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6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8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226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目的:探讨抗感染重组合异种骨对开放性骨折术后骨不连和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选择2000—10/2003—04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开放性骨折术后四肢长骨骨缺损患13例,7例术后无菌性骨缺损,6例术后出现感染性骨缺损。对无菌性骨缺损行断端清理,感染性骨缺损行彻底清创,均用外固定,抗感染重组合异种骨植入治疗。有软组织缺损的行植皮或皮瓣转移术。观察术后开始负重时间,每月拍X射线片观察骨缺损修复及再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3例患均进入结果分析。随访时间1年7个月。①术后带架平均开始负重时问3,6个月。②骨折塑形后拆架时间4个月~1年6个月,平均10.4个月。③骨愈合时间8例单纯横断或斜型骨折2~7个月,5例粉碎骨折4~10个月:④13例均未再出现感染。结论:抗感染重组合异种骨能促进骨愈合,修复骨缺损,并有抗感染作用,患对最终结局满意,可作为开放性骨折术后骨缺损修复的一种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2.
组织工程化仿生人工骨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基质细胞复合多孔仿生人工骨后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实验于2002-01/2003-05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完成。①抽取成年家兔骨髓并分离、培养和诱导骨髓基质细胞。②采用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中羟基磷灰石和胶原的比例为4∶1,仿生材料中纳米晶羟基磷灰石和聚左旋乳酸的比例为1∶1;孔隙率>90%,孔径50~300μm;规格15mm×3mm×3mm材料。使用前分别经乙醇、无菌双蒸水和离心等处理。将第3代骨髓基质细胞按3×1010L-1接种于上述材料中常规培养。体外构建骨髓基质细胞和仿生基质材料复合体。③手术造成兔右桡骨干15mm骨缺损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14只、对照组14只和空白组6只,实验组植入自体骨髓基质细胞/仿生材料复合体,对照组仅植入仿生材料,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通过X射线、骨密度、组织学以及计算机图象分析等手段观察各组在不同时相的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34只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骨髓基质细胞和多孔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聚左旋乳酸材料体外复合培养结果:7d后细胞基本汇合成片,细胞表面和周围出现较多网状胶原纤维。②各组兔骨缺损区X射线检查:实验组术后24周骨缺损区密度较高,与截骨端骨性融合,接近形成正常骨干结构;对照组术后24周可见少量骨痂自截骨端向材料内长入,但未见材料表面连续性骨痂形成。空白组术后24周两截骨端硬化封闭,形成骨不连。③骨密度测定:术后16周、24周实验组骨缺损区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6周:(0.152±0.041),(0.092±0.029)g/cm2,24周:(0.177±0.044),(0.113±0.026)g/cm2,t=2.67,2.80,P<0.05),而与对侧正常桡骨无明显差异。④组织学观察:实验组术后24周植入材料大部分降解并为新生骨替代,新生骨和两端皮质骨融为一体;对照组术后24周材料部分降解成颗粒状,缺损区中央为纤维组织充填,仅两端有部分新生骨组织;空白组术后24周断端封闭形成骨不连。⑤计算机图象分析:8,16,24周,实验组修复性新骨占原骨缺损面积百分数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并显著高于同一时间点对照组(t=8.971,11.240,12.836,P<0.01)。结论:①通过微创方式获取大量成骨性骨髓基质细胞,并将其与多孔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聚左旋乳酸材料复合培养后植入骨缺损区,可以发挥多重成骨效应,从而较快地启动骨修复反应。②采用组织工程学技术修复节段性骨缺损是一条切实有效的治疗手段,有较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骨保护素对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活性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背景: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可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抑制成熟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活性并诱导其凋亡,在骨质疏松、类风湿性关节炎、癌症骨转移的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目的:鉴定在CHO细胞中表达的人骨保护素生物学活性。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研究所完成,研究对象: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中国仓鼠CHO细胞株、克隆质粒pUC19及真核表达质粒pcDNA3为本室保存,12只6~8周龄BABL/c雄性小鼠由本校动物中心提供。干预:RT-PCR法获得人OPG编码区cDNA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CHO细胞,经Western blot鉴定筛选稳定表达OPG的细胞系。获取含有OPG蛋白的条件培养基浓缩液,实验组:体外培养的鼠破骨细胞培养基中加人含有OPG蛋白的条件培养基浓缩液。对照组1只加入转染pcDNA3空载体的CHO细胞培养基的浓缩液。对照组2只加入完全培养基。主要观察指标:观察人OPG对破骨细胞的分化和骨吸收的影响。结果:转染人OPG编码区基因的CHO细胞能分泌表达OPG。小鼠骨髓细胞在la,25(OH)zD3(1&;#215;10^-8mol/L)的存在下可稳定分化出具有骨吸收功能的破骨细胞样细胞,在该培养体系中加入含有OPG的CHO细胞培养上清浓缩液,TRAP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t=5.547,p&;lt;0.01),骨吸收陷窝的数量显著减少(t=3.409,P&;lt;0.01)。结论:人骨保护素可在CHO细胞中分泌表达,并对体外培养状态下的破骨细胞的分化和骨吸收功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滕勇  王臻  李迪尘  宦怡  胡蕴玉  张峰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9):187-189,F0003
