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医用臭氧在家兔骨骼肌损伤部位局部注射对损伤组织及血浆中TNF-α的影响,评估其对骨骼肌急性损伤的疗效。方法将90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臭氧治疗组(质量浓度分别为20,30和50μg·mL~(-1)的Ⅰ,Ⅱ和Ⅲ组)进行造模,术后12h开始治疗,分别在1,5和10d取材,检测损伤骨骼肌组织及血浆中TNF-α的变化。结果 TNF-α表达量:模型组与臭氧治疗Ⅰ组在1,5和10d均显著高于空白组;臭氧治疗Ⅱ和Ⅲ组在1和5d均显著高于空白组;臭氧治疗Ⅰ,Ⅱ和Ⅲ组在1,5和10d均显著低于模型组;臭氧治疗Ⅲ组在1和5d均显著低于臭氧治疗Ⅰ和Ⅱ组,在10d显著低于臭氧治疗Ⅰ组,与臭氧治疗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臭氧治疗Ⅱ组在1,5和10d均显著低于臭氧治疗Ⅰ组。结论质量浓度为20,30和50μg·mL~(-1)的医用臭氧可显著降低家兔骨骼肌损伤部位与血浆中TNF-α的表达量,可减轻炎症、有效修复损伤的骨骼肌,其疗效随医用臭氧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2.
马雪  刘凡  王强  王渊  刘智斌 《针刺研究》2023,(12):1242-1248
目的:观察电针干预对帕金森病(PD)小鼠中脑黑质铁死亡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P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每组8只。采用鱼藤酮连续灌胃4周构建PD小鼠模型。电针组于造模成功后针刺“百会”,电针“曲池“”足三里”,20 min/次,1次/d,每治疗5 d休息2 d,共14 d。分别在造模前、造模后和电针干预结束后以旷场实验检测小鼠旷场中心区域停留时间、平均运动速度及运动总距离。干预结束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黑质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MT1)、膜铁转运蛋白1(FPN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促凋亡蛋白Bax、抗凋亡蛋白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黑质神经元形态变化及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造模4周后模型组小鼠旷场中心区域停留时间、平均运动速度及运动总距离均减少(P<0.000 1,P<0.01,P<0.001);黑质中DMT1、Bax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01,P<0.000 1),FPN1、GPX4、Bcl-2蛋白...  相似文献   
13.
<正>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CL)损伤约占膝关节韧带损伤性疾病的46.2%[1]。美国医学会把MCL韧带的损伤按断裂程度分三度,目前在国外,一致主张I、Ⅱ级损伤行保守治疗,甚至是Ⅲ度单纯的副韧带损伤均可采用保守治疗方案。目前采用的保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有针灸治疗、手法治疗、痛点阻滞、小针刀、药物外敷、物理治疗等,通常采取一种或多种治疗方法配合运用。无论是药物,还是理疗方案都缺乏研究探讨,这甚至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大鼠颅脑损伤后,于不同时间点开始介入电针治疗,观察其脑组织中AQP-4的表达和右侧前后肢回缩力变化与电针介入时间的关系,探索电针治疗颅脑损伤的最佳时间窗。方法:选用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电针1组,电针2组),使用e CCI仪器在大鼠颅脑左侧开颅打击制备TBI(traumatic brain injury)模型。取大鼠"百会、关元",右侧前肢"曲池、合谷",右侧后肢"足三里、涌泉",电针1组于造模后4 h介入电针治疗,电针2组于第8天介入电针治疗,每组治疗各7 d。(1)造模后8 d、15 d和22 d分别测试并评价大鼠右侧前后肢肢体回缩力。(2)造模后8 d和15 d取大鼠创伤脑组织,一部分进行HE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结构及脑组织中AQP-4蛋白的表达;一部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AQP-4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后8 d、15 d和22 d三个时间点电针1组前后肢肢体回缩力比电针2组、模型组恢复的好,比空白组稍差。光镜下,空白组脑组织形态结构正常;电针治疗组比模型组好,电针1组比电针2组好。脑组织中AQP-4蛋白的含量以及mRNA的表达,空白组、模型组、电针治疗组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电针1组升高最明显。结论:电针治疗TBI早期介入效果更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脑组织中AQP-4的表达,减轻脑水肿,达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总结张卫华教授应用“点区带结合法”治疗躯体痛的临床经验。张教授融经络皮部、标本、“以痛为腧”及局部整体全息论等为一体,对疼痛区域直径小于3 cm的采用点治法(皮下针法);疼痛区域直径大于3 cm的采用区治法(围刺针法);带治法(尺胫针法)适用于各种急、慢性躯体痛。3种针法临床可单用,也可合用。  相似文献   
16.
