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5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研究证实,影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比较肯定的预后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数、FAB分型以及一些细胞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指标,如Ph^ 、ALL基因重排、Tel/Aml-1融合、染色体数>50、P170以及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另外,一些分子生物学指标如CD10、CD2、P16、MDM2等也可能与儿童ALL的预后有关联。  相似文献   
102.
食管癌大型病例一对照研究中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3.
糖皮质激素对川崎病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治疗川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CNKI等国内外大型专业数据库及相关儿科学杂志,初筛文献,经全文浏览确定最终纳入文献。通过Meta分析,比较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在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退热时间、CRP水平的变化及治疗无反应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初筛得到22篇文献,经过严格筛选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其中7篇将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用于川崎病的初始治疗,4篇将糖皮质激素用于对丙球无反应患儿的治疗即追加治疗。经Meta分析,①追加治疗组、激素联合初始治疗组急性期、治疗1个月随访后与丙球组比较,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热程比较:激素原发治疗组比丙球组热退时问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治疗无反应率的比较;在川崎病原发治疗时,激素联合丙球与单用丙球相比,治疗的无反应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研究结果提示,激素联合丙球用于川崎病初始治疗或追加治疗时,与常规丙球治疗比较,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及冠状动脉瘤发生率方面无差异.且可缩短热程,使炎症指标(CRP)下降更快,并可降低治疗无反应率或需丙球再治疗率。目前仍无单独应用激素作为川崎病初始治疗的依据,但对耐丙球或高危川崎病患儿可选择性慎用。要进一步验征激素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在不同严重程度甲型H1N1流感患者中的差异及意义.方法 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66例经病毒检测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患者临床资料,按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分为轻症治愈患者(B组,47例)、重症/危重症治愈患者(C组,14例)与死亡患者(D组,5例),以同期正常人群(A组,2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比较各组患者在发病后不同时间点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绝对值,检测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并比较各组患者的发热持续时间及病毒转阴时间.采用SAS9.13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及SNK法.结果 甲型H1 N1流感患者在发病初期即出现淋巴细胞计数以及T细胞亚群绝对值下降,与正常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随病情好转逐步上升,C组淋巴细胞计数及T细胞亚群绝对值显著低于B组(P<0.05),且C组恢复正常的时间晚于B组,而D组则持续偏低.三组患者发热时间/病毒转阴时间分别为(4.4±1.6)vs.(4.4±1.4)d、(12.9±3.1)vs.(10.2±2.6)d、(15.2±7.3)vs.(13.3±2.9)d,三组患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导致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受损,且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存在紧密联系.本研究结果可以用于指导临床诊断治疗.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subgroups of peripheral blood T lymphocytes in the patients infected with the 2009 pandemic influenza A ( H1N1 ) virus of different severity type. Method A total of 66 patients infected by H1N1 evidenced by RT-PCR admitted from September 2009 to January 2010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mild type ( B group, n = 47 ), cured patients of severe and critical severe type ( C group, n = 14) and died patients ( D group, n =5), according to the severity and prognosis. A total of 20 healthy volunteers served as control group( A group).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 count, CD3+,CD4+ and CD8+ T lymphocyte count were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at the different time points. Fever duration and H1N1 virus negative time were compared. Statistical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by using SAS version 9.13 software and the data were processed with ANOVA and SNK test. Results Lymphocyte count, CD3+,CD4+ and CD8+ T lymphocyte count declined in the early period in all the groups,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A group (P<0. 05), while rised with the clinical progression in group B and C,and those of C group were lower than B group ( P < 0.05 ), but those of D group were always low. Fever duration and H1N1 virus negative time were (4.4 ± 1.6) days vs. (4.4 ± 1. 4) days, ( 12.9 ± 3. 1 ) days vs.( 10.2 ± 2.6) days and ( 15.2 ± 7.3 ) days vs. ( 13.3 ± 2.9 ) days respectively,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 P < 0.05 ). Conclusions The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was seriously damaged when patients were infected with H1N1. Further more, the changes of lymphocyte count, CD3+ , CD4+and CD8+ T lymphocyte count were tightly related with the degree of severity and prognosis. These findings can be used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05.
淮安市食管癌病例—对照研究(I):烟,酒因素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沈月平  高玉堂 《肿瘤》1999,19(6):363-367
目的 研究淮安市烟,酒因素对食管癌的作用,方法 用1:1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调查淮安市549对食管癌病例和对照。结果 在调整了年龄,文化程度,腌制品,水果等因素后,发现吸烟是淮安市食管癌的危险因素,与不吸烟人群相比,男性现仍吸烟者OR为2.5(95%CI:1.6-3.8)男性曾经吸烟者OR为1.9(95%CI:0.9~4.0),男性患食管癌的危险随着吸烟量的增多,吸烟年限的延长而增加,且有显  相似文献   
106.
