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磷酸川芎嗪缓释片的研制及兔体内生物利用度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羟丙甲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制备持续释药12h的磷酸川芎嗪缓释片。方法分别采用中国药典1995年版溶出度测定法第2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及兔体内生物利用度。结果缓释片体外1h释药20%左右,12h释药85%以上,12h内释药平稳,释药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体外释药受HPMC类型、黏度、用量影响较大。缓释片与市售常释片相比,兔体内峰浓度降低,达峰时间延迟,平均滞留时间延长,吸收程度生物等效。结论缓释片体内外缓释效果良好,并具有良好的体内外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源性神经元样细胞移植对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缺失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胶氧尿苷(Brdu)标记全反式维甲酸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hBMSCs源性神经元样细胞,通过立体定向分别将磷酸盐缓冲液(BS)、hBMSCs及hBMSCs源性神经元样细胞植入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纹状体内。观察移植后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hBMSCs和hBMSCs源性神经元样组术后神经损伤严重缺损评分(NSS)、平衡木试验(BBT)、一次性被动回避平台试验(SDPAT)、水迷宫试验(WMT)较PBS组显著好转(P〈0.01);hBMSCs组术后1、3周NSS、BBT较hBMSCs源性神经元样组明显好转(P〈0.05),术后6、8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MSCs源性神经元样组SDPAT、WMT较hBMSCs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hBMSCs和hBMSCs源性神经元样细胞脑内移植均能有效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症状,hBMSCs移植作用快,而hBMSCs源性神经元样细胞移植在学习、记忆功能方面改善更好,可能是治疗局灶性脑缺血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弥漫性脑肿胀不同处理组病人各个时间段AT-III、D-二聚体、TM、TPA、PAI-1、vegf、gmp-140、ET-1的变化,探讨毛冬青甲素超早期应用的治疗价值。方法:分组采用ELISA法检测T-PA、PAI-1、D-二聚体、vegf、gmp-140、ET-1,竞争性放射免疫法测定TM,免疫浊度法测定AT-III,同时检测各组伤后12h及5d的DIC指标。结果:所有病人以上指标各时间段均有不同程度变化,特定时间段大剂量毛冬青甲素干预组与另两组病人间多数有明显差异。对照组及小剂量干预组病人的DIC指标大多呈阳性反应,而大剂量干预组则多数阴性。结果:决定弥漫性脑肿胀预后的主要因素是脑肿胀是否最终导致脑微循环障碍,大剂量毛冬青甲素超早期应用对改善血液凝血机制、改变毛细血管通透性、缓解脑水肿的超早期形成从而改变病人预后有一定疗效,小剂量则无效。  相似文献   
14.
神经内镜下侧脑室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神经内镜下侧脑室、第三脑室的重要解剖学结构,为神经内镜下治疗脑室病变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0具成人尸头分别采用冠状缝前侧脑室前角、三角区及后角3种入路在神经内镜下观察脑室结构并测量数据。结果 (1)侧脑室前角入路可清晰显示侧脑室前角和体部,室间孔的Y形结构,且可以通过室间孔进入第三脑室。(2)冠状缝前穿刺点到侧脑室、室间孔距离为(28.7±2.6)mm、(55.1±2.8)mm,侧脑室前角到室间孔距离为(30.8±2.3)mm,室间孔长、宽径为(5.6±1.4)mm、(3.2±1.1)mm,中间块长径、宽径为(6.3±1.8)mm、(3.4±1.2)mm。(3)侧脑室后角及三角区入路可以观察到侧脑室体部结构及脉络丛。结论 (1)冠状缝前侧脑室前角入路是处理侧脑室、室间孔区及第三脑室病变的理想入路;(2)侧脑室后角入路是治疗侧脑室后角及三角区病变的理想入路;(3)侧脑室三角区入路应用价值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全反式维甲酸(ATRA)、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在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Ficoll分离骨髓中单核细胞,贴壁培养,观测形态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表面标志;用含ATRA、bFGF、EGF的条件培养基对培养的细胞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对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分离培养的贴壁细胞具有典型的BMSCs形态和细胞表面标志,诱导后细胞表达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 .结论 ATRA联合细胞因子具有诱导BMSCs在体外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用于临床移植的不同时期人胚胎嗅鞘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纯化人胚嗅鞘细胞的模型,观察不同时期人胚嗅鞘细胞形态学变化。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差速贴壁 免疫吸附的纯化方法,培养并纯化取自3~7个月人胚嗅球的嗅鞘细胞。根据GFAP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统计培养所得嗅鞘细胞纯度。结果:此培养方法可获得大量、高纯度的嗅鞘细胞。结论:成功培养了人胚嗅鞘细胞,为进一步临床移植应用研究提供纯度较高的人胚嗅鞘细胞。  相似文献   
17.
用于临床移植的不同时期人胚胎嗅鞘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体外培养纯化人胚嗅鞘细胞的模型,观察不同时期人胚嗅鞘细胞形态学变化. 方法 采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差速贴壁+免疫吸附的纯化方法 ,培养并纯化取自 3~ 7个月人胚嗅球的嗅鞘细胞.根据 GFAP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统计培养所得嗅鞘细胞纯度. 结果 此培养方法可获得大量、高纯度的嗅鞘细胞. 结论 成功培养了人胚嗅鞘细胞,为进一步临床移植应用研究提供纯度较高的人胚嗅鞘细胞.  相似文献   
18.
电针醒脑开窍穴治疗PVS患者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至2004年间,我院采用电针醒脑开窍穴、高压氧、神经营养催醒治疗颅脑外伤后持续植物生存状态(PVS)患者32例,并设常规治疗30例作对照,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2例均符合PVS诊断标准,〔1〕其中男性46例,女性16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34.44岁;昏迷时间30~80d,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鼻黏膜嗅鞘细胞在不同条件尤其在正常脑脊液中的生长情况,以利于实施自体嗅鞘细胞移植。方法设置5种不同培养条件进行比较,了解脑脊液培养条件下细胞的贴壁、增殖、形态学及细胞纯度的变化。结果普通培养基培养一周后改用脑脊液培养对细胞的增殖能力不造成很大影响,细胞形态及纯度也无明显变化。结论使用脑脊液培养作为自体细胞移植前的过渡将规避伦理学风险,临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术中B超引导下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许多患者需要外科治疗,以往多采用开颅清除血肿及CT定位下钻孔抽吸尿激酶溶解术.随着神经内镜在临床的应用逐渐增多,也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法.我科自2005年9月~2009年9月在术中B超引导下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2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