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背景:积极探索结肠癌相关基因及抑癌基因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人肿瘤坏死因子α是一个重要的促炎因子和免疫调节因子,对肿瘤的免疫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lginate-polylysine-alginate,APA)微囊化肿瘤坏死因子α/293细胞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采用前期建立的制备方法,用APA微囊分别包裹人肿瘤坏死因子α/293细胞,APA微囊化0/293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结肠癌(Lovo)细胞,配制成所需浓度的细胞悬液,接种24孔板培养,分别加入低、中、高剂量稳定转染的APA微囊化肿瘤坏死因子α/293,即分为5个实验组,APA微囊化肿瘤坏死因子α/293细胞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阴性组为APA微囊化0/293细胞组,阳性组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MTT法检测490 nm吸光度;通过对人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实验,观察对结肠癌细胞(Lovo)增殖的抑制作用。 结果与结论:体外培养中,加入APA微囊化0/293细胞组对结肠癌细胞增殖无抑制作用;而APA微囊化肿瘤坏死因子α/293细胞中、高剂量组和阳性组,在24,48,72 h的A值低于APA微囊化0/293细胞组(P < 0.05),提示APA微囊化人肿瘤坏死因子α/293细胞所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对结肠癌细胞有增殖抑制效应,均呈现出良好的数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新型的床垫式睡眠监测系统,在自然睡眠中检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方法采用微动敏感床垫式睡眠监测系统,监测我院健康体检中心受检者在睡眠中的呼吸率、心率、体动、呼吸事件、经皮血氧饱和度及睡眠分期。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自2008年5月~2009年5月间的200例受检者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检出率、程度、病因及并发症。结果200例受检者中197例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其中轻、中、重度患者分别为(42%、25%、31.5%)。该197例患者均为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未检出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其重度OSAS组受检者的体重指数明显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的BMI(P0.01);其中,伴发高血压者67例(33.5%),冠心病者39例(14.5%),高血脂者14例(0.7%),糖尿病者12例(0.6%)。同时,检出睡眠不实者35例、周期性腿动者28例及睡眠表浅者29例。结论该新型床垫式睡眠监测系统可方便地检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临床上OSAS的发生率高,与身高体重指数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自诉有睡眠问题的受检者进行床垫式睡眠呼吸监测,分析受检者睡眠呼吸暂停和低血氧症等的发生率、程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RS-611微动敏感床垫式睡眠监测系统,对627例患者进行睡眠呼吸监测,以专用软件对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血氧饱和度、睡眠周期、夜间周期性腿动及体重指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7.9%的受检者存在睡眠障碍问题,其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91.7%,低氧血症90.7%,深睡眠比例减少或觉醒时间增加的为50.3%,夜间周期性腿动为17.9%。体重指数、年龄等因素与睡眠呼吸障碍的发生率有关。结论自诉有睡眠问题的人群中存在高发的睡眠呼吸障碍和睡眠质量问题。通过对检查者进行睡眠干扰甚小的微动敏感床垫式睡眠监测系统检测,可便捷地从自然睡眠中检出睡眠呼吸障碍,判断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APA微囊低温保存中降温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海藻酸钙-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钙(APA)微囊低温保存的降温方法。方法用静电法制作APA微囊,分别以程控降温法、冰箱梯度法或直接液氮法降温,最终将APA微囊保存于液氮中。复温后,在显微镜下观察APA微囊的破损情况,并用荧光标记的葡聚糖检测APA微囊膜通透性的变化。结果程控降温组为微囊完好率(91.2±1.57)%、皱缩率(3.1±0.81)%、破损率(5.7±2.62)%;冰箱梯度组为微囊完好率(85.3±1.42)%、皱缩率(5.2±0.74)%、破损率(9.5±3.81)%;直接冻存组为微囊完好率(14.5±1.57)%、皱缩率(84.1±3.47)%、破损率(1.4±2.62)%。冻存复温后,各组完好的APA微囊膜通透性无改变。结论程控降温法可较好地低温保存APA微囊并维持其通透特性。  相似文献   
15.
