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43篇
  免费   463篇
  国内免费   181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54篇
妇产科学   61篇
基础医学   364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333篇
内科学   568篇
皮肤病学   169篇
神经病学   434篇
特种医学   16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433篇
综合类   2348篇
预防医学   1858篇
眼科学   235篇
药学   844篇
  9篇
中国医学   628篇
肿瘤学   155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410篇
  2013年   436篇
  2012年   655篇
  2011年   617篇
  2010年   595篇
  2009年   525篇
  2008年   641篇
  2007年   577篇
  2006年   601篇
  2005年   541篇
  2004年   404篇
  2003年   393篇
  2002年   287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评估NRS-2002对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不良结局的预测能力。方法连续性登记东莞市人民医院2017-07-01—2018-06-30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应用NRS-2002对其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并按3分、3~4分、5~7分划分为低、中、高风险3组,比较其发病6个月后全因病死率、LOS及住院费用。结果共186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并完成随访,年龄(67.9±5.7)岁,男101例(54.3%)。结果显示,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6个月后全因病死率、LOS及住院费用均随着营养不良的级别增高而显著增高(P=0.005、0.027、0.008),即使校正了混杂因素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21、0.006、0.014)。其他影响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临床结局的因素包括吞咽功能障碍、合并糖尿病,中风严重程度,酗酒及独居(P=0.031、0.037、0.024、0.049、0.048)。结论营养不良风险是重症脑血管病后6个月全因病死率,LOS和住院费用的独立预测因子,应用NRS-2002可以早期、准确识别存在营养不良风险患者,尤其高风险患者。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归纳按“李氏三联征”概念指导诊断和治疗慢性便秘继发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的经验。方法“李氏三联征”的概念包括:(1)临床症状:便秘、营养不良、上消化道梗阻(呕吐、进食困难)三联症状;(2)解剖学表现:具有横结肠下垂、脾曲升高和肠系膜上动脉压迫三联解剖异常;(3)治疗: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胸膝位、菌群移植三联治疗。根据“李氏三联征”概念,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前瞻性纳入2014年6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和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78例慢性便秘继发SMAS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基本信息、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营养指标、胃肠生活质量指数和Wexner排粪评分,按上述“李氏三联征”的标准进行评估和治疗,对临床症状和解剖学特征指标进行随访,记录治疗后1、3、6和12个月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所有患者均有“李氏三联征”特征,均存在严重便秘、营养不良及上消化道梗阻的临床表现,均具有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征象和明显的脾曲升高的解剖学表现。经肠内营养支持、胸膝位及菌群移植三联治疗后,69例(88.5%)症状明显改善,9例治疗无效行手术治疗。69例非手术患者经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进食,1个月后便秘相关指标改善,至12个月后时,每周自主排粪次数从治疗前(1.0±0.8)次增加至(5.0±1.6)次,胃肠生活质量指数由治疗前(52.7±8.5)分增加至(93.2±7.5)分,Wexner排粪评分由治疗前(19.1±2.5)分下降至(6.2±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随访1个月后营养指标改善,至12个月后时,体质指数从治疗前(17.9±1.8)kg/m2增加至(21.0±1.3)kg/m2,总蛋白由(65.2±5.7)g/L增加至(68.3±4.2)g/L,白蛋白从(32.1±5.1)g/L增加至(40.4±3.0)g/L,纤维蛋白原从(1.9±0.5)g/L增加至(2.4±0.5)g/L,前白蛋白从(163.2±5.3)mg/L增加至(259.1±45.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上消化道造影及肠系膜上动脉成像均显示十二指肠受压征象解除,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从治疗前(17.4±3.8)°增加至(37.8±5.8)°(t=-22.26,P<0.001)。结论慢性便秘继发SMAS患者具有“李氏三联征”的异常三联临床症状和解剖学表现时,应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胸膝位及菌群移植三联治疗。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分析海南省百岁老年人群贫血与营养不良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5月入户走访的海南省百岁老人300名,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同时抽取静脉血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生化指标的检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定义百岁老人贫血,以血红蛋白浓度作贫血分组(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20 g/L;女性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10 g/L),比较百岁老人贫血组与非贫血组间以及不同性别的营养指标的差异,同时,以血红蛋白浓度作因变量,营养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相关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300名百岁老人,其中女性239名(79.67%),男性61名(20.4%);贫血人数115名(38.3%)。贫血组百岁老人白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低于非贫血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百岁老人的性别、白蛋白和胆固醇是影响血红蛋白浓度的主要因素(P 0.05),而年龄、身高、体重和体质量指数不是血红蛋白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 0.05)。