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2.
背景:白细胞介素6是机体在免疫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服用氯氮平治疗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是否为药物直接作用的结果及其是否与精神病症状的变化直接相关等问题尚需探讨。目的:观察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及其与氯氮平用量和症状改善的关系。设计:非随机同期病例-对照观察。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精神科。对象:于2005-05/12选取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20例为精神分裂症组。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60分;未经治疗或门诊治疗至少2周未用药。排除有躯体疾病、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疾病、营养不良及其他精神疾患,有过敏及激素治疗史,接受过免疫制剂治疗,近期内进行预防接种,怀孕或哺乳期妇女。对照组:同期选取年龄、性别与精神分裂症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的健康女性志愿者20例,排除标准同精神分裂症组。入组时均经受试者或监护人知情同意。方法:精神分裂症组患者均单一使用氯氮平,以25~50mg/d开始逐渐加量,3周内加到最大剂量,以最大疗效和最小副作用为用药原则。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精神分裂症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周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氮平含量,以对照组受试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作对照。③精神症状变化与白细胞介素6变化的相关分析:将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4周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分别与对应时段的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病理分、总分进行相关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氯氮平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②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氯氮平含量的相关分析。③精神症状变化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的相关分析。结果:①氯氮平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精神分裂症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37.72±18.84),(65.05±20.95)ng/L,t=11.53,P<0.01],治疗后第1,2,4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8.11±5.42),(8.48±1.14),(13.90±2.55),(65.05±20.95)ng/L,t=7.63,12.01,10.84,P<0.01]。②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氯氮平含量的相关分析:治疗后第1,2,4周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氯氮平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r=-0.15,0.12,-0.29,P>0.05)。③精神症状变化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的关系:精神分裂症组患者治疗前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阳性症状分呈显著正相关(r=0.386,P<0.01),治疗后1,2,4周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无显著相关性(r=0.136~0.237,P>0.05)。结论: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高于健康女性,氯氮平治疗可降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精神分裂症状改善与白细胞介素6变化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间歇低氧对大鼠内皮素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慢性间歇低氧诱发大鼠高血压发病过程中内皮素(ET)及其受体的动态变化,探讨慢性间歇低氧诱发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n=72)随机均分为间歇低氧组(IH组)、实验对照组(SC组)和空白对照组(UC组)。IH组大鼠循环给予氮气和压缩空气(每一循环60s,使舱内最低氧浓度达4%~6%,然后恢复至21%,8h/d),SC组大鼠循环给予压缩空气,UC组大鼠不给予任何处理。观察第7、21、42天时各组大鼠的血压、血浆ET-1水平及不同组织ET-1和内皮素A型受体(ETAR)mRNA的表达。结果第42天时IH组大鼠平均动脉压(MAP)较实验前升高约8mmHg(P<0·01),而两对照组大鼠MAP无显著变化。IH组大鼠血浆ET-1水平随间歇低氧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从第7天[(157±35)ng/L]开始显著高于SC组[(123±29)ng/L]和UC组[(119±28)ng/L]水平(P<0·05),并且与MAP呈正相关(r=0·605,P=0·002);其心脏和肾皮质ET-1mRNA的表达随间歇低氧时间的延长也逐渐增加,从第21天开始显著高于两对照组水平(P<0·05);其主动脉、心脏和肾皮质ETARmRNA的表达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C组与UC组比较,各项观察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间歇低氧可导致ET-1表达增加,使血循环ET-1水平升高,而对ETAR的表达没有影响,提示ET-1的过度表达可能是慢性间歇低氧诱发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氯氮平治疗前后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血浆及脑脊液中IL 2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取 3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组 (单用氯氮平治疗 ) ,2 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均符合CCMD 3精神分裂症偏执型诊断标准。入组前后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血浆及脑脊液中IL 2的浓度 ,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血浆及脑脊液IL 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研究组治疗 6w末 ,且精神症状缓解后 ,血浆及脑脊液IL 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提示 ,血浆及脑脊液IL 2水平可以作为抗精神病药物 (尤其是氯氮平 )影响免疫学变化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5.
