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14篇
  免费   439篇
  国内免费   341篇
耳鼻咽喉   86篇
儿科学   268篇
妇产科学   115篇
基础医学   366篇
口腔科学   218篇
临床医学   2208篇
内科学   699篇
皮肤病学   64篇
神经病学   128篇
特种医学   2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0篇
外科学   385篇
综合类   3397篇
预防医学   1499篇
眼科学   168篇
药学   1170篇
  9篇
中国医学   1360篇
肿瘤学   25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588篇
  2013年   426篇
  2012年   484篇
  2011年   498篇
  2010年   519篇
  2009年   567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675篇
  2006年   703篇
  2005年   829篇
  2004年   626篇
  2003年   503篇
  2002年   332篇
  2001年   435篇
  2000年   443篇
  1999年   412篇
  1998年   416篇
  1997年   356篇
  1996年   328篇
  1995年   303篇
  1994年   251篇
  1993年   183篇
  1992年   155篇
  1991年   155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112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7篇
  1963年   6篇
  1960年   6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目的观察涌泉穴药物贴敷配合耳尖放血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涌泉穴药物贴敷配合耳尖放血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两组首次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及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首次治疗后5 min、15 min、30 min及60 min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血压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97.1%和71.4%,对照组分别为91.4%和62.9%,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涌泉穴药物贴敷配合耳尖放血是一种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有效方法,具有较好的即时和近期降压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制备吸附重组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P179抗原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混悬制剂,并观察其免疫效果。方法 乳化法制备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采用不同海藻酸钠浓度、混合乳化剂添加量、混合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值设计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制备工艺参数。将重组HEV P179抗原吸附在最佳工艺制备的微球表面,制备吸附重组HEV P179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混悬制剂,皮下多点免疫BALB/c小鼠,测定其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IgG抗体的能力,与同剂量含弗氏佐剂的重组HEV P179免疫制剂对比。结果 经正交试验确定乳化最佳工艺参数为:海藻酸钠质量分数1%、混合乳化剂体积分数2%,混合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值4。制备的微球平均粒径为6.73 μm(分布范围3.90~9.10 μm,方差1.78 μm),形态较为均一,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与双层球体及内部疏松多孔的微球结构特点相符。用此条件制备抗原质量浓度为500 μg/ml的混悬制剂,微球对抗原的吸附率为90.64%。免疫效果观察试验结果表明,皮下多点免疫试验中微球制剂诱导特异性IgG抗体的能力优于含弗氏佐剂抗原。结论 成功制备了吸附重组HEV P179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混悬制剂,且诱导产生特异性IgG抗体的能力优于含弗氏佐剂抗原,为其在新型实验动物超敏制剂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建立华细辛和北细辛HPLC特征图谱并结合聚类分析研究2种来源细辛的识别方法;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细辛潜在抗炎靶点并寻找潜在抗炎成分。对89批细辛药材(12批华细辛和77批北细辛)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11个特征峰,用对照品、紫外光谱和LC-MS指认了11个特征成分。特征峰面积聚类分析显示华细辛和北细辛被分为2类,且利用特征峰面积比值可实现两者区分,当特征峰9(细辛素)/参照峰S(卡枯醇)峰面积比值大于5时为华细辛,小于2时为北细辛。对119种细辛成分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的结果表明细辛抗炎作用可能与COX-2,COX-1,iNOS,MAPK14,LAT4H,NR3C1,PPARG和TNF等8个靶点相关,其中COX-2最为关键,与5种特征成分细辛脂素、芝麻脂素、细辛素、甲基丁香酚和黄樟醚均存在相互作用。此外,细辛脂素、芝麻脂素与iNOS,MAPK14也存在相互作用关系,黄樟醚和细辛素可作用于iNOS,COX-1,LAT4H,甲基丁香酚可作用于COX-1,LAT4H。细辛脂素与芝麻脂素均可作用在COX-2,iNOS和MAPK143个靶点上,提示它们是细辛发挥抗炎作用的活性成分;COX-2分子对接结果和COX-2活性实验结果验证了细辛脂素、芝麻脂素可抑制COX-2活性,为细辛抗炎作用活性成分。基于HPLC特征图谱的华细辛和北细辛识别方法简便易行;预测到的细辛抗炎靶点和抗炎成分为完善细辛质量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耳鸣不是外来的声音,而是自身发出的声音,它可发生于单侧,也可发生于双侧,分为客观性耳鸣和主观性耳鸣。耳聋指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耳鸣耳聋是生活中常见、难治的一种疾病,目前发病机理不明。中医学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耳鸣耳聋的记载及病因病机的论述,此后历代医家亦从不同角度探讨其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近年来,临床工作者在继承中医传统理论基础上试图从脏腑、经络、气血等方面阐明耳鸣耳聋病因病机,探索应用方剂、针灸、按摩导引等方法治疗耳鸣耳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详细归纳近年来耳鸣耳聋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文献,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国际标准化脑死亡供体肺获取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对3例机械通气维持的志愿捐献者经脑死亡评估和供体器官功能评估后,行国际标准化供肺获取术。[结果]3例供体成功完成心、肺、肝、肾、角膜的获取,所获取供肺被成功植入受体。[结论]脑死亡供体肺获取的成功,为今后我国脑死亡供体按国际标准化多脏器获取积累经验。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娴熟的手术配合和合理的供肺保存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2019年12月我国湖北省武汉市爆发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疫情,目前已蔓延至全国各地,流行病学显示人群对该病毒普遍易感,且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是重症、危重症的高危人群,同时儿童青少年感染病例数正日益增多。慢性心力衰竭儿童因其基础条件差,感染2019-nCoV后将给此类患儿的诊治带来严峻的挑战。结合儿童2019-nCo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儿童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治要点,在此提出慢性心力衰竭儿童2019-nCoV感染的临床管理建议,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流感病毒检测最常见的是采集呼吸道标本,可采用拭子、刷子、吸出物和灌洗液获取呼吸道标本,可以采集鼻咽、口咽、鼻孔等。曾使用培养法或直接法荧光抗体法进行检测[1,2],现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可以通过样本中少量的病毒核酸扩增而提高检测率[3]。急性严重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流行期间,RT-PCR是SARS-CoV-2感染确诊的首选方法[4,5]。检测准确性最高的标本是下呼吸道标本,但属于有创性操作。由于核酸扩增检测可以检测更低浓度的病毒,并且不需要细胞的存在,因此喉部拭子或唾液样本可能是进行分析的合适样本[6],但其检出率低于83%[7]。相对无创而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对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应对肝胆外科肝癌患者的门诊筛查、病房管理以及安全地实施肝癌手术,都是对肝胆外科医师提出的新挑战。我们认为,该病的临床处置应在筛查新冠肺炎的前提下,遵循正规操作流程,做好充分防护。对于需要急诊治疗但无法排除新冠肺炎的肝癌患者,须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手术方式及手术室条件,慎重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整个诊疗过程必须遵从既保证患者的安全及疗效,又要降低医护人员感染风险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测量骶髂关节面下骨髓T2值,探讨T2mapping对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36例初步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为病例组,2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测量病例组骶髂关节面下病变区及周围相对正常区、对照组骶髂关节面下骨髓的T2值,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骶髂关节面下骨髓的T2值进行统计分析, 并采用配对t检验对病例组病变区及周围相对正常区骨髓的T2值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骶髂关节面下骨髓T2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病例组中病变区比周围相对正常区骨髓T2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T2mapping序列通过测量骨髓T2值的变化,可以更早的发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早期骶髂关节的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