结论百岁老人有较高的贫血发生率,白蛋白和胆固醇浓度与贫血的发生有关,注重百岁老年人群的营养补充改善百岁老人贫血状况,利于提高百岁老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皇家自由医院-营养优先排序工具(RFH-NPT)与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哪项更适合肝硬化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探讨主观全面营养评定(SGA)在肝硬化患者营养评估中的适用性。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6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113例肝硬化患者,应用RFH-NPT和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应用SGA进行营养评估,将结果与全球(营养)领导层倡议营养不良(GLIM)诊断标准进行比较,分别计算出3种工具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分别绘制3种筛查工具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患者营养状况与短期预后的关系。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NRS2002、RFHNPT、SGA与GLIM标准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进行分析。结果 GLIM标准下有69.9%的患者被诊断为营养不良,RFH-NPT和NRS2002分别筛查出72.6%和51.3%的患者存在营养风险,SGA评估下有57....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老年科住院营养不良风险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由5名护理人员组成1个品管圈,对老年科住院营养不良风险患者进行品 管圈管理,对比活动前后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 老年科住院营养不良风险患者营养状况明显改善,营养指标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通过开展 品管圈活动,不仅营养不良风险患者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同时还增进了团队的协作能力,加强了各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进行胃造口的临床特征,为在老年患者中推广该微创手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2004年9月~2017年12月55例住院老年患者进行胃造口术的造口原因、造口方式以及造瘘管使用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胃造口术,其中经皮经胃镜胃造口术(PEG)32例,经皮经胃镜肠造口术(PEG-J)23例。反复误吸并发生吸入性肺部感染25例(45.45%)、营养不良16例(29.09%)、头颈部恶性肿瘤7例(12.73%)是最主要的胃造口原因,少见原因是鼻胃管不耐受、严重的颅脑损伤、食管气管瘘。发生的并发症包括造围手术期的瘘口渗血1例、局部皮肤感染4例;瘘道形成后瘘管被无意拔出5例、蘑菇头腹壁嵌顿1例。手术期发生肺部感染4例。55例患者,术后随访48例,随访率87.27%。瘘管使用的中位时间12月,平均使用时间20月(最长127月,最短2月)。结论经皮经胃镜胃造口术并发症较低,在老年患者中应用有效、安全,是需进行长期胃肠内喂养者的一种主要选择途径。  相似文献   
10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6):22-24+28
目的观察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水平变化及其与传统肾功能指标(尿素氮、肌酐)、传统营养指标(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的相关性,以评价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血透中心规律透析的患者77例,血透维持时间在半年及以上,其中男32例,女45例,年龄均18岁,测定上述患者的血液透析前血浆中的尿素氮(BUN)、肌酐(Cr)、RBP、转铁蛋白(TRF)、白蛋白(ALB)水平,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血浆中肾功能指标(BUN、Cr)、传统营养指标(ALB、TRF)分别和RBP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与尿素氮、肌酐、转铁蛋白、白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结果①血透前尿素氮对RBP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透前肌酐对RBP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影响是正向的,即肌酐水平每升高一个单位,RBP升高0.026个单位;②血浆转铁蛋白水平对血浆RBP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浆白蛋白对血浆RBP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是正向的,即血浆白蛋白每增加一个单位,血浆RBP增加1.324个单位。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血浆RBP可能作为一种血液检测指标,提示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肾性骨营养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3年6月至2018年2月90例肾性骨营养不良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肾性骨营养不良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磷指标、甲状旁腺激素指标;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肾性骨营养不良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血磷指标、甲状旁腺激素指标相近,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磷指标、甲状旁腺激素指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代谢指标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分析在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腹膜透析尿毒症患者6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存在营养不良的症状,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治疗法,每隔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变化进行评估,持续一年。结果护理一年后观察组患者营养指标中三头肌皮肤皱褶厚度、血清白蛋白指标、血清前白蛋白指标、Kt/V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前后SGA分数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对腹膜透析尿毒症患者进行管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长期预后,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