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95篇
  免费   948篇
  国内免费   229篇
耳鼻咽喉   80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443篇
口腔科学   165篇
临床医学   2914篇
内科学   1410篇
皮肤病学   135篇
神经病学   157篇
特种医学   254篇
外科学   1614篇
综合类   2764篇
预防医学   1544篇
眼科学   105篇
药学   612篇
  16篇
中国医学   401篇
肿瘤学   393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98篇
  2022年   309篇
  2021年   247篇
  2020年   379篇
  2019年   335篇
  2018年   320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247篇
  2015年   292篇
  2014年   499篇
  2013年   569篇
  2012年   689篇
  2011年   650篇
  2010年   619篇
  2009年   661篇
  2008年   830篇
  2007年   909篇
  2006年   931篇
  2005年   885篇
  2004年   899篇
  2003年   779篇
  2002年   670篇
  2001年   462篇
  2000年   341篇
  1999年   8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曾颖  赵惠英 《全科护理》2016,(10):1076-1078
正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NF)是周围神经的一种良性肿瘤,由神经鞘细胞及成纤维细胞2种主要组成成分,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其病变特点为全身大面积皮肤牛奶咖啡斑和神经纤维瘤样皮肤肿瘤及神经纤维瘤[1]。神经纤维瘤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前者罕见,神经纤维瘤是不易恶变的良性肿瘤,一般可行保守观察,但如果肿瘤过大,妨碍身体活动、影响容貌、有明显压迫症状,或生长迅速并有剧痛,甚至怀疑恶变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前列腺切除术后继发性出血的高发时间、高危因素、处理方法及可能的原因。方法对1996年6月~2006年5月间我院608例前列腺切除术中22例发生继发性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继发性出血发生率高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出血时间为术后4~18 d不等,平均9.2 d。便秘、咳嗽、尿路感染和高血压等为高危因素。经留置导尿加膀胱冲洗、止血、预防感染、对症治疗及手术处理患者痊愈。结论前列腺切除术后继发性出血是前列腺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加强围术期各种高危因素的积极处理是降低其发生率的关键。治疗包括留置导尿加膀胱冲洗、各种对症处理及手术。缝线吸收、焦痂或感染坏死物脱落等病理过程致小血管重新开放出血为其可能的病因。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中针对受者特异性产生干扰素γ细胞 (IFN-γ PC)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方法以37例HLA相合的同胞allo-HSCT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移植前供者、移植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分别作为反应细胞(RC),移植前受者PBMNC作为异基因刺激细胞(allo-SC),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后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针对受者特异性IFN-γ PC,分析其与aGVHD的关系。结果 allo-HSCT前检测受者特异性IFN-γ PC水平, 移植后发生aGVHD组显著高于无aGVHD组(P<0.01);供者针对受者特异性IFN-γ Pc≥20/2×10~5 RC时,发生Ⅱ-Ⅳ度aGVHD的比例显著高于<20/2×10~5RC组(P<0.05)。aGVHD发生时患者针对移植前受者特异性IFN-γ PC水平显著高于移植前相应供者针对受者的水平(P<0.05);亦显著高于 aGVHD患者针对移植前供者的水平(P<0.01)。移植后14天(+14天)和+28天时,aGVHD组受者特异性IFN-γ PC水平均显著高于无aGVHD组(P值均<0.01)。aGVHD患者经过免疫抑制剂治疗7 d后,受者特异性IFN-γ PC较aGVHD发生时显著降低(P<0.05)。结论受者特异性IFN-γ PC的水平能够反映allo-HSCT前后的同种异体反应,有助于临床aGVHD的预测、诊断和监测。  相似文献   
104.
由于工农业和交通业的迅速发展,腘动脉内膜损伤的发生并不少见,它不像开放性血管损伤有明确的临床表现,而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的特点,容易疏忽及漏诊,其后果则有威胁肢体生存,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应引起高度重视.作者自1987至2004年对26例腘动脉内膜损伤病人的诊治作一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05.
