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38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4篇
  2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5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 毫秒
11.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疗法(包含中药汤剂、针灸、电脑中频电疗仪电刺激穴位及经颅电磁刺激等),治疗4周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两组NIHSS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1),组间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中风病症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100%(45/45)和35.6%(16/45),高于对照组的88.9%(40/45)和22.2%(10/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有显著的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中风病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酒精致精神障碍相关因素危险性和发生率,以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78例酒精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将65例男性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结果酒精致精神障碍患者脑电图(EEG)异常者占39.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饮酒时间、剂量,婚姻不幸,肝功能异常与EEG异常呈正相关。结论酒精致精神障碍患者EEG异常者明显多于健康者,且饮酒年龄、时间及剂量为主要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实施临床干预时应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隔物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的针对性护理方法。方法:将91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组采用隔物灸关元、神阙穴治疗并给予针对性护理,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物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确切,针对性护理是提高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头颈部恶性肿瘤,尤其是上呼吸道和上消化道来源者,90%以上是鳞状细胞癌。在头颈部各器官中,许多原发病灶十分隐匿或位于黏膜下,临床上往往在患者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后才被发现。这些患者临床称之为原发灶不明的头颈部转移性鳞癌,其发病率约占所有头颈部鳞癌的3%~9%[1]。颈部有着丰富的淋巴组织,其不仅可接受颈部诸多器官的淋巴引流,还可以接受胸、腹、盆腔及四肢的淋巴引流,所以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性鳞癌的诊断和处理至今仍是临床上的棘手问题[2]。为探索这类疾病原发病灶的可能来源,本研究运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头颈部转移性鳞癌颈部淋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抑制素B(INHB)、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雌二醇(E2)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该院接诊的45例PCOS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因男方因素不孕而进行体检的健康女性4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血清INHB、IGF-1、VEGF、E2在PCOS中的表达意义及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NHB、IGF-1、VEGF、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NHB、IGF-1、VEGF、E2诊断PCO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5、0.988、0.992、0.759,诊断PCOS的灵敏度分别为80.93%、81.18%、79.12%、79.07%,特异度分别为73.05%、75.17%、77.49%、78.59%。结论血清INHB、IGF-1、VEGF、E2在PCOS患者中呈高表达,可作为诊断PCOS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pG岛甲基子表型阳性的散发性大肠癌的基因表达特征。方法对71例散发性大肠癌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行p14ARF、人类mut-s同系物1(hMLH1)、p16INK4a、6-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和肿瘤甲基化位点1(MINT1)共5个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检测,确定CpG岛甲基子表型;进行K-ras、APC、P53、Bax和转化生长因子βⅡ受体(TGFβRⅡ)共5个基因的免疫组化检测。分析散发性大肠癌CpG岛甲基子表型和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71例散发性大肠癌中,CpG岛甲基子表型阳性率为21.1%(15/71);K-ras、APC、P53、Bax和TGFβRⅡ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7%(31/71)、42.3%(30/71)、47.9%(34/71)、71.4%(50/70)和59.2%(42/71)。CpG岛甲基子表型和APC、P53、Bax、TGFβRⅡ蛋白表达均无显著相关性,但与K-ras蛋白表达显著相关,CpG岛甲基子表型阳性者K-ras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CpG岛甲基子表型阴性者(66.7%比37.5%, P=0.043)。结论CpG岛甲基子表型阳性的散发性大肠癌中K-ras蛋白呈高表达,提示多基因同时甲基化与K-ras蛋白的激活表达密切相关,两者的关系表明表遗传学机制可以间接引起遗传学改变。  相似文献   
17.
简单介绍我们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PC I)后股动脉缝合止血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效果。1临床资料2003年10月~2005年1月在我科行PC I术后经皮股动脉缝合止血的患者164例,在围手术期采用特别针对性护理方法,包括:1.1术前准备明确股动脉缝合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方法步骤、用物,  相似文献   
18.
犬咬伤可导致软组织损伤,由于犬口腔内细菌含量较高,咬伤后易引起伤口化脓性感染,形成蜂窝织炎,致皮下、筋膜下和肌间等处的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本院微生物实验室于2019年2月6日从犬咬伤患者伤口分泌物中同时分离出动物溃疡伯杰菌、羊链球菌和口腔巴斯德菌3种临床罕见菌株,并对目前国内外以上3种菌株感染案例报道进行汇总,以提高对3种菌株及其感染特征的认识,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重症肌无力胸腺摘除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探讨有效的教育方式与内容。方法对32例重症肌无力胸腺摘除患者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对于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的需求。结果初次发病者健康信息完全缺乏,长期患病者虽有一定的健康信息储存,但缺乏较深层次的健康知识,对术后饮食用药和预防复发的需求较多;医护人员面对面地讲解最受欢迎(90.6%),其次为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84.4%)。结论根据不同人群,选择不同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国人弥漫大 B 细胞性淋巴瘤(DLBCL)中 bcl-6基因突变、基因重排及蛋白表达的特征,探讨其存 DLBCL 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直接测序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51例淋巴结内外 DLBCL 和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LH)石蜡切片组织中 bcl-6基因5’非编码区突变高频区段E1.7、E1.8、E1.10、E1.11、E1.12的突变和蛋白表达;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32例淋巴结内 DLBCL 和5例 RLH 中 bcl-6基因的重排。结果:①12/51(23.5%)DLBCL 存在 bcl-6基因5’非编码区突变.主要集中于 E1.11、E1.12和 E1.10,2/10(20.0%)RLH 的生发中心细胞亦可见有 bcl-6突变;②9/32(28.1%)DLBCL 有 bcl-6基因重排,而 RLH 中均未检测到 bcl-6基因重排;③38/51 (74.5%)DLBCL 中可见 bcl-6蛋白细胞核表达,表达形式有滤泡样型、中间型、散在型,RLH 中可见生发中心细胞均呈 bcl-6阳性表达;④bcl-6基因5’非编码区突变、重排和蛋白表达之间均无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①bcl-6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均可同时发生于 DLBCL 和 RLH 的生发中心,表明两者是生发中心和生发中心细胞起源 DLBCL 的标志,可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②bcl-6蛋白在不同病例中的不同表达形式不仅反映了 DLBCL 的异质性,还可能与 DLBCL 的分子亚型和预后有关:③bcl-6基因重排仅发生于 DLBCL而不发生于 RLH,表明其可能参与了部分 DLBCL 的发生,并可作为 DLBCL 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