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以采自四川、宁夏、甘肃、陕西的8个掌叶大黄种源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在四川若尔盖、甘肃宕昌和河北沽源3个试验点布置种源试验,采用HPLC测定含量。探讨遗传与环境及互作效应对掌叶大黄游离蒽醌、结合蒽醌、酚酸类和二蒽酮苷类4类功效组分(包含14种功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为掌叶大黄人工栽培中优质产地和种源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遗传和环境对掌叶大黄不同功效成分含量影响同时存在,其中酚酸类成分含量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其他3类功效成分受环境和遗传共同主导,环境因素所占比重较大。因此,提高栽培掌叶大黄的质量应优先考虑环境,再选择种源。四川种植环境可能有利于掌叶大黄游离蒽醌类成分含量的积累,甘肃种植环境可能有利于结合蒽醌类、酚酸类和二蒽酮苷类成分含量的积累。根据功效组分含量和比例初步推断,种源P2可作为潜在的清热解毒专用药材的种质,种源P6可作为潜在的逐瘀通经专用药材的种质,种源P7和P1可作为潜在的泻下攻积功效专用药材的种质,上述结论为特种用途的大黄优良品种定向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种源黄芩(子代)药用成分含量的遗传差异,该研究通过随机区组设计布置黄芩种源试验,于生长3年后采挖药材,经统一干燥处理后,采用HPLC测定黄芩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和千层纸素A含量,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种源黄芩(子代)中所含黄芩苷含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黄芩素的变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2)聚类分析显示:以距离5.0为划分标准,河北承德地区种源可以划分为2个独立的种群,而其他2个种群地域跨度较大,说明黄芩的药用成分存在较为显著的地理变异。该研究为优质黄芩栽培的种源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栽培方式、产地蒙古黄芪中黄芪甲苷、总黄酮含量差异。方法:采用HPLC、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黄芪甲苷、总黄酮含量并对其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育苗移栽和种子直播蒙古黄芪中黄芪甲苷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151%、0.245%,总黄酮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508%、0.541%。不同产地移栽蒙古黄芪中黄芪甲苷质量分数为0.061%~0.323%,总黄酮质量分数为0.376%~0.903%;不同产地种子直播蒙古黄芪中黄芪甲苷质量分数为0.161%~0.343%,总黄酮质量分数为0.399%~0.825%。结论:不同栽培方式的蒙古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种子直播黄芪大于育苗移栽黄芪,总黄酮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产地蒙古黄芪中黄芪甲苷和总黄酮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育苗移栽蒙古黄芪中山西朔州市产区的黄芪甲苷含量最高,宁夏河川乡产区所含总黄酮含量最高。种子直播蒙古黄芪中,陕西子洲县西庄乡产区的黄芪甲苷含量最高,陕西府谷县产区的黄芪总黄酮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测定不同年限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产出不同粗度径级黄芪饮片的比例,比较各粗度径级黄芪饮片药效成分含量的差异,为黄芪饮片质量等级的科学划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4~6年生仿野生蒙古黄芪为材料,按照直径在0.5~0.8 cm(不包含0.8 cm)、0.8~1.0 cm和大于1.0 cm对样品进行划分,测定不同年限黄芪各粗度径级饮片的产出比率及药效成分含量。结果 生长年限对不同粗度径级黄芪饮片的质量占比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0.5~0.8 cm粗度径级的黄芪饮片在4年生黄芪中质量占比最高,而粗度大于1.0 cm的黄芪饮片在6年生黄芪中质量占比最高。生长年限、粗度径级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黄芪中黄酮类和皂苷类成分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黄酮类成分含量受年限因素的影响大于粗度径级,在6年生黄芪的0.8~1.0 cm粗度部位中达到最高;而黄芪甲苷含量受粗度径级的影响大于年限因素,在0.5~0.8 cm粗度径级的5年生黄芪中达到最高。结论 生长年限、粗度径级均会影响黄芪药效成分含量,黄芪饮片在划分质量等级时,在传统考虑粗度直径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生长年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不同产地黄芪中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测定和分析,为黄芪优质药材商品子洲黄芪的精准产地鉴别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陕西子洲及山西浑源、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的蒙古黄芪为实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矩阵检测器(HPLC-PDA)测定黄芪中主要黄酮类成分含量;基于0.7~1.0 cm直径段黄芪的黄酮类成分含量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聚类分析和Fisher判别分析,筛选子洲黄芪与其他产地黄芪的质量差异性标志物,并构建判别模型。结果 获得不同产地黄芪中主要黄酮类成分含量;PCA可基于黄酮类成分含量对子洲黄芪与其他产地黄芪进行初步区分,OPLS-DA确定了4种子洲黄芪与其他产地黄芪的质量差异性标志物,基于质量差异性标志物的不同产地黄芪聚类分析正确率为88.9%,以黄芪紫檀烷苷含量/黄芪异黄烷苷含量和4种黄酮苷含量之和所构建的判别模型对于不同产地黄芪的总体判别率为94.4%。结论 通过黄酮类成分判别不同产地黄芪的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