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61.
心肺复苏术(CPR)是所有急救技术中最基本的救命技术,它不需要高深理论和复杂仪器设备,也不需要复杂技艺,只要按照规范化要求去做,就可能将猝死患者起死回生。但是,CPR不仅在大众中未普及,即使在医务人员中,真正的规范化操作者也很少。这也是马拉松比赛中发生猝死而无人救治或救治不及时的重要原因。2000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和国际复苏联盟(ICLOR)根据循证医学方法制定的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首次面世。5年后,AHA和ICLOR于2005年1月22-29日组织来自世界各地从事CRP和ECC的专家在美国对该指南进行修改,期间又广泛征求了世界各地专家的意见,新指南终于在2005年12月13日的Circulation上刊出。本期急救医学专刊(第13-15版和第18版)适逢该指南问世,为了便于广大医务人员了解它的最新变化,我们组织人员对其进行摘译,以飨读者。同时,我们也衷心期望2005年版CPR指南能在我国医务人员中生根、开花、结果,为我国急救医学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李春盛)  相似文献   
162.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非直属附属医院,是提高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实现医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建设非直属附属医院,使其形成教育能力和教育规模,是当前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对解决医学教育资源短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广州中医药大学多年来非直属附属医院的发展历程、建设成效及经验,对高等医学院校非直属附属医院建设进行了思考和总结,为“大众化教育”阶段的高等医学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3.
探讨PDCA循环法在中医消化内科医学生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对2012.1~2012.6于消化内科实习的学生初步建立起基本信息库,制订并实施系统化的实习方案,在教学中参照PDCA循环法的四个阶段,将PDCA的四个阶段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具体运用在医学生的临床教学中,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形成良性循环,保证教学质量控制的动态提升。结果:实习生对消化内科教学的满意度从86%上升至97%;实习生出科评定成绩从83分上升至89分。结论:PDCA循环教学是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教学模式,能促使带教模式持续改善、实习质量动态提升、学生综合技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4.
结合国内外地下车站和车厢环境的监测情况,介绍了地铁环境中可吸人颗粒物、CO、CO2、NO2、SO2、挥发性有机物、O3、温度、相对湿度、噪声、细菌、真菌等风险因子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比较了各风险因子在不同城市地区地下站台内浓度水平的差异以及各地不同的相关标准,并提出了制定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空气质量标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5.
急性肺损伤家兔早期中性粒细胞相关功能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8(IL 8)、中性粒细胞黏附功能与急性肺损伤 (AL I)的关系。方法  18只雄性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8只 ,AL I组 10只。建立内毒素 AL I模型。测定两组动物血气、血常规、中性粒细胞 CD11b表达强度、血清 IL 8和丙二醛浓度 ,并进行肺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AL I组动物注射内毒素后出现血压降低、心率减慢、p H进行性下降。给药后 3h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下降明显 ,6 h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中性粒细胞表面 CD11b表达强度与血清 IL 8、丙二醛浓度呈进行性上升 ,均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均 <0 .0 5 )。模型动物肺组织炎性粒细胞浸润明显 ,弥漫性肺泡隔增厚 ,灶性出血和纤维蛋白渗出。给药后相关分析显示 :6 h时 CD11b与 IL 8呈明显相关 (决定系数 r2 =0 .813,回归方程 Y=2 6 .72 9X ) ;肺组织病理改变严重程度评分与 CD11b表达强度亦呈明显相关 (决定系数 r2 =0 .771,回归方程 Y=0 .0 110 2 X 5 .2 92 )。结论 内毒素可以诱导产生大量 IL 8,使中性粒细胞表面 CD11b的表达被快速激活并上调 ,并与 IL 8和肺组织病理改变评分之间呈高度相关。 IL 8和 CD11b均是 AL I早期较为敏感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6.