组织工程化仿生人工骨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基质细胞复合多孔仿生人工骨后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实验于2002-01/2003-05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完成。①抽取成年家兔骨髓并分离、培养和诱导骨髓基质细胞。②采用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中羟基磷灰石和胶原的比例为4∶1,仿生材料中纳米晶羟基磷灰石和聚左旋乳酸的比例为1∶1;孔隙率>90%,孔径50~300μm;规格15mm×3mm×3mm材料。使用前分别经乙醇、无菌双蒸水和离心等处理。将第3代骨髓基质细胞按3×1010L-1接种于上述材料中常规培养。体外构建骨髓基质细胞和仿生基质材料复合体。③手术造成兔右桡骨干15mm骨缺损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14只、对照组14只和空白组6只,实验组植入自体骨髓基质细胞/仿生材料复合体,对照组仅植入仿生材料,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通过X射线、骨密度、组织学以及计算机图象分析等手段观察各组在不同时相的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34只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骨髓基质细胞和多孔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聚左旋乳酸材料体外复合培养结果:7d后细胞基本汇合成片,细胞表面和周围出现较多网状胶原纤维。②各组兔骨缺损区X射线检查:实验组术后24周骨缺损区密度较高,与截骨端骨性融合,接近形成正常骨干结构;对照组术后24周可见少量骨痂自截骨端向材料内长入,但未见材料表面连续性骨痂形成。空白组术后24周两截骨端硬化封闭,形成骨不连。③骨密度测定:术后16周、24周实验组骨缺损区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6周:(0.152±0.041),(0.092±0.029)g/cm2,24周:(0.177±0.044),(0.113±0.026)g/cm2,t=2.67,2.80,P<0.05),而与对侧正常桡骨无明显差异。④组织学观察:实验组术后24周植入材料大部分降解并为新生骨替代,新生骨和两端皮质骨融为一体;对照组术后24周材料部分降解成颗粒状,缺损区中央为纤维组织充填,仅两端有部分新生骨组织;空白组术后24周断端封闭形成骨不连。⑤计算机图象分析:8,16,24周,实验组修复性新骨占原骨缺损面积百分数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并显著高于同一时间点对照组(t=8.971,11.240,12.836,P<0.01)。结论:①通过微创方式获取大量成骨性骨髓基质细胞,并将其与多孔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聚左旋乳酸材料复合培养后植入骨缺损区,可以发挥多重成骨效应,从而较快地启动骨修复反应。②采用组织工程学技术修复节段性骨缺损是一条切实有效的治疗手段,有较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近期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对38例出生体重1000到2500g,胎龄29~37周的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患儿进行常频呼吸机治疗,采用呼吸机为美国生产的VIPGOLDBIRD。入院时摄胸片5例为Ⅱ级HMD,24例为Ⅲ级HMD,9例为Ⅳ级HMD。结果除5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外,其余31例患儿均治愈出院,平均用呼吸机时间116h。其中10例PaCO2为45~55mmHg,持续时间平均为16h;17例患儿并发肺炎,4例并发气胸,3例并发肺出血,3例并发颅内出血,支气管发育不良1例,肺不张1例;住院日数平均为26d。结论及早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提高HMD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应用过程中采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策略短吸气时间和快呼吸频率可减少气胸的发生,但如何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股神经卡压综合征是由于股神经途径的肌腔隙发生狭窄,使股神经受卡压而引起的征候群,临床比较少见。笔者自1996年10月~2006年10月通过手术治疗此类患者9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例,均为男性;年龄21~56岁。右侧6例,左侧3例,出现症状至来院时间就诊7 h~1个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肺脑复苏(CPCR)的成功因素。方法:通过对我科1997年1月至1998年6月间19例心肺脑复苏成功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心肺脑复苏成功患者中,13例完全康复出院,6例因脑部原发疾病留有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后遗症。结论:①时间是主宰CPCR成功的一个最重要因素;②缩短基本生命支持(BLS)至进一步生命支持(ALS)的过程能取得更好的心肺复苏(CPR)效果;③脑复苏是CPCR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柱形藻酸钙载体制备及复合兔膝关节软骨细胞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构建用于软组织工程研究的新型细胞载体。方法 通过向一定浓度的藻酸钠中加入二价阳离子并置入特殊模具中,经冷脱水等处理。获得圆柱形藻酸钙载体。并复合软骨细胞观察。结果 制备的藻酸钙载体具有网眼状结构。孔隙为60-160um,嵴上并可见10-20um的小洞。复合细胞组可见网眼中有数目不等的软骨细胞。结论柱形藻酸钙载体初步具备作为软骨细胞载体的条件。可用于软骨组织工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桡、尺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桡、尺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18例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后至少随访24个月的桡骨(15例)或尺骨(3例)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其中3例桡骨远端病变患者接受了囊内刮除手术,另12例采用瘤段切除自体腓骨移植重建术;2例尺骨远端病变患者接受单纯瘤段切除术,另1例于切除瘤段后进行腕关节融合.术后随访患者复发情况和关节功能状况.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45个月,患者均无局部复发,无感染或周围神经损伤等并发症.2例患者接受自体腓骨移植后出现骨不连,采用自体髂骨块植骨治疗后骨愈合.术后Enneking肢体功能评价平均得分为74%,肢体功能评分与患者性别、肿瘤发生部位和Campanacci骨巨细胞瘤影像学分期无关,与手术方式有关.结论 瘤段切除术治疗桡、尺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可显著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自体腓骨移植是重建桡腕关节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