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2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139篇
耳鼻咽喉   64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59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512篇
内科学   473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203篇
特种医学   2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34篇
综合类   1284篇
预防医学   421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408篇
  1篇
中国医学   365篇
肿瘤学   151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8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6篇
  1963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01.
十二指肠胃反流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十二指肠胃反流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影响。方法:7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用核素^99MTC-EHIDA测定十二指肠胃反流,胃黏膜Giemsa染色后检测Hp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Hp-IgG水平。结果:在42例十二指肠胃反流阴性组中,Hp感染率为83.3%(35/42);28例十二指肠胃反流阳性组中,Hp感染率为39.3%(11/28),两组间Hp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Hp阳性组46例患者中,十二指肠胃反流阳性率为30.4%(14/46);Hp阴性组24例中,十二指肠胃反流率为58.3%(14/24),两组间十二指肠胃反流率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中,十二指肠胃反流对胃内Hp感染可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2.
慢性肝病患者门脉血流与食管动力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3.
涎腺肌上皮癌又称恶性肌上皮瘤,是与肌上皮瘤相对应的涎腺恶性肿瘤。1943年由Shelchon报告并命名,1991年WHO涎腺肿瘤组织学新分类中将其列为一类独立的肿瘤〔1〕。肌上皮癌是主要发生于涎腺的罕见恶性肿瘤,发生于鼻腔鼻窦者更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识别、分析和评价某液体化工码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的方式对该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防护措施,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等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高温、噪声。结论该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估测右颈内静脉前路法置管长度最适宜的公式。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我科经右颈内静脉留置深静脉导管患者67例,分别用4种公式对置入导管长度进行估测,并与实际置入至正确位置的长度进行比较,分析4种公式的准确性。结果 4种公式估测置入长度的误差百分比均在15%以内。公式1估测长度与实际长度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3种公式的估测长度均明显小于实际长度,有明显差异性(P0.05)。在对不同身高患者置管长度的预测中,公式4的平均绝对误差明显高于公式1,有明显差异性(P0.05);公式2、公式3与公式1的绝对误差平均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4种公式预测长度误差均在15%以内,其中公式1简单、准确、实用、误差小,更适用于右颈内静脉置管前路法长度的估计。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新疆锡伯族和哈萨克族人群血清生化指标随年龄及性别的变化规律及其差异,为相关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 随机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医院正常体检的新疆锡伯族和哈萨克族健康成人511人,其中新疆锡伯族252人,哈萨克族259人。使用美国Beckman生产的CX-7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检测,采用方差分析、t 检验、相关性分析和 χ2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新疆锡伯族和哈萨克族血清生化指标男性和女性谷丙转氨酶(GPT)、直接胆红素(DBil)、肌酐(Cre)、尿素(Ure)、尿酸(UA)、血糖(Glu)、总胆红素(TBil)、胱抑素C(Cys-C)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同性别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年龄段男性高于女性(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同性别各年龄段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TC 和 LDL 在50岁以前各年龄组女性低于男性,HDL 女性高于男性(P<0.05),50岁以后无差异(P>0.05)。同性别同年龄段新疆锡伯族和哈萨克族的Glu、TG、TC、LDL和 HD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新疆锡伯族和哈萨克族血清生化指标有差异;新疆锡伯族Glu、血脂水平与哈萨克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7.
患者黄某,女性,73岁,有糖尿病史多年,因突发胸闷、胸痛、心慌入院,经检查确诊为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心衰。起初采用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后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应用中成药玉丹参桂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患者症状有所好转。经治疗3个月后,患者胸闷气短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08.
医学教育自始至终贯穿着医师的职业生涯,包括医学院校学习、住院医师培养、医学继续教育、国内外进修学习、和自我学习等。目前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已经过3年的运行,并随后专科医师培训工作将要开展,本文就在实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所需面临的若干问题,如对建立培养制度、重视人文修养、临床实践、团对合作精神若干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09.
目的通过观察肝衰竭患者吲哚菁绿清除试验15 min滞留率(ICG R15)与其他常用肝脏储备功能指标变化,评判ICGR15对预测肝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对32例肝衰竭患者采用脉搏光度分析法(即PDD法),检测入院时ICG R15,同时检测常用肝功能指标,包括ALT、AST、TBil、Alb、GGT、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胆固醇(CHO)。计算MELD评分。同时选取15例慢性肝炎患者、94例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检测ICG R15及同期Alb、CHE、PTA和CHO。对肝衰竭组患者进行了3个月随访,确定存活及死亡情况,并对ICG R15、MELD评分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探讨其对预后的判断意义。结果(1)在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衰竭组ICG R15、Alb、PTA、CHE、CHO在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CG R15,Alb,CHE,PTA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G R15、PTA、CHO在肝硬化和肝衰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个月时肝衰竭存活组与死亡组ICG R15分别为(50.05±9.04)%、(56.27±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肝衰竭组ICG R15和MELD评分进行ROC曲线分析,二者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5.9%和60.4%,ICG R15对预后的判断优于MELD评分;当ICG R15为52.5%时对预后判断的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70.6%。(4)肝衰竭组入院时ICG R15≤50%10例,3个月时死亡2例,病死率20%;>50%22例,3个月时死亡14例,病死率63.6%。结论 (1)在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衰竭组,随着病情加重PTA逐渐下降,ICG R15逐渐升高,两者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优于其他指标。(2)比较ICG R15和MELD评分对肝衰竭患者的预后判别作用,ICG R15对3个月预后的判断优于MELD评分。(3)肝衰竭患者ICG R15>50%时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1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侵犯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在不同年龄、性别、种族和地区存在明显差异〔1,2〕,好发于育龄女性,占病人的90%~95%,但也见于儿童和老人〔3〕。其临床表现、病程及预后变化多样,以周期性静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