将光敏生物素标记含目的基因的质粒DNA,用DNAase随机切成100-500bp大小标记探针与待测老龄大鼠多衰模型中外周血的单核淋巴细胞在适当条件下进行杂交,应用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方法,鉴定分析老龄大鼠多器官衰竭中IL-6mRNA表达水平。实验结果显示:静脉注射油酸造成急性肺损伤后,再注射小剂量内毒素可造成老龄大鼠MOFE模型;IL-6基因探针对于外周血有敏感的杂交信号,随着损伤加强IL-6基因探针  相似文献   
16.
APA微囊植入小鼠体内的生物相容性和急性毒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植入型免疫隔离膜APA(海藻酸盐-多聚赖氨酸-海藻酸盐)微囊的生物相容性和急性毒性。方法:将不同剂量的APA微囊或APA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APA—BCC)植入小鼠背部皮下或腹腔内,观察移植后不同时间微囊形态的变化,并观察移植后小鼠的日常活动、进食情况和体重,以断颈法将小鼠处死,取其心、肝、脾、肺、肾、小脑、小肠和肌肉等内脏器官。结果:空微囊植入小鼠皮下或腹腔4个月后大部分保持完好;APA—BCCs植入小鼠背部皮下或腹腔2个月后大部分微囊保持完好,但移植后4个月部分微囊被包绕或破损;大剂量、超剂量植入APA微囊的情况下,小鼠的日常活动和进食情况均正常,14d时肉眼见小鼠腹腔内无明显异常,病理学检查主要器官未见异常改变。结论:APA—BCCs微囊材料对肌体无明显毒副作用,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7.
背景:以往实验构建了针刺加远红外热像治疗面瘫,并已证明无论何种证候的面瘫,皆可采用针刺加远红外热像治疗,可明显缩短病程,治愈率高,无任何后遗症.但尚未了解应用远红外热像判断软组织供血状态从而评价病程变化的效果.目的:动态监测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针刺治疗前后头面部远红外热像的改变.方法:正常对照组为接受健康体检者40例,病例组为临床诊断为急性周围性面瘫的患者40例.应用重庆伟联公司生产ATIR-M301B非制冷焦平面医用远红外热像仪(热敏度为0.05℃),在环境温度为20~25℃的检查室中,采取头、面部远红外热图.采用本机提供的分析软件,分别比较同一受检者针刺治疗前后头面部左、右两侧面颊、内眦、眶上、额及舌区等5个测温区远红外热像的温度差,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正常组头面部远红外热像显示面颊、内眦、眶上、额部及舌区5个测温区左、右两侧的温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远红外热像可较好地反映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针刺治疗前后头面部供血状态的变化,针刺治疗前急性期面瘫侧呈充血性改变,患侧面颊、内眦、眶上、额及舌区5个测温区温度明显高于健侧(P<0.05~0.001).针刺治疗后头面部远红外热像显示面颊、内眦、眶上、额部及舌区5个测温区左、右两侧的温度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远红外热像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提供无创的客观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8.
背景:以往实验构建了可持续分泌人血管抑素和内皮抑素的基因工程细胞,即人血管抑素/293细胞和人内皮抑素293细胞,并已证明可持续分泌人血管抑素蛋白和人内皮抑素蛋白.但尚不了解其分泌物是否能发挥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目的:观察以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的人血管抑素/293细胞和人内皮抑素,293细胞对鸡胍尿囊膜血管新生的抑制效应.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612007-01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研究室完成.材料:Hek/293细胞为人胚胎肾细胞,由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提供.人血管抑素/293细胞和人内皮抑素/293细胞由课题组前期构建.SPF级鸡胚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方法:将鸡胚消毒后,置于37℃无菌恒温箱中孵育5 d,在距胚头1 cm两条卵黄静脉之间的卵壳投影部位磨切暴露尿囊膜,制成假气室,用无菌滤纸封闭窗口.制成鸡胚尿囊膜模型,备用.用灭菌蒸馏水配制体积分数为0.5%甲基纤维素溶液,制成甲基纤维素小杯.卵壳开窗后第3天,分别吸取浓缩的293细胞、人血管抑素/293细胞、人内皮抑素/293细胞培养上清液各20 μ L.或人血管抑素/293细胞和人内皮抑素/293细胞培养上清液各10 μ L,加于甲基纤维素小杯中,将其置于鸡胚 尿囊膜的两条大血管之间的无血管区.