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5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47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988~1998年深圳市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深圳市1988~1998年HIV/AIDS临床资料、人口学资料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进行研究,了解HIV在深圳市的流行特点、阶段、模式、分析其传染来源和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ELISA法对不同监测人群进行HIV抗体检测,抗体阳性者经蛋白印迹(WB)法确认后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个案分析;同时采集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核酸后应用Nested-PCR技术扩增HIV-1 env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基因离散率和系统树分析。结果 1988~1998年在225 354人中发现48例HIV感染者,总感染率为21.3/10万;感染主要通过性途径(39.6%)和静脉吸毒(35.4%);48例HIV/AIDS病人中外来流动人员占88.9%;女性感染者数量迅速上升并于1997年超过男性;目前在深圳市流行HIV-1毒株主要为B、C、E三种亚型。结论 1996年以后HIV/AIDS在深圳市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主要经性途径传播的HIV-1 B、C、E三种亚型将在性乱者和吸毒者等主要感染群体中播散蔓延;随着女性感染者不断增多,母婴传播的危险性日渐增加。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淋病报告发病率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影响深圳市淋病报告发病率的因素,并评估其影响程度。方法:用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法从全市144家性病网络直报医疗机构中抽取34家作为调查点,将2009年10月1日至2009年lO月31日期间,首次主动前往调查点皮肤性病科、妇产科、泌尿外科门诊寻求性病诊疗服务的就诊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价是否检测淋球菌、实验室淋球菌检测能力和是否漏报等环节对淋病报告发病率的影响。结果:2534名就诊者中性病门诊实验室淋球菌漏检率为7.3%,漏诊率为62.3%,误诊率为18.6%。性病门诊检测阳性结果的漏报率为6.2%。性病门诊报告发病数为实际发病数的37.1%。结论:漏检、漏诊、误诊和漏报等因素对淋病报告发病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淋病报告发病率只反应了真实发病率的37.1%。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便不断完善重点传染病的监测工作,2003年SARS疫情之后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随着病原体传播影响因素不断变化,对监测预警关口、预警信息、预警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人工智能等鉴定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逐渐成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的当务之急。本共识组织中国医学科学院、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编辑部、深圳市动物疫病防控中心、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16家机构共计31位相关领域知名专家,通过对当前重点传染病(39种法定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形势总结分析,基于“同一健康”理念,针对重点传染病,形成第四代综合监测方案。旨在通过对人、动物、病媒生物等主要疫源宿主和相关环境的病原体,结合流行传播影响因素、风险评估要素,展开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系统性监测,以早期发现、预测预警重点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变异和流行传播特征。同时,基于第四代综合监测方案,我们尝试构建传染病综合监测组织管理体系、数据融通共享的数智化监测预警平台和集约化病原检测技术体系。这一系列的思考,以多部...  相似文献   
14.
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除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外,还是增加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如何预防并控制其传播,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沙眼衣原体流行特点、发病危险因素、易感性及基因分型方法,是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对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与控制--深圳的策略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艾滋病病毒 (HIV)经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的首要原因。自艾滋病 (AIDS)流行至今 ,全球约有 4 0 0多万 <15岁儿童死于AIDS ,存活的HIV感染儿童估计有 2 5 0多万。目前仍以每年 80多万、每天 2 0 0 0多例新生儿HIV感染者的速度递增 ,其中 >90 %是因HIV感染母亲经母婴垂直传播感染 ,>95 %HIV感染儿童生活在发展中国家[1] 。