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病证结合角度对功能性肠病进行诊治,体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特色。中医临床与基础实验的连接需要病证相结合的动物模型。因此,构建符合临床特征的病证结合模式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动物模型,有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从而发挥中医对本病的辨证优势。目前多数学者常应用多因素复合法制备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并且国内常见的病证结合模式下的IBS-D动物模型有肝郁脾虚型、脾肾阳虚型和脾胃湿热型3类,文章就病证结合模式下IBS-D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实验研究动物模型的制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以痛为腧"关刺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采用"以痛为腧"关刺法治疗,隔日1次,每周治疗3次,1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周期为一个疗程,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和改良下腰痛评分量表(JOA)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21例,好转3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7. 69%。治疗前与治疗后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和改良下腰痛评分量表(JOA)评价显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基于"以痛为腧"关刺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优良,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陕西头皮针配合脊柱推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陕西头皮针配合脊柱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伊托必利治疗,治疗两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与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陕西头皮针配合脊柱推拿提高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推拿对慢性疲劳综合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推拿治疗组和针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疗效肯定,是目前治疗该病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井穴点刺放血配合西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加井穴点刺放血配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加常规针刺治疗,治疗两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与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井穴点刺放血配合常规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显示井穴点刺放血配合西药提高了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测定机体可感受艾灸热源阈值距离与可感受艾灸热源移动频率。方法:均采用江西热敏灸艾条,实验观察30例健康志愿者大椎穴处可感受艾灸热源距离阈值。实验2以约30次/min与约60次/min的频率做垂直往返运动,观察60例健康志愿者大椎穴处能否感受到艾灸热源的运动。结果:实验30例可感受艾灸热源距离阈值测定组中,可感受最近距离为9cm,平均距离为14.9cm。实验2 60例可感受艾灸热源移动频率测定组中,30次/分组中全部可感受热源的移动,60次/min组中7例不能感受到热源移动。结论:若以约30次/min的变化频率,14.9cm的变化距离来进行雀啄灸,机体可感受到艾灸热源位置移动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运动疗法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采用中医临床疗效、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和改良下腰痛评分量表(JOA)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 33%,对照组总有效率86. 67%,治疗组优于常规针刺组。两组VAS和JOA评分显示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得到有效改善(P 0. 01),治疗组在改善VAS和JOA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针刺运动疗法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痛疗效优良,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寻益气复脉/参芪扶正注射液发挥补气作用的潜在靶基因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考察气虚患者经益气复脉/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后,其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GO(Gene Ontotology)分析及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分析,并进一步进行韦恩分析,明确2个制剂治疗后共同的差异基因及生物学功能,最后利用一组临床队列样本,通过实时定量PCR,验证并明确与补气密切相关的基因。结果:两组共有的GO条目,包括生物过程的有32条,细胞组分的有2条,分子功能的有6条,生物通路有10条。共表达差异基因有6个,包括DUSP1、DUSP2、FKBP5、F8A2、C9orf129 EGR1。临床队列样本显示,FKBP5的下调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MAPK信号通路是益气复脉和参芪扶正发挥补气作用的核心通路,FKBP5基因水平下调是它们发挥补气作用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9.
手法坐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法加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手法和中药热敷治疗方法对8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进行治疗分析。结果经治疗显效38例,有效4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3.12%。结论手法加中药热敷治疗膝关节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弥散张量成像(DTI)是利用水分子弥散的各向异性,定量显示脑白质结构重塑的一项无创性脑功能成像技术,具有高效便捷、直观可视、可重复、可量化的优势,被逐渐用于针刺效应的研究。现就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的原理及特点、针刺穴位效应特异性、针刺在临床及实验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概述,进而从针刺时脑白质纤维束微结构的定量变化,揭示针刺作用效应的中枢机制,为针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