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5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根据David等人(1985年)首次提出的一个X线新征象——“前段支气管征”,本文对前段支气管(以下按解剖学代号简作B~3)及其有关结构进行了X线解剖的资料积累和“前段支气管征”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2.
儿童慢性上颌窦炎CT扫描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3.
以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24小时后的梗塞面积和体积为指标,试验了汉防己碱和1,6┐二磷酸果糖对大鼠局部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在大脑中动脉阻塞后,汉防己碱7.5,12.0和15.0mg·kg┐1以及1,6┐二磷酸果糖200和350mg·kg┐1分别立即腹腔给药,以剂量依赖方式明显减少大鼠脑的梗塞面积和体积。MK8012.0mg·kg┐1亦能减少梗塞面积和体积。汉防己碱和1,6┐二磷酸果糖联合用药所产生的保护作用比任何一药物单用时的保护作用都好,提示汉防己碱和1,6┐二磷酸果糖有协同作用。在大脑中动脉阻塞后1小时和2小时给药,汉防己碱和1,6┐二磷酸果糖仍有脑缺血保护作用,但在梗塞后3小时给药则未见任何保护作用。提示中风或脑缺血后,既非5分钟即不可救药,但亦应尽早用药。实验结果表明汉防己碱和1,6┐二磷酸果糖可能是有希望的脑缺血保护剂。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求VVI型起搏器术后心室电极起搏阈值的变化,指导临床起搏器输出电压设定和安全起搏。方法:固定脉宽为0.5ms,采用起搏器程控仪,对起搏器术后1、2、3、4、5、6、7、8天,2周、3周、4周、3月、半年、1年,此后每年1次进行阈值测定。结果:起搏阈值高峰发生在术后1~2周,在1个月后进入平稳期,与1年后阈值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术后1个月减低起搏输出电压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5.
106.
重点课程建设是学校的“三重”建设之一,搞好课程建设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对课程建设进行评价能够发现各课程在建设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促使其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真正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  相似文献   
107.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了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症5例,男2例,女3例。平均年龄43岁。Si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经导管脾动脉造影后,注入1mm明胶海绵颗粒10~30粒,栓塞面积40%~70%。术后白细胞平均升高36×109/L,血小板平均升高110×109/L,峰值在7~14d。症状有左上腹轻痛、发热、恶心,未出现脾脓肿及异位栓塞。2例原发性者术后追踪1年无复发,3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继发者,其中1例2个月后复发行第2次栓塞,半年后又有复发,原因可能为:①脾脏增大程度不一,栓塞面积不足;②肝硬化门脉高压进行性加重,残余脾代偿增大;③抗血小板抗体形成因素持续存在。病例疗效提示,部分性脾栓塞损伤小,并发症少,并可保留脾脏免疫功能,对原发性者疗效优于继发性者  相似文献   
108.
顺铂加热后的抗癌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顺铂(DDP)加热后对肝癌细胞的毒性,温度与DDP杀伤力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台蓝排染法以及流式细胞术分析法。结果 DDP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杀伤力,其IC50值为0.57μg/ml。当DDP(2.0μg/ml)温度为45℃时,药物作用24h后,细胞总数分别是对照组、45℃单热组、单药组的12.3%、24.5%和44.0%,提示一次性加热DDP至41℃以上可明显提高其抗癌能力。结论 加热增强了DDP的细胞毒性,两者之间有着协同增敏作用,阻滞细胞周期是其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观察莫达非尼对 1 甲基 4苯基 1,2 ,3,6 四氢吡啶 (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 (PD)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给C5 7BL 6小鼠腹腔注射MPTP4d制备PD模型 ,与MPTP同时给予莫达非尼 (ip ,5 0or10 0mg·kg- 1 ·d- 1 ) 4天后 ,再连续给莫达非尼 10天。观测莫达非尼对小鼠的自发活动 ,震颤潜伏期、维持期和震颤评分及爬杆时间的影响 ,及对纹状体和黑质的酪氨酸羟化酶 (TH)阳性细胞和尼氏体的影响。测定纹状体中多巴胺 (DA) ,去甲肾上腺素 (NA)和 5 羟色胺 ( 5 HT)含量。结果 莫达非尼 ( 5 0和 10 0mg·kg- 1 )呈剂量依赖性显著减少了自发活动、震颤和爬杆的行为缺陷 (P <0 .0 5和P <0 .0 1,n =10 ) ,阻止了MPTP造成的TH和尼氏体数量的减少 (P <0 .0 5 ,n =10 ) ,及纹状体中DA ,NA和 5 HT含量的降低 (P <0 .0 5 ,n =10 )。结论在MPTP诱导的PD小鼠模型中 ,莫达非尼可改善MPTP引起的帕金森病行为缺陷 ,且对单胺能神经细胞的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0.
顺铂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广谱抗癌药物顺铂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oechst-PI荧光染色、透射电镜和直接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术分析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顺铂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药物作用12h即可出现,贯穿全程,且呈逐渐增强趋势,即给药作用12h、24h、36h,凋亡细胞数分别为11.4%、19.1%、39.4%,并出现核浓缩、染色质浓集于核膜处、凋亡小体形成等典型的细胞凋亡结构.结论诱导细胞凋亡是顺铂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