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5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1.
微血管密度和p16基因表达对判定肾癌生物学行为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肿瘤内的微血管密度 (IMD)和 p1 6基因表达与肾细胞癌 (R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 76例RCC患者的根治性肾切除标本 ,检测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和 p1 6基因表达 ,分析IMD、p1 6基因表达与RCC分期、分级及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 :IMD随临床分期升高而增加 (P <0 .0 5 ) ,而与分级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 ,随访 5年内死亡者IMD明显升高 (P <0 .0 1 ) ;癌旁组织中 p1 6阳性率 (75 .0 % )显著高于RCC组织 (4 8.7% ) ,p1 6阳性表达随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升高而降低 (P <0 .0 5 ) ,而与IMD呈负相关性。结论 :IMD是预测RCC恶性行为的一个有用指标 ,IMD和p1 6基因表达可为RCC的疗效和预后判定提供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1 病历摘要患者男,38岁,1990年7月15日自服苯巴比妥250片,1h后昏迷急送我院,检查BP12/8kPa,P100次/min,R18次/min,深昏迷状态,两侧瞳孔等大等园,D=1.0mm,光反射迟钝,心肺腹部未见异常,四肢肌张力低下,生理反射消失,病理反射未引出。接诊后立即清除胃内残留毒物,同时建立静脉通道,给美解眠,回苏灵等治疗,约1.5h左右患者突然呼吸  相似文献   
13.
原癌基因c-erbB-2产物在许多肿瘤中有过度表达,并与部分生物学行为有关。有关该基因蛋白在胆囊癌及肝外胆管癌中表达的研究还罕见。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7例胆囊癌和29例肝外胆管癌中c-erbB-2蛋白的表达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c-erbB-2蛋白的阳性率为63.0%。(29/46),其中胆囊癌52.9%(9/17),肝外胆管癌为68.9%,(20/29),统计资料显示阳性率与肿瘤浸润深度呈  相似文献   
14.
口腔粘膜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6例口腔粘膜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进行了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本组病例占同期全身恶性黑色素瘤的10.2%(16/156)发病年龄30~66岁,平均46.3岁,男女之比为1.29:1。9例(56.3%)于发病前口腔粘膜黑斑病史,本组发生于牙龈,牙槽粘膜9例(56.3%)上腭部6例(37.5%)。除HE染色外,还进行了S-100蛋白及HMB-45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率分别为100%  相似文献   
15.
代偿期乙肝性肝硬化肝活检病理定性 (附3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活检病理检查是目前诊断肝内炎症程度和纤维分期最可靠、最直接的方法,可称为金标准.本文旨在研究临床上(临床与腹部彩超确诊)诊断的乙肝性代偿期肝硬化与肝活检病理检查结果相符程度.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肝原发性血管肉瘤(附三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3例肝原发性血管瘤,男性2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32.7岁,占同期肝脏恶性肿瘤检出率的0.68%(3/436),临床表现为上腹痛及包块,血清HBsAg及AFP阴性,本组资料还进行了网状纤维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本文讨论肝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3例肝原发性平滑肌肉瘤,男性1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38.7岁。占同期肝恶性肿瘤检出率的0.68%(3/436),占同期肝恶性间叶组织肿瘤检出率的25%(3/12)。临床表现为上腹痛、右上腹包块、肝大。本组病例还进行了Masson三色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本文结合文献对肝原发性平滑肌肉瘤的组织发生、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患者14岁,未婚。腹部包块20天,迅速长大。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心肺无异常,下腹部扣及肿物,直径约15cm,质硬,活动差。肛诊:子宫14岁龄大小,于左侧附件区触及肿物,质较硬,光滑。  相似文献   
19.
探讨多种瘤抑制基因P16/MTS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形成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其16例淋巴结转移癌了P16蛋白多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P16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呈低表达,阳性率为45.1%,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食管粘膜及癌旁组织,在各组织不分级的食管癌中阳性率分别为:Ⅰ级66.7%,Ⅱ级34.8%,Ⅲ级14.3%,I级显著高于Ⅲ级,P16蛋白阳性率与肿瘤分  相似文献   
20.
报道颅内生殖细胞瘤35例,发生部位以鞍区、松果体以及第三脑室多见,占82.8%,其组织学图像与睾丸精原细胞瘤或卵巢无性细胞瘤相似,呈PAS染色阳性,而β-HCG及AF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