目的系统评价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一线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CR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建库至2021年7月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晚期CR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依据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5.4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RCT,总样本量873例,其中试验组445例、对照组428例。试验组客观缓解率(RR=1.35,95%CI[1.18,1.55],P<0.001)、疾病控制率(RR=1.12,95%CI[1.05,1.19],P<0.001)、生活质量(RR=1.26,95%CI[1.13,1.40],P<0.001)及免疫功能(CD4+、CD4+/CD8+、NK细胞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腹泻发生率(RR=0.24,95%CI[0.06,0.97],P=0.05)低于对照组。2组白细胞减少(RR=0.73,95%CI[0.47,1.13],P=0.16)及恶心呕吐(RR=0.63,95%CI[0.35,1.15],P=0.13)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提示结果稳健。倒漏斗图提示不存在明显发表偏倚。试验序贯分析提示已达到所需信息量大小,证据可靠。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一线化疗方案可提高晚期CRC患者近期疗效,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腹泻发生率。鉴于本研究局限性,尚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RCT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67.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所有入选的SIRS患者按是否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分为机械通气组(35例)和非机械通气组(43例)。分别于入院1 d和7 d抽取静脉血,测定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内皮素-1(ET-1)水平及外周血内皮细胞(CEC)数量。结果入院后机械通气组不同时间点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非机械通气组(P均<0.01)。两组各项检测指标在不同时间点与APACHEⅡ评分均显著相关且回归系数近似。协方差分析显示,除NO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负相关,其余指标均为显著正相关。入院1 d两组各检测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而入院7 d机械通气组与非机械通气组比较,除NO显著降低外,ET-1、ACE及CEC均显著升高(P均<0.05)。NO及APACHEⅡ评分对预后的预测有显著意义,可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结论SIR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损害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呈高度相关性,说明机械通气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68.
为解决医学专业(临床医学、中医学)本科生就业难的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分析医学专业本科生广东就业市场,针对临床岗位新增不足、本科生缺乏竞争力、珠三角地区和大学附院岗位饱和,培训时间较长、薪金待遇偏低、缺乏职业发展规划,以及实践操作能力不足,沟通能力和心理素质较差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逐步推进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的实施,加快社区与基层医疗机构建设,转变本科生就业观念,以及加强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9.
自动体外除颤仪对猪心肺复苏的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在抢救心搏骤停中的作用和应用方法,对比国产及进口AED的除颤和复苏效果.方法 14头北京长白猪,体质量(30±1)kg,于本院动物实验室,麻醉后左股静脉置入双腔临时起搏电极,连接医用程控刺激仪制作室颤模型.左股动脉置入动脉导管,连接PiCCO监护仪测量动脉血压及心输出量(CO)和肺血管外水指数(EVWI).心电监护证实室颤成功后,随机(随机数字法)将动物分为2组,每组7只,随机使用国产(M组)或进口(Z组)自动体外除颤仪(AED)除颤.胸骨两侧粘贴电极,按AED语音提示操作并除颤.以上过程反复进行4次,记录除颤次数及成功率.每次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20 min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同时监测CO及EVWI.实验数据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4只动物共进行54次致颤,除Z组1只第二次致颤后未能成功复苏,其余均ROSC,复苏成功率为98.1%.M组放电37次,首次除颤成功率75.0%;Z组放电32次,首次除颤成功率80.8%.从AED开机到心电信号识别完毕平均需要(29±1)s.M组及Z组各2次在首次致颤后,AED未能成功识别室颤;Z组2次将ROSC后室性心动过速,误判为室颤,但按其提示除颤后未造成不良影响.实验过程中,所有动物心率、血压及CO未见明显波动,但EVWI和肌红蛋白(MYO)随时间变化进行性升高,其中第三、第四次除颤后与基础状态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各项检测指标M组与Z组之间未发现显著性差异.结论 AED能够安全、有效地终止室颤;国产与进口AED在信号判别能力、除颤效果与对心肌损伤方面无显著差异;对于专业医护人员,推荐使用人工除颤器,以避免AED过度依赖自动化而产生的误判.  相似文献   
170.
目的:探讨TreadScan步态分析系统在评价大鼠脊髓挫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模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连有PinPoint™精密接触传感器的BenchmarkTM立体定位颅脑撞击器制备脊髓挫伤大鼠模型。利用Image J图像分析软件测定伤后30 min损伤中心及其邻近区域的初始损伤体积。应用TreadScan步态分析系统描述术前及伤后7,14,21,28 d大鼠的行为学特征。采用Harris氏HE染色结合Luxol固蓝染色技术观察伤后1,7,14,28 d损伤组织的形态学改变。结果:模型组脊髓初始损伤体积为(4.17 ± 0.1)mm3(X±s, n=5),范围在4.02至4.32 mm3之间,呈近似正态分布。与术前比较,模型组术后各项行为学参数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伤后模型组脚印面积、步长、瞬间跑速、正常步序比均下降显著(P<0.05),而跨步时间、摆动时间、后脚脚间距、最小纵向偏差均显著上升(P<0.05)。伤后1 d除损伤中心外,邻近区域组织形态基本完好。但是随时间延长,模型组组织溃变和髓鞘脱失的严重程度显著高于假手术组,且有向周边蔓延趋势。结论:采用连有PinPoint™精密接触传感器的BenchmarkTM立体定位颅脑撞击器制备的脊髓挫伤大鼠模型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应用TreadScan步态分析系统能够客观准确的评价大鼠SCI后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