非特异性腰痛(NLBP)是临床常见病,表现为排除已知疾病及病理变化导致的腰骶部疼痛。NLBP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针灸广泛应用于治疗NLBP。通过对不同的针灸疗法治疗NLBP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梳理,发现治疗方案包括针刺、电针、艾灸、温针灸、刺络放血、针刀等方法。不同的针灸疗法对NLBP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不同针灸疗法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NLBP的治疗缺乏针对性优化对照研究,缺乏治疗方案的优化选择。因此,今后的研究过程中,需要科学严谨地设计方案,以期完善针灸对NLBP的特色优化方案的构建,不断提高针灸治疗NLBP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冬凌草甲素对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巨噬细胞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及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探讨冬凌草甲素抗结核病理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MTB标准株H37Ra建立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感染模型,设置空白对照组、MTB感染模型组、冬凌草甲素作用不同浓度(0.5、1.0、2.0、4.0μmol/L)及作用不同时间点(6、12、24h)干预组。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冬凌草甲素的可用药物浓度。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NLRP3、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hioredoxin-interacting protein,TXNIP)表达情况;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Bip)、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2α(peIF2α)、磷酸化肌醇需要酶 1α(pIRE1α)、肌醇需要酶1α(IRE1α)的表达情况;检测内质网应激下游核因子κB/磷酸化应激活化蛋白激酶/p38(NF-κB/pJNK/pp38)通路的变化,并采用Image J软件做蛋白定量分析。结果: 冬凌草甲素在4.0μmol/L浓度以下细胞生存率在90%左右,对细胞毒性较小。在不同时间点(12、24h),与MTB感染模型组相比,冬凌草甲素可明显降低NLRP3蛋白表达(4.35±0.13 vs. 5.95±0.15;1.90±0.05 vs. 3.93±0.09),明显降低TXNIP蛋白表达(1.14±0.05 vs. 1.73±0.04;0.78±0.05 vs. 1.33±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08.308和166.278,P值均为0.000)。在不同时间点(6、12h),与MTB感染模型组相比,冬凌草甲素可明显降低Bip蛋白表达(1.85±0.07 vs. 2.27±0.07;0.97±0.03 vs. 2.28±0.17),明显降低peIF2α蛋白表达(1.75±0.42 vs. 1.75±0.03;1.31±0.04 vs. 2.45±0.17),明显降低IRE1α蛋白表达(10.48±0.40 vs. 14.19±0.45;6.15±0.15 vs. 15.76±1.27),明显降低pp65蛋白表达(0.69±0.01 vs. 1.07±0.03;0.28±0.01 vs. 0.39±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49.510、10.489、10.294、288.194,P值均<0.01)。结论: MTB感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中,冬凌草甲素可通过调控内质网应激,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发挥抗结核病理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刺疗法能够有效改善纤维肌痛综合征(FM)患者的相关症状,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作者查阅近五年来国内外有关针刺治疗FM的文献,发现针刺可通过中枢和外周多靶点、多层次发挥双向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集中在调控痛觉中枢敏化、抑制炎症反应、对抗氧化应激及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等方面。文章归纳总结了针刺治疗FM的潜在作用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为针刺治疗FM提出更优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15,(9):1754-1756
微透析是一种微创、在体、时间分辨率高的的生化取样技术,文章根据其操作流程,对微透析的影响因素以及规范性操作进行了论述。对国内外针灸研究领域微透析的使用现状和前景进行了总结与探讨,以期更科学、规范地将微透析应用于针灸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0.
《针灸聚英·四总穴歌》记载“头项寻列缺”,指出列缺与头项部疾病密切相关。古代文献从经脉循行、脏腑别通理论、气机升降及列缺主治角度阐明列缺与头项部疾病的关系。临床研究表明,列缺治疗颈椎病、头痛、落枕具有特异性。现代实验研究表明,列缺的解剖结构使得针刺该穴能加快血流速度,释放神经递质以镇痛,同时构成的“肌筋膜通路”有利于放松肌肉。此外,针刺列缺可改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对穴位温度具有特异性。列缺治疗颈椎病的中枢机制可能是针刺给予大脑皮质刺激反应,激活小脑和枕叶多个脑功能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