背景:目前保肢方法有异体骨关节置换、人工金属假体置换、肿瘤骨段灭活再植等,各有优缺点。四肢骨肿瘤切除深低温冷冻大段异体骨关节置换术存在异体一自体关节不匹配和后期关节软骨坏死影响关节功能的问题。 目的:评估一种由螺旋CT扫描数据获取关节软骨表面轮廓信息的方法,为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个体化人工半膝关节研究奠定基础。 设计:开放性实验。 单位:解放军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创伤一科。 材料:实验于2001-09/2003-05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研究所和西安交通大学先进制造研究所完成。样本来源:CT扫描对象为25岁健康男性志愿者。 方法:采用Picker 6000螺旋CT对股骨远端进行层厚lmm扫描,在Picker 6000 CT机的Voxel Q图像工作站进行三维容积重建,之后对重建数据间隔0.1mm下载二维断层图像。自行开发数据格式转换软件,对下载图像进行滤波、去噪等处理,求出断面图像的二维边缘轮廓矢量化数据,输入美国Imageware公司Surfacer 9.0软件进行矢量化三维重建。然后通过对关节软骨轮廓的识别及假体设计需要,提取出感兴趣的关节软骨表面轮廓的三维图像,用于个体化人工半膝关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主要观察指标:CT图像的矢量转换和股骨髁三维重建矢量图像。 结果:利用自主开发的医学图像矢量转换软件,实现了CT图像数据的矢量转换,在Surfacer9.0三维处理软件中构建出个体化股骨髁三维实体模型,并根据设计需要进行编辑,提取出可进行人工半膝关节假体计算机辅助设计需要的关节软骨三维模型。所构关节面轮廓可进一步处理,从而完成人工半膝关节假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其文件格式为.stl格式,可直接被快速成形软件识别和用于工程学制造。 结论:由螺旋CT数据进行关节软骨外形轮廓的矢量化重建可获得精确的关节软骨轮廓三维实体模型,模型可编辑性强,为复合大段异体骨移植的人工半膝关节假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快速成型制造打下了基础;用此方法进行医学图像信息的矢量转换简单易行,在骨科、口腔颌面外科生物制造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本骨库长期冷冻保存的异体半关节各主要生物学性质的检测,评价骨库储骨的质量。方法取分别储存1、3、5年的异体股骨上半关节,采用三点抗弯曲试验测量其皮质骨最大载荷和抗弯强度;组织形态学和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其关节软骨、软骨下骨和松质骨形态以及关节软骨基质成分的变化情况;细菌培养的方法检测其有无污染情况。结果各储存年限的皮质骨抗弯强度无显著性差异;骨与软骨组织结构及软骨基质特异性染色无明显改变;细菌培养结果阴性。结论在外包装无破损的情况下,深低温保存的异体骨其主要生物学特性不随储存年限的增加而发生明显改变,其使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李旭升  胡蕴玉  范宏斌  白建萍  吕荣  王军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5):7950-7951,i001
目的: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对聚乳酸/聚羟乙酸共聚物/磷酸三钙(Poly-lactic-co-glycolic and Tri-calcium phosphate,PLGA/TCP)和聚乳酸/聚羟乙酸共聚物(PLGA)的生物相容性进行研究,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将传代培养的新西兰兔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分别接种于快速成形的三维支架材料PLGA和PLGA/TCP,单纯接种细胞作为对照组,于接种后不同时间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生长、黏附情况,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细胞增殖情况。结果:骨髓基质细胞可以在PLGA/TCP和PLGA支架材料表面黏附、生长并连接成片,分泌细胞外基质,对照组与实验组、各实验组之间生长曲线相近,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LGA/TCP和PLGA对兔骨髓基质细胞的形态学、细胞生长增殖等均无影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而安全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RT-PCR方法检测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ovine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BMP)对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bBMP植入Balb/C小鼠肌袋,取材后提取组织总RNA,利用RT-PCR检测bBMP在体内对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实验组VEGF3种亚型的扩增产物的表达皆高于对照组。结论:体内环境下,bBMP可上调VEGF表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骨修复过程中的血管生长。  相似文献   
18.
骨组织库虽然在我国已有20余年的历史,但主要集中在骨的获取、加工、保存和临床应用,有关肌腱及半月板获取、加工处理和临床应用的报道则相对较少[1].本文从复习分析国内外有关肌腱和半月板移植最新文献入手,结合自身所在骨库经验,给出了同种异体肌腱和半月板取材、加工及保存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期为同种异体肌腱和半月板在国内的良好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途径在甲状旁腺素相关肽(PTHrP)诱导的破骨细胞生成和骨吸收中的作用。方法取小鼠骨髓细胞,在PTHrP(45ng/ml)的刺激下,在不同试验组中分别入0.1、1.0及10μmol/L的p38MAPK抑制剂Fr167653,继续培养6d。抗酒石酸染色,进行破骨细胞计数。在小鼠颅骨部位注射PTHrP建立骨吸收和高钙血症动物模型。每日给予p38MAPK抑制剂Fr16765330mg/kg,每日2次,X线片观察骨吸收面积,组织学检查计算单位面积内破骨细胞数目,采集血样观察全血内游离钙水平。结果PTHrP刺激下,大量破骨细胞生成(118.9±28.3)个/孔;加入0.1μmol/LFr167653可以部分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79.6±28.0)个/孔,加入10μmol/LFr167653几乎全抑制了破骨细胞生成(7.4±0.4)个/孔,每日给予Fr16765330mg/kg,每日2次,可以明显抑制骨吸收,表现为X线片上骨吸收面积减少,单位面积内破骨细胞数目减少,但是并不能有效地抑制高钙血症。结论抑制p38MAPK信号途径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和局部骨吸收。  相似文献   
20.
脊髓诱发电位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电生理检查已广泛运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及相关动物实验研究,尤其在脊髓和周围神经损伤方面[15]。我们根据家兔、犬的解剖特点,确立其电生理检查的方法和正常值,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健康杂种犬48只,体质量(14.3±2.8)kg。健康纯种新西兰兔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