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1.
王丹  万春阳  王文全  侯俊玲  彭芳  刘凤波 《中草药》2013,44(8):1037-1042
目的 基于物质分配研究钼对药材中甘草酸积累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盆栽蛭石的试验方法,以一年生的甘草移栽苗为实验材料,共设置4个钼质量浓度水平,分别为0、0.52、5.2、10.4 mg/L,其中0.52 mg/L为正常Hoagland营养液中钼的质量浓度.每周向盆内浇灌营养液,以达到处理的目的.分别在处理35、70、105 d取样,测定甘草中甘草酸的相对量和绝对量以及总糖、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灰分等物质组分量.结果 钼对甘草酸的相对量影响不显著,但是对其绝对量的影响显著,施钼可以提高甘草中总糖、粗蛋白和灰分的量以及5种主要物质组分量总和,降低粗脂肪的量,对粗纤维的影响不显著.甘草酸相对量与粗蛋白为显著正相关.甘草酸绝对量与粗纤维为极显著负相关,与灰分、粗脂肪和物质总和为极显著正相关,与总糖为显著正相关.结论 甘草酸的积累与粗纤维、粗脂肪、灰分、总糖的分配密切相关,适当质量浓度的钼可以刺激甘草内的总糖、粗脂肪等物质的合成,进而促进甘草的次生代谢,导致甘草酸的形成和积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浓度盐胁迫下甘草酸积累量和总糖、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及灰分量的变化以及它们的相关性,研究盐胁迫对甘草酸积累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3、6、9 mg/mL)NaCl溶液处理一年生盆栽甘草,分别于35、70、105 d取样,测定甘草酸量,总糖、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及灰分5种组分的量,分析盐胁迫对各组分比例关系的影响及甘草酸量与各组分量的相关性。结果 盐胁迫70 d时,6、9 mg/mL盐溶液处理组的甘草酸量显著高于对照(CK);6、9 mg/mL处理组的粗蛋白显著高于CK,而9 mg/mL处理组的总糖显著低于CK。盐胁迫105 d时,9 mg/mL处理组的粗脂肪显著高于CK;盐胁迫70 d和105 d时,9 mg/mL处理组的粗脂肪比例显著高于CK,但总糖比例明显低于CK;盐胁迫70 d和105 d时,甘草酸量与粗脂肪、灰分量呈正相关,与总糖量呈负相关。结论 甘草酸的积累与粗蛋白、总糖量、粗脂肪、灰分量的分配密切相关,适当的盐胁迫可以刺激甘草内的糖代谢,加速物质的分解,促进甘草的次生代谢,使甘草酸形成并积累。  相似文献   
13.
甘草栽培群体主要数量性状遗传变异及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二年生甘草栽培群体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及相互关系,为甘草高产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4个甘草种质分别布置在4个不同产地进行栽培对比试验,对10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田间测定.结果:Duncan's多重比较表明,二年生甘草栽培群体各性状在同一种质不同产地间及同一产地不同种质间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其中,根鲜重与侧根数在不同产地的变异系数均达到25%以上.方差分析表明,种质与产地及其互作对大部分性状均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简单相关分析表明,株高、茎粗、侧根数、根长、芦头直径和D20均与根鲜重存在极显著(P<0.01)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D20对根鲜重有最大的正向直接作用,同时株高、根长也对根鲜重有较大的正向直接作用.结论:D20、根长和株高可作为高产甘草品种选择的间接指标.同时,二年生甘草栽培群体内存在较广泛的变异,可为高产甘草品种选育提供丰富的材料.  相似文献   
14.
双元汤治疗阑尾周围脓肿6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1998年9月~2003年12月采用中药双元汤治疗阑尾周围脓肿33例,与单纯西药治疗组32例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G6805加神灯治疗面肌痉挛10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探讨面肌痉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面肌痉挛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采用电针(G6805) 神灯(TDP)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药物口服卡马西平,维生素B1、B6治疗,7天为1疗程,1~2个疗程观察疗效,分别对两组的临床观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比药物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崩漏证治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崩与漏是阴道出血的两种不同形式 ,一缓一急 ,都属于子宫不正常出血。一般以卒然出血如冲者谓之崩 ,经血淋漓不断者谓之漏。近年来 ,崩漏多指现代医学中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崩漏的成因 ,历代医家认识不同 ,有主血热、气虚、血瘀者 ,有主劳伤、气陷、脾不统血者 ,有主肝不藏血、肾失封藏者等。崩漏的治法 ,因发病缓急、出血新旧不同而各异。一般本着“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遵循明·方约之提出的“初用止血以塞其流 ,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 ,末用补血以复其旧”。笔者认为 ,治崩之法 ,临床治疗可分为控制出血与调整月经周期两方…  相似文献   
17.
