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4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9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0篇
口腔科学   72篇
临床医学   251篇
内科学   78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112篇
外科学   189篇
综合类   414篇
预防医学   187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125篇
  3篇
中国医学   138篇
肿瘤学   7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单侧重度唇裂鼻畸形整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单侧重度唇裂鼻畸形的整复方法。方法:对单侧重度唇裂患者,采用鼻内切口、整改畸形组织、调整定位、整复鼻外形,以达到一期修复鼻部畸形、关闭裂隙的目的。结果:唇裂伴鼻畸形整复手术85例,经13年随访,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鼻内切口整改畸形组织是一种值得推荐的一期修复鼻部畸形关闭裂隙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面中部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口腔科1999.1~2003.5面中部骨折住院病例44例,对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手术方式等进行分析。结果:43例经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1例陈旧性骨折面形及咬胎关系恢复欠佳。结论:开放复位固定是面中部骨折的主要治疗手段,上颌前庭沟黏膜切口是面中部骨折理想的手术径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家兔下颌骨延长术后新生骨回缩情况 ,确定牵张器的拆除时机。方法 :成年家兔 16只 ,体重 2 .4~ 2 .6kg ,随机等分为 4组 ,每组 4只 ;行双侧下颌骨骨切开术 ,采用内置式牵张器对双侧下颌骨同时进行牵引。延迟期 :7d ;牵张期 :10d ;牵引速率 0 .5mm/次 ,2次 /d ;保持期分别为 2周、4周、8周、12周。保持期后行第二次手术取出牵张器 ,并同时植入钛钉为参照 ,判断下颌骨改建后新成骨有无缩短 ,观察期为 8周。结果 :保持期为 2周、4周组的实验动物新生骨在 8周后明显回缩 ,分别为 2 .1± 1.2mm、1.4± 1.3mm ;而保持期 8周、12周组 ,8周后新生骨未见明显回缩。结论 :兔下颌骨牵张延长术后 ,牵张器应在保持期 8周拆除 ;拆除过早 ,新生骨区产生明显回缩。  相似文献   
14.
衰老又称老化,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其老化是人体衰老最直接具体的表现。皮肤衰老是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自然老化和光老化。两者在临床和组织学上存在明显差异,但具有相似的分子机制。中药具有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在防治皮肤老化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重点综述了皮肤光老化的分子机制,总结了光老化与自然老化分子机制方面的相似点,并介绍了中药防治皮肤老化的研究进展,为中药预防治疗及延缓皮肤老化乃至整体衰老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前纵裂胼胝体入路切除第三脑室前、中、后部肿瘤的可行性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第三脑室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病人均经前纵裂胼胝体人路行显微手术,术中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前MRI示肿瘤位于第三脑室前部68例(44.4%),第三脑室中部36例(23.5%),第三脑室后部49例(32.0%)。结果术后MRI证实手术全切123例(80.4%).大部切除26例(17.0%),部分切除4例(2.6%)。术后并发症:神经功能障碍45例(29.4%),脑室内出血13例(8.5%),癫痫15例(9.8%),脑积水14例(9.2%)。随访153例,时间3个月一5年。死亡15例,肿瘤复发或进展55例,其中2l例再次手术。结论经前纵裂胼胝体入路对第三脑室前、中、后部肿瘤暴露良好,可直视下切除肿瘤,手术全切率高。联合术中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正>患者,男,30岁。因"反复右腰部隐痛,伴发热6天"于2012年6月1日入院。患者自述6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腰部疼痛,为阵发性隐痛,无放射痛,伴有间断性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9℃,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血尿、脓尿,亦无恶心、呕吐、腹痛、咳嗽、咳痰等。患者曾自服退烧药(具体不详)未见好转,于5月31日在外院行B超检查示"右肾多发结石并右侧肾盂重度积水",未做特殊治疗。患者既往无外伤、手术、输血史。体检:体温38.7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十二指肠支架置入治疗胆道合并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2008年1月~2013年12月,对24例同时存在胆道和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患者完成胆道支架、十二指肠支架置入,其中介入中心10例患者行经皮肝穿刺造影完成胆道金属支架置入(percutaneoustranshepaticinsertionofbiliarystent,PTIBS),14例消化内镜中心患者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放置胆道金属支架(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guidedbiliarystent,ERCP.BS),其中1例失败后改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外引流术不纳入随访研究。胆管支架置入术后1周完成十二指肠支架置入。观察手术成功率、临床症状缓解率、并发症、支架通畅时间及患者生存期等指标。结果联合支架置入成功率95.8%(23/24),梗阻症状消失率87.0%(20/23);十二指肠支架置入术后1周胃出口梗阻评分(2分6例,3分17例)较术前(O分6例,1分17例)明显改善(Z=-4.796,P=0.000)。胆道支架通畅时间(73.9±5.3)d,生存时间(93.0±4.9)d。十二指肠支架再发梗阻率17.4%(4/23)。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胆道、十二指肠支架联合置入治疗恶性胆道、十二指肠梗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詹红生教授认为“气虚痰瘀、络脉痹阻”是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病机,治疗上应以补气为基本原则,并兼顾化痰散瘀。临床上,经皮椎间盘医用臭氧注射技术正是基于“补气理论”,通过局部“补气”以发挥气的推动和温煦作用,从而达到改善血运、促进炎性水肿和突出物吸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利用切卵大鼠骨丢失动物模型,通过观察补肾方对骨基质结构的影响,探讨补肾方改善骨质量、提高骨强度的调控机制。方法建立卵巢切除大鼠动物模型,运用骨骼影像学、骨组织病理学和骨生物力学等技术与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补肾方对骨丢失大鼠骨密度、骨代谢、骨生物力学性能和骨结构的影响。结果补肾方能够对抗因雌激素缺乏导致大鼠骨量的丢失,骨结构的恶化和骨生物力学的减退,同时补肾方还能够改善骨内Ⅰ型胶原交联形式的组份。结论补肾方似乎可以通过改善骨基质结构,从而改善骨质量、提高骨强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儿童及青少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治中的主要并发症,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0年1月—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3例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儿童及青少年病例,总结分析各类并发症的发病率,根据分化综合征临床诊断标准分为分化综合征组和非分化综合征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化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患者的累积无事件生存率和总生存期。结果:43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与非分化综合征组比较,分化综合征组的维甲酸诱导后血清铁蛋白、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蛋白都高于非分化综合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白细胞数(white blood cell,WBC)最高值(WBCmax)、血清铁蛋白、LDH和IL-6显著升高是诱导治疗期间发生分化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1)。高危组和低危组累积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及青少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治过程中可出现出血和分化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维甲酸诱导治疗后的WBC、LDH、血清铁蛋白和 IL-6 等炎症因子过度升高是发生分化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