浙江省8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药物治疗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1~2002年浙江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药物治疗状况。方法调查浙江省23所医院2001—2002年间出院诊断为AMI的806份病史资料。结果男性占72·2%。平均年龄为67·4岁,从胸痛发生至到达医院平均时间为11h。总静脉溶栓率仅为19·2%,适宜溶栓却未进行溶栓治疗者106例(45·9%)。β受体阻滞剂(BB)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实际使用率分别为49·4%、65·4%。阿斯匹林、低分子肝素、他汀类使用率较高,分别为88·2%、73·7%、71·5%。结论浙江省的AMI西医药治疗基本上遵循了指南推荐策略,但与指南要求仍存在差距,尤其是静脉溶栓率偏低。  相似文献   
106.
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癌术后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癌术后颈部肿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颈部淋巴结的超声表现 ,比较转移性淋巴结和非转移性淋巴结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表现 ,以及阳性淋巴结与原发病灶的位置关系。结果67枚转移性淋巴结中 ,沙粒样钙化点出现率为67.16% (45/67) ,周边缺损率为41.79 %(28/67) ,外周长入血管支数>2支的占77.61 %(52/67) ,26枚非转移性淋巴结中 ,沙粒样钙化点出现率为3.85% (1/26) ,周边缺损率为7.69 %(2/26) ,外周长入血管支数>2支的占7.69%(2/26)。转移性淋巴结中有38.81% (26/67)出现在第III群 ,有25.37 %(17/67)出现在第IV群。结论高频超声对甲状腺术后颈部肿大淋巴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分析肾集合管癌(collecting duct carcinoma,CDC)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方法 199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CDC患者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22~67岁,平均55岁.主要症状为血尿、腰腹痛.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CT检查示肿瘤直径2.1~8.5 cm,平均5.6 cm.肿瘤位于肾髓质或同时伴有肾皮质、肾盂浸润,边界不清,病变肾脏外形增大,但肾脏轮廓基本存在,增强后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 结果 8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3例行姑息性肾切除术.肿瘤切面呈灰白色,浸润性生长;以腺管乳头状结构为主,部分肿瘤细胞呈靴钉状突向腺腔内,肿瘤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明显,有较多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检查UEA-1、EMA、PNA、HMW-CK表达阳性,而CD10表达阴性.1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0.3 ~8.0年,平均2.8年.随访期间死亡7例,平均生存期为12.5个月,2例无瘤生存分别9个月和8年,1例仍在化疗中,1例失访. 结论 CDC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肾癌类型,确诊主要依据病理学检查,肿瘤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8.
计划行为理论认为行为意向决定实际行为。计划行为理论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为领域的研究,并被证实能显著提高研究对行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笔者综述这一理论模型的结构及在国内外护理研究中的运用,其运用主要包括预测某种健康行为,护理教育和教学,解释和干预某种行为等,并指出了理论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9.
患者女,60岁.因“反复腹泻伴右上腹隐痛2年”入院.15年前曾因胆囊结石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佳.10余年来无腹部明显不适症状,曾多次B超复查均未发现肝胆胰系统异常.2年前出现腹泻,为糊样便,最多3~4次/天,反复发作,伴有右上腹的隐痛.腹泻时曾自行口服黄连素片剂,偶有疗效.2个月前自觉腹泻症状有所加剧,遂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体温37℃,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可见-7 cm长陈旧性手术瘢痕,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辅助检查:大便常规:糊状,无黏液脓液,隐血阳性,血常规正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胆红素正常;AFP2.8 ng/ml,CEA 1.4 ng/ml,CA199 6.3 U/ml.腹部影像学检查示:胆总管上段占位(考虑肿瘤),胆总管上段狭窄,肝内胆管轻度扩张(图1).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混合型肝癌(mix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cholangiocarcinoma,mHCCCC)的临床特点及近期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4月至2010年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确诊为mHCC-CC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并统计术后生存时间. 结果 患者平均发病年龄27~76岁;其中男性11例(64.7%);无临床症状10例(58.8%);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2例(70.6%);甲胎蛋白阳性( >25 ng/ml) 12例(75.1%);糖类抗原199阳性(≥37 U/ml)4例(25.0%).17例患者中肿瘤均完整切除,即包括转移灶在内的肿瘤切除,切缘离肿瘤边缘1.5 cm以上,同时清扫肉眼可见或影像学提示的肿大淋巴结.术后6、12和18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3.8%、86.5%、57.7%;术后100、200 d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5.3%、43.5%;中位无瘤生存期为161 d.结论 mHCC-CC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依靠病理诊断;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但总体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