万春阳  王丹  侯俊玲  王文全  陈惠杰  刘凤波 《中草药》2011,42(11):2312-2316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浓度盐胁迫下甘草酸积累量和总糖、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及灰分量的变化以及它们的相关性,研究盐胁迫对甘草酸积累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质量浓度(3、6、9 mg/mL)NaCl溶液处理一年生盆栽甘草,分别于35、70、105 d取样,测定甘草酸量,总糖、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及灰分5种组分的量,分析盐胁迫对各组分比例关系的影响及甘草酸量与各组分量的相关性。结果盐胁迫70 d时,6、9 mg/mL盐溶液处理组的甘草酸量显著高于对照(CK);6、9 mg/mL处理组的粗蛋白显著高于CK,而9 mg/mL处理组的总糖显著低于CK。盐胁迫105 d时,9 mg/mL处理组的粗脂肪显著高于CK;盐胁迫70 d和105 d时,9 mg/mL处理组的粗脂肪比例显著高于CK,但总糖比例明显低于CK;盐胁迫70 d和105 d时,甘草酸量与粗脂肪、灰分量呈正相关,与总糖量呈负相关。结论甘草酸的积累与粗蛋白、总糖量、粗脂肪、灰分量的分配密切相关,适当的盐胁迫可以刺激甘草内的糖代谢,加速物质的分解,促进甘草的次生代谢,使甘草酸形成并积累。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96例均为 1998~ 2 0 0 1年内科住院病人。男性 4 0例 ,女性5 6例 ;年龄 4 5~ 78岁 ,平均 6 5岁 ;病程最短 8个月 ,最长 2 7年 ,平均 8年。心绞痛部位在左前胸或胸骨后 ,疼痛性质以隐痛为主 ,伴心悸胸闷 ,气短乏力 ,倦怠懒言或五心烦热口干。发作次数最多每日 9次 ,最少 1次 ,发作时间 1~ 15min。中医辨证属心气虚型 (含气虚伴血瘀或痰阻 ) 2 0例 ,心阴虚型 (含心阴虚伴血瘀 ) 32例 ,气阴两虚型 4 4例。本组病例 ,均参照 1985年全国冠心病辨证论治研究会议修订的《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论治试行标准》诊断。2 治疗方法心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测定不同年限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产出不同粗度径级黄芪饮片的比例,比较各粗度径级黄芪饮片药效成分含量的差异,为黄芪饮片质量等级的科学划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4~6年生仿野生蒙古黄芪为材料,按照直径在0.5~0.8 cm(不包含0.8 cm)、0.8~1.0 cm和大于1.0 cm对样品进行划分,测定不同年限黄芪各粗度径级饮片的产出比率及药效成分含量。结果 生长年限对不同粗度径级黄芪饮片的质量占比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0.5~0.8 cm粗度径级的黄芪饮片在4年生黄芪中质量占比最高,而粗度大于1.0 cm的黄芪饮片在6年生黄芪中质量占比最高。生长年限、粗度径级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黄芪中黄酮类和皂苷类成分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黄酮类成分含量受年限因素的影响大于粗度径级,在6年生黄芪的0.8~1.0 cm粗度部位中达到最高;而黄芪甲苷含量受粗度径级的影响大于年限因素,在0.5~0.8 cm粗度径级的5年生黄芪中达到最高。结论 生长年限、粗度径级均会影响黄芪药效成分含量,黄芪饮片在划分质量等级时,在传统考虑粗度直径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生长年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不同产地黄芪中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测定和分析,为黄芪优质药材商品子洲黄芪的精准产地鉴别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陕西子洲及山西浑源、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的蒙古黄芪为实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矩阵检测器(HPLC-PDA)测定黄芪中主要黄酮类成分含量;基于0.7~1.0 cm直径段黄芪的黄酮类成分含量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聚类分析和Fisher判别分析,筛选子洲黄芪与其他产地黄芪的质量差异性标志物,并构建判别模型。结果 获得不同产地黄芪中主要黄酮类成分含量;PCA可基于黄酮类成分含量对子洲黄芪与其他产地黄芪进行初步区分,OPLS-DA确定了4种子洲黄芪与其他产地黄芪的质量差异性标志物,基于质量差异性标志物的不同产地黄芪聚类分析正确率为88.9%,以黄芪紫檀烷苷含量/黄芪异黄烷苷含量和4种黄酮苷含量之和所构建的判别模型对于不同产地黄芪的总体判别率为94.4%。结论 通过黄酮类成分判别不同产地黄芪的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