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4篇
  免费   270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71篇
内科学   251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107篇
综合类   1011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90篇
  11篇
中国医学   2089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34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285篇
  2020年   277篇
  2019年   485篇
  2018年   422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260篇
  2015年   305篇
  2014年   539篇
  2013年   604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病痰浊上蒙证的疗效。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眩晕病痰浊上蒙证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每晚1次,每次1粒),观察组另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基础方:半夏、天麻、茯苓、橘红、白术、甘草、生姜,大枣),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两组疗程均为2周,疗程结束后评价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者治愈20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西药治疗眩晕病痰浊上蒙证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索Case-based learning(CBL)联合PACS (Picture Achieving & Communication System)、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教学模式在本科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接受临床带教的80名本科生,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为结合PACS的CBL教学组;对照组为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组,通过2组学生的客观考核成绩与主观效果评价,对比2种方法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客观考核成绩及主观效果评价的多个指标中均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了PACS的CBL模式教学可有效提高临床带教的效率,提升临床带教效果,具有很好的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加味五虎追风散对鱼藤酮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多巴胺(DA)能神经元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加味五虎追风散治疗PD的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加味五虎追风散组,模型组及加味五虎追风散组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法建立PD大鼠模型,正常组同法注射予相同体积的葵花油乳液,造模结束后给予药物干预,加味五虎追风散组每日灌胃给予10 ml/kg加味五虎追风散溶液,正常组、模型组每日给予等量的蒸馏水灌胃。检测各组大鼠中脑黑质部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同时观察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中脑黑质MDA含量显著增加(P<0.01),GSH含量、GSH-Px和SOD活性显著减少(P<0.01),黑质TH免疫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加味五虎追风散组可明显增加PD模型大鼠脑组织中GSH-Px、SOD活性,增加GSH含量,减少MDA含量(均P<0.05),黑质TH免疫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多(P<0.01)。结论:加味五虎追风散对PD模型大鼠DA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加味五虎追风散减轻鱼藤酮所致的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基于中医"治未病"理念的生活干预、穴位贴敷配合药物治疗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科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选出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入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治未病理念指导下的生活干预、穴位贴敷、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0%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健康饮食、规律服药、适当锻炼、作息规律概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胃食管反流病量表(GERD-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应用基于治未病理念指导下的生活干预、穴位贴敷和药物治疗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2):1057-1062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MRI STIR黑色线信号与PVP术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2014年5月~2016年1月来本院就诊并接受PVP手术治疗的单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482例,根据MRI STIR上是否出现黑色线信号187例列入阳性组,295例列入阴性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资料、VAS评分和JOA评分、伤椎高度比和局部Cobb角变化,以及末期随访时再发骨折、椎体高度丢失和Cobb角变化及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累及节段构成和骨密度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在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阴性组骨水泥弥散度优于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VAS评分随时间延长而显著减少(P0.05),而JOA评分则随时间延长显著增加(P0.05);但是,相应时间点两组间VAS和JOA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阳性组再骨折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组[(25/162) vs(23/272),P0.05)],阳性组椎体高度丢失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组[(43/144) vs(23/272), P0.05],阳性组Cobb角增加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组[(25/162) vs(42/253),P0.05]。[结论]PVP手术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重要有效手段,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MRI STIR黑色线信号对PVP术后疗效具有一定预判性,术中应充分把握骨水泥弥散情况,提高术后疗效,减少丢失率。  相似文献   
17.
目前,治疗肝纤维化尚未有特效药,中医经方在抗肝纤维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引起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论文对近年来临床常用经方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经方进一步治疗肝纤维化提供参考.认为,经方在通过减少细胞外基质、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等作用,达到改善肝纤维化及延缓肝纤维化的进展.但是尚未有足够的临床证据使中医经方成为治疗肝纤维化的共识,以及在抗纤维化的同时如何有效阻断病因需要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JAK/STAT信号通路,观察三七注射液对阿霉素诱导的肾纤维化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1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n=36)、假手术组(n=36)、模型组(n=36)和三七注射液组(n=36),每组在给药后第4周、8周、12周三个时间点随机各处死大鼠12只。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10的含量,Western blot法进行p-JAK2、p-STAT3蛋白定量分析。结果:(1)模型组、三七组大鼠血清IL-6水平较假手术组均升高(P0.01),但是,相同时间点三七组IL-6较模型组低(P0.01)。模型组、三七组IL-10水平较假手术组上升(P0.05或P0.01),相同时间点三七组IL-10水平与模型组比较,第4周、第8周较模型组高(P0.05),但第12周较模型组低(P0.01)。(2)模型组、三七组大鼠肾组织p-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七组p-JAK2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三七组第8周和12周相同时间点p-STAT3蛋白表达较模型组下降(P0.01)。结论:三七注射液可以调节阿霉素肾纤维化大鼠炎症因子水平,可能与其阻断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从而发挥抗肾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吴瑕  陈国忠  彭飞燕  王婕  欧智海  易志忠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8):179-182,后插4
目的在胃癌大鼠模型建立过程中,对不同周数干预大鼠的胃组织进行取材并制作病理切片观察,使大鼠胃癌的形成过程得到连续、完整的呈现,为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各个阶段提供模型支撑,为防治胃癌及癌前病变类药物的干预时效性提供模型基础。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50只先单用MNNG溶液,后以MNNG溶液及酒精溶液交替灌胃共同诱导胃癌大鼠模型的建立,分别在模型建立过程中的第20周、24周、28周、32周、36周、40周、42周、44周、46周、48周、50周随机取10只大鼠进行胃组织取材并制作病理切片观察,因实验过程中大鼠意外死亡38只,胃癌造模实验第52周对剩余的2只大鼠同样进行胃组织取材及病理切片观察。比较各个不同时间段胃癌大鼠的病理的分级程度及变化情况。结果①胃黏膜糜烂出现于在24~36周之间,病变的高峰期以24~28周为主;②肠上皮化生出现于28~36周,以28~32周为病变高峰期;③轻度不典型增生出现于造模32~42周,以32~40周为病变高峰期;④中度不典型增生出现于造模40~48周,以40~44为病变高峰期;⑤重度不典型增生出现于造模46~50周,以46~48周为病变高峰期;⑥胃癌出现于造模48~52周,以50~52周为病变高峰期。结论①胃癌大鼠造模的形成过程中的主要病理演变为:正常→胃黏膜糜烂→肠上皮化生伴胃黏膜糜烂→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胃癌;②胃癌大鼠各病理变化阶段有其相对应的形成时间段及病变高峰阶段。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轻微肝性脑病(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MHE)在发病机制及诊疗方面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轻微肝性脑病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为肝性脑病(HE)发病过程中最早的表现形式,其特点是患者无可察觉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神经心理测试发现患者存在轻度神经认知功能异常。目前我国已经确立了统一的诊断标准,但MHE发病机制尚未能完全阐释,临床治疗仍缺乏规范化及统一的标准。中医药在MHE治疗中具有独特作用,但中医辨证论治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标准,多从实证、热证对MHE进行辨证论治,常见中医证型为热毒炽盛证和痰浊蒙窍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