HIV的母婴传播可以发生于HIV感染妇女的妊娠、分娩和产后哺乳等过程中 ,其自然传播率通常为 15 %~ 4 8%。自1994年艾滋病临床治疗合作组 0 76号 (AIDSClinicalTrialGroup 0 76 ,简称ACTG 0 76 )研究开展以来…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05-2011年中国大陆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感染状况、性行为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的总体及随时间和地区分布的情况。方法通过相应检索策略查找2005年至2011年期间针对该人群的HIV/梅毒感染率、性行为特征和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调查文献,对其进行数据提取并建立数据库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82篇文献入选。2005-2011年,中国大陆MSM人群合并HIV感染率为4.4%[95%可信区间(CI):3.8%~5.0%],合并梅毒感染率11.1%(95%CI:9.7%~12.4%)。在各地区中,西南地区合并HIV感染率(12.1%)和合并梅毒感染率(10.6%)较高。近6个月性行为特征呈高肛交发生率(81.7%),高多性伴发生率(59.7%)和低肛交坚持使用安全套率(37.9%)。但是,该人群有较高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87.9%)。结论就现有发表文献而言,2006-2010年中国大陆MSM人群HIV和梅毒感染率较高,特别是在西南地区。该人群虽有较高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但是高危性行为仍普遍发生,亟需针对该高危人群将艾滋病防控与梅毒防控有机结合,并采取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深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发病密度,探索防治性病对预防控制艾滋病的作用。方法知情同意原则下,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MSM;建立并保持队列,收集社会人口学、性行为和安全套使用等资料;抽血检测HIV/梅毒,随访观察HIV/梅毒转归结局。结果 609例入选队列,HIV阴转阳19例,观察总人年数249.7人年,发病密度7.6[95%可信区间(CI):4.6~11.9]/100人年;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阴转阳18例,观察总人年数134.9人年,发病密度13.3(95%CI:7.9~21.1)/100人年;梅毒ELISA阳性队列HIV发病密度是梅毒ELISA阴性队列HIV发病密度的2.2倍。结论梅毒对HIV传播具有协同作用,有必要在该人群中实施有效的性病预防措施以控制HIV传播  相似文献   
18.
中国HIV-1感染者相关基因SDF1、CCR2b、CCR5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91例中国HIV-1感染人群SDF1、CCR2b、CCR5等位基因型的多态性和分布特点。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技术和核酸测序技术分析HIV-1感染人群SDF1、CCR2b、CCR5基因多态性。结果未发现91例中国HIV-1感染者有CCR5△32突变型基因,SDF1-3'A、CCR2b-64I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分别为26.40%、2.43%,核酸测序结果与PCR/RFLP分析结果一致。结论91例中国HIV-1感染者均为易感者,中国HIV-1感染者SDF1、CCR2b、CCR5不同基因型分布特点,提示,中国人群可能对HIV-1有较大易感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东莞市不同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各亚型毒株的流行情况和传播规律。方法采集东莞市经蛋白印迹法确认的24名HIV感染者的外周抗凝血,分离单核细胞、提取核酸后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IV-1膜蛋白(env)基因C2-V3区的核酸片段,进行序列测定,鉴定病毒亚型。用威斯康星GCG软件进行共享序列、基因离散率的计算和毒株的聚类分析。结果在24份阳性标本中,有13份标本PCR扩增阳性,亚型分析结果表明东莞市存在HIV-1B和CRF01-AE两种亚型。结论HIV-1B和CRF01-AE可能是东莞市艾滋病病毒流行的主要亚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基于街道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社区传播风险评估方法,提升政府的公共卫生管理水平。方法 采用综合评分法,整合深圳报告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关键信息,建立新冠肺炎社区传播风险快速评估方法。结果 截至2020年2月29日,深圳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17例,其中感染来源为湖北武汉地区有224例(53.7%),湖北省其他地区80例(19.2%),其他省市38例(9.1%),深圳市内感染75例(18.0%)。选取“14 d内街道的新冠肺炎病例数(X1)”、“14 d内新冠肺炎病例数的明确感染来源占比(X2)”及“14 d内街道内发生新冠肺炎的社区占比(X3)”作为新冠肺炎社区传播风险快速评估方法的关键指标,建立评价方程Y=0.4X1+0.5X2+0.1X3。将前期已报告的392例具有明确现住址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回代计算,高风险街道15个(20.2%),中风险街道25个(33.8%),低风险街道共34个(50.0%)。福田区、南山区、龙华区、龙岗区的高、中风险街道的比例均超过60%。结论 新冠肺炎社区传播风险快速评估方法简易有效,有助于疫情的精准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