目的了解苏州市≥45岁人群无慢病期望寿命,为评价中老年人慢性疾病负担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苏州市疾控中心收集的2017年苏州市人口和死亡资料,结合"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随访资料,采用Sullivan方法,计算无慢病期望寿命及无慢病期望寿命占比。结果纳入研究对象17 193人,其中38.89%的≥45岁中老年人至少患有1种重大慢性疾病,患病率最高的是心血管疾病(19.15%),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r=0.18,P<0.01)。≥45岁居民期望寿命为38.98岁,无慢病期望寿命为23.02岁,无慢病期望寿命占比为0.59;≥85岁居民期望寿命为6.79岁,无慢病期望寿命降至3.66岁,无慢病期望寿命占比为0.54。男性期望寿命和无慢病期望寿命下降速度均高于女性。结论重大慢性疾病对中老年人群健康期望寿命影响较大,无慢病期望寿命占比较低,男性的疾病负担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的AIDS咨询需求进行调查。方法 对111名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 90%以上的第1次咨询是在感染以后。对于期望的咨询方式,HIV感染者最希望获得面对面咨询,占81.98%。结论 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加强咨询人员面对面的咨询能力。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揭示卷曲相关蛋白(FRZB) mRNA表达在肺腺癌(LUAD)和肺鳞癌(LUSC)中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生物学作用。方法使用关键词"lung cancer"在隶属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搜索相关数据,并且在癌症基因图谱数据库(TCGA)中下载肺腺癌和肺鳞癌数据。共8个肺腺癌和6个肺鳞癌数据集纳入研究。通过Cutoff Finder网站确定FRZB mRNA的临界值,并计算高、低表达组的风险比(HR)。结果肺腺癌患者癌组织中高表达FRZB mRNA具有更好的预后[单因素分析:HR(95%CI)=0.54(0.46~0.64),P0.05;多因素分析:HR(95%CI)=0.66(0.54~0.79),P0.05]。但在肺鳞癌中FRZB mRNA表达量对预后没有显著影响[单因素分析:HR(95%CI)=1.11(0.67~1.84),P0.05;多因素分析:HR(95%CI)=1.13(0.71~1.78),P0.05]。经过t-SNE和相关分析发现FRZB对WNT通路具有抑制作用。通过富集分析发现与FRZB相关基因富集于多条免疫相关通路,如补体系统、体液免疫等。结论高表达的FRZB mRNA对于肺腺癌具有更好的预后作用,其可能机制是通过抑制WNT信号通路实现。提示FRZB可作为一个潜在的肺腺癌预后良好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调查武进区35~70岁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高尿酸血症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常州市武进区抽取6个行政村(居委会)作为调查地区,以所有居住满4年的35~70岁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指标检验,资料完整的研究对象共3122人。结果研究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8.4%,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6.8%,高于女性(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血尿酸水平为(373.17±109.56)μmol/L,高于女性[(292.23±99.0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09,P〈0.01)。高尿酸血症组男性所占比例、年龄、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吸烟率、饮酒率、血肌酐、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血尿酸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尿酸血症组高脂血症检出率最高(78.9%),其次为超重和肥胖(66.1%)、高甘油三酯(62.1%)、高血压(56.2%)、腹型肥胖(37.7%)和糖尿病(9.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OR=1.752,95%CI:1.372—2.239)、肥胖(OR=1.816,95%CI:1.242~2.655)、腹型肥胖(OR=1.767,95%CI:1.335-2.339)、高血压(OR=1.687,95%CI:1.358~2.096)、血脂异常(OR=2.523,95%CI:1.997~3.188)、血肌酐(OR=1.048,95%CI:1.039—1.058)、男性饮酒(OR=1.789,95%CI:1.362~2.351)和女性年龄(OR=1.029,95%CI:1.009—1.049)均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而吸烟和糖尿病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超重、肥胖、腹型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血肌酐、男性饮酒和女性年龄均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调查上海市虹口区社区医院住院的卒中后患者吞咽障碍、低白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的检出率以及进食情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以438例在社区医院住院的卒中后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人口学特征、洼田饮水试验评估结果、营养学指标(包括人体测量学指标和生化指标)和进食情况.结果 438例卒中后患者吞咽障碍、低白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的检出率分别为18.6%、42.7%和52.7%;376例患者经口进食,61例鼻饲肠内喂养,1例经皮内窥镜胃造瘘术.其中376例经口进食患者中32%进食量恢复正常,60%进食量为正常状态的一半以上,8%为正常状态的一半以下;62例肠内营养患者中46例能量需要量未按照"肠内肠外营养临床指南(2006版)"推荐的标准实施.结论 社区医院住院的卒中后患者中仍有相当大比例的患者存在吞咽障碍,低白蛋白血症及营养不良的检出率高;患者进食缺乏统一管理,饮食内容随意无序,进食缺乏监控;临床医生应关注卒中后患者的营养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