动脉瘤复发.结论 应用血管内栓塞和微创手术夹闭动脉瘤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是安全可靠的,两者应相互补充,并尽可能一期处理动脉瘤.  相似文献   
194.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单用及联用依那普利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主动脉重塑及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膜钠泵、钙泵活性和钠泵а1亚单位及细胞质膜钙泵亚型1(PMCA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氨氯地平单用及联用依那普利改善动脉重塑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两肾一夹(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设立假手术组、模型组、氨氯地平组[5 mg/(kg.d)]、依那普利组[10 mg/(kg.d)]、氨氯地平+依那普利组[2.5 mg/(kg.d)+5 mg/(kg.d)],每组6只,药物连续干预6周。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Masson染色法检测主动脉中膜形态及结构变化并测量中膜厚度与腔径比(ML/LD)、中膜面积与管腔面积比(MA/LA),放射免疫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酶学比色法检测细胞膜钠泵及钙泵活性,实时PCR法检测钠泵α1亚单位、PMCA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RHR血压显著升高,主动脉ML/LD、MA/LA明显增加,中膜组织钠泵、钙泵活性及钠泵α1亚单位、PMCA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氨氯地平及依那普利均能减小RHR主动脉ML/LD、MA/LA,改善平滑肌肥大和胶原沉积,且均能降低主动脉中膜AngⅡ水平并升高主动脉中膜钠泵、钙泵活性(均P<0.01)。氨氯地平可显著升高PMCA1 mRNA表达水平,依那普利上调钠泵α1亚单位、PMCA1 mRNA表达水平(均P<0.01)。氨氯地平及依那普利联合应用减小主动脉ML/LD、MA/LA,降低主动脉组织AngⅡ水平和升高钠泵、钙泵活性及PMCA1 mRNA表达水平存在协同作用(均P<0.01)。结论氨氯地平联用依那普利改善主动脉重塑优于两药单用,其机制可能与它们更有效阻断主动脉组织RAS,升高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膜钠泵及钙泵活性有关。氨氯地平可能通过上调PMCA1 mRNA表达水平改善钙泵活性。  相似文献   
195.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手术治疗与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6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结果。其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43例,高位肾盂输尿管连接2例,纤维条索压迫1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Anderson-H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44例,纤维条索切断1例,患肾无功能行肾切除1例。结果:45例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18个月。44例痊愈,1例发生再狭窄,总手术治愈率97.8%。结论:Anderson-H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UPJO病例标准术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6.
高玉婷  王菲  胡威  蔡晓庆 《心脏杂志》2017,29(3):365-368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由肺动脉血栓栓塞后不完全再通和血管重构而形成,在未接受治疗情况下中位生存期仅不到3年,预后差且极易漏诊或误诊。本文就CTEPH的最新诊疗进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7.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缓解抗抑郁剂治疗初期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抗抑郁剂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用抗抑郁剂治疗,观察6w。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w、2w、3w、4w、5w、6w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各周末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续均呈持续性下降;治疗各周末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或0.01)。研究组治疗第1w、2w、3w末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4w末起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能有效缓解抗抑郁剂治疗初期所致的不良反应,显著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8.
目的 探讨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及新危险因素与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疑似女性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住院患者235例,经冠脉造影确诊女性冠心病患者156例,女性非冠心病患者76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脉病变程度.结果 (1)在不同程度冠脉病变组间比较,单因素分析显示随冠脉造影病变支数或病变Gensini总积分增加,各组中危险因素(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高总胆同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高尿酸病、高纤维蛋白原)的百分率也随之增加.(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LDL-C)水平为诊断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依次为糖尿病、甘油三酯、高尿酸、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高血压、年龄.结论 女性冠心病人中存在多个危险因素,其中高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女性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但新的危险因素尿酸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99.
目的 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使用动态血压联合家庭血压监测,观察其对血压变异性(BPV)和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 入选19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监测组(n=97)和对照组(n=95)。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采用常规的门诊预约随访,随访间隔为1个月。联合监测组患者采用家庭血压监测模式进行CHF的监测随访,每日早晚测量的血压和脉率值通过手机传输给中央系统,由我院心血管内科专人负责中央系统维护和每位患者血压监测观察。当中央系统发现某位患者血压波动异常或脉率波动异常时,将电话通知该位患者增加血压、脉率测量次数或增加门诊随访次数,并及时调整CHF的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在入组前、随访6月行动态血压监测,并收集记录所有数据。观察记录所有患者随访一年中的以下心血管事件:非计划性随访、心源性死亡、恶性心律失常、再次因心力衰竭住院。结果 入组前两组患者杓型血压患者所占比例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随访6个月后,联合监测组患者杓型血压比例明显高于入组前水平(36.08% VS. 13.40%, P=0.004),且高于随访6个月后对照组杓型血压患者比例(36.08% VS. 16.84%, P=0.012)。24h PR在入组前两组患者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随访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24h PR较入组前均明显降低(P<0.05)。6个月的随访后联合监测组患者24h PR明显低于对照组24h PR(70.14±13.42 VS. 77.02±16.15, P=0.002)。入组前两组患者24hSBPV和24hDBPV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6个月后联合监测组患者24hSBPV和24hDBPV均低于入组前水平,并低于随访6个月后对照组患者(P均<0.05)。联合监测组患者非计划性随访发生比例(11.34% VS. 24.21%, P=0.032)、再次住院发生比例(6.19% VS. 17.89%, P=0.023)和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比例(3.09% VS. 11.58%, P=0.04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动态血压联合家庭血压监测模式较传统的门诊随访进一步降低血压变异性,增加杓型血压比例,并能改善CHF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0.
目的 分析江苏宿迁地区汉族人群DNA甲基转移酶3B(DNMT3B)基因启动子区-149C>T和-579G>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食管癌(E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分析246例食管癌患者及240例健康对照者的DNMT3B启动子区-149C>T和-579G>T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在-149C>T位点中,食管癌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TT与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9,P>0.05)。在-579G>T位点中,食管癌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TT与GT+G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9,P>0.05)。在年龄和性别分组中,两位点在食管癌组和对照组间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440.876,P值均>0.05)。结论 DNMT3B基因启动子区-149C>T和-579G>T与食管癌遗传易感性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