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变化.结果:共培养9 d时,与单纯293细胞上清液组相比,人血管抑素/293细胞上清液或人内皮抑素/293细胞上清液组,甲基纤维素小杯内及邻近区的鸡胚尿囊膜血管明显发育不良,血管分布稀疏,数量明显减少,其一级血管数量盟未明显减少,但其管径较细,而二级血管和二级以下的血管数量明显减少、管径明显变细,伸入尿囊膜边缘区的血管数量减少,管径明显变细.与人血管抑素/293细胞组或人内皮抑素/293细胞组相比,人血管抑素/293细胞+人内皮抑素/293细胞组的一级血管数量和管径未见明显变化,而其二级血管和三级以下血管数量明显减少,血管树消失.结论:人血管抑素/293细胞和人内皮抑素/293细胞的分泌物对鸡胚尿囊膜的血管新生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联合用药抑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植入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APA-BCC)对癌痛患者中枢内源性脑啡肽类和儿茶酚胺类物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不同剂量的APA-BCC植入中、重度癌痛患者的腰段脊髓蛛网膜下腔内;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移植前后脑脊液中亮氨酸脑啡肽(L-EK)、β-内啡肽(β-EP)和强啡肽A(DynA)的含量;应用高压液相法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A)和肾上腺素(AD)的含量;应用NRS法计算癌痛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结果移植APA-BCC后,脑脊液中L-EK含量上升,移植剂量为1.0×107和1.25×107个细胞时,L-EK升高最为显著,分别升高155.27%和154.28%;β-EP、DynA、NA和AD含量无明显改变;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无效的患者,L-EK分别升高241.07%、130.45%和115.78%。结论APA-BCC植入对癌痛患者的镇痛效应可能与中枢L-EK含量升高有关;1.0×107和1.25×107可能是较佳的细胞移植剂量。  相似文献   
20.
背景:以往实验构建了可持续分泌人血管抑素和内皮抑素的基因工程细胞,即人血管抑素/293细胞和人内皮抑素293细胞,并已证明可持续分泌人血管抑素蛋白和人内皮抑素蛋白。但尚不了解其分泌物是否能发挥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以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的人血管抑素/293细胞和人内皮抑素/293细胞对鸡胚尿囊膜血管新生的抑制效应。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6/2007-01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研究室完成。 材料:Hek/293细胞为人胚胎肾细胞,由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提供。人血管抑素/293细胞和人内皮抑素/293细胞由课题组前期构建。SPF级鸡胚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有限公司。 方法:将鸡胚消毒后,置于37 ℃无菌恒温箱中孵育5 d,在距胚头1 cm两条卵黄静脉之间的卵壳投影部位磨切暴露尿囊膜,制成假气室,用无菌滤纸封闭窗口,制成鸡胚尿囊膜模型,备用。用灭菌蒸馏水配制体积分数为0.5%甲基纤维素溶液,制成甲基纤维素小杯。卵壳开窗后第3天,分别吸取浓缩的293细胞、人血管抑素/293细胞、人内皮抑素/293细胞培养上清液各20 μL,或人血管抑素/293细胞和人内皮抑素/293细胞培养上清液各10 μL,加于甲基纤维素小杯中,将其置于鸡胚尿囊膜的两条大血管之间的无血管区。 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变化。 结果:共培养9 d时,与单纯293细胞上清液组相比,人血管抑素/293细胞上清液或人内皮抑素/293细胞上清液组,甲基纤维素小杯内及邻近区的鸡胚尿囊膜血管明显发育不良,血管分布稀疏,数量明显减少,其一级血管数量虽未明显减少,但其管径较细,而二级血管和三级以下的血管数量明显减少、管径明显变细,伸入尿囊膜边缘区的血管数量减少,管径明显变细。与人血管抑素/293细胞组或人内皮抑素/293细胞组相比,人血管抑素/293细胞+人内皮抑素/293细胞组的一级血管数量和管径未见明显变化,而其二级血管和三级以下血管数量明显减少,血管树消失。 结论:人血管抑素/293细胞和人内皮抑素/293细胞的分泌物对鸡胚尿囊膜的血管新生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联合用药抑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