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35篇
  免费   2607篇
  国内免费   1499篇
耳鼻咽喉   133篇
儿科学   240篇
妇产科学   411篇
基础医学   5258篇
口腔科学   564篇
临床医学   1870篇
内科学   4461篇
皮肤病学   448篇
神经病学   1233篇
特种医学   3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1584篇
综合类   3371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预防医学   937篇
眼科学   306篇
药学   2219篇
  4篇
中国医学   323篇
肿瘤学   3977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562篇
  2022年   750篇
  2021年   1535篇
  2020年   1086篇
  2019年   975篇
  2018年   837篇
  2017年   861篇
  2016年   982篇
  2015年   1238篇
  2014年   1632篇
  2013年   1692篇
  2012年   1571篇
  2011年   1758篇
  2010年   1463篇
  2009年   1486篇
  2008年   1437篇
  2007年   1302篇
  2006年   1141篇
  2005年   872篇
  2004年   634篇
  2003年   490篇
  2002年   334篇
  2001年   379篇
  2000年   294篇
  1999年   248篇
  1998年   247篇
  1997年   226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59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87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60篇
  1980年   60篇
  1979年   31篇
  1978年   39篇
  1977年   18篇
  1976年   30篇
  197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齐红朝  檀金川 《河北中医》2009,31(11):1708-1709,1712
目的探讨雪芪通肾汤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6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10只,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和雪芪通肾组各12只。模型组、贝那普利组、雪芪通肾组用采用链脲佐菌素(STZ)造模。造模成功后,各治疗组均给药24周。取动脉血测肾功能,取左侧肾脏,检测p38MAPKmRNA在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贝那普利组、雪芪通肾组较模型组的血肌酐(Cr)、尿素氮(BUN)均降低(P〈0.01)。雪芪通肾组较正常组Cr无明显变化(P〉0.05)。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贝那普利组、雪芪通肾组p38MAPKmRNA的表达比模型组有所降低(P〈0.01),比正常组有所升高(P〈0.01)。结论雪芪通肾汤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肾脏p38MAPKmRNA表达,保护肾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进程。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RNA干扰对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逆转P-糖蛋白介导的多药耐药现象的影响。方法用短发夹RNA表达载体p-SIREN shuttle质粒转染马桑内酯诱导表达P-糖蛋白的星形胶质细胞,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Mdr1 mRNA的表达量,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P-糖蛋白表达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前后细胞罗丹明蓄积外排的变化。结果建立表达P-糖蛋白的星形胶质细胞模型,有效地将p-SIREN shuttle质粒转染该细胞模型。转染后实验组细胞Mdr1 mRNA水平被抑制达67.70%,P-糖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P-糖蛋白作用底物罗丹明的细胞外泵出率(23.08%)明显低于对照组(78.35%,P〈0.01)。结论RNA干扰对马桑内酯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Mdr1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逆转多药耐药蛋白的耐药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RNA干扰(RNAi)表达载体,并研究该载体对乳腺癌MCF-7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增殖的影响,为针对端粒酶的乳腺癌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方法 设计针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催化亚基(hTERT)的干扰靶序列TGTTCAGCGTGCTCAACTA,构建重组siRNA表达质粒pGenesil-hTERT,同时构建不针对任何基因的阴性对照重组pGenesiL-HK.两种重组质粒经酶切、电泳分析和测序鉴定后,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应用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聚合酶链反应(TRAP-PCR)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端粒酶活性,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 酶切电泳测序分析表明插入序列正确,重组质粒构建成功.转染pGenesil-hTERT的MCF-7细胞,凝胶电泳见端粒酶特征性条带明显减少,端粒酶活性受到明显抑制pGenesil-hTERT转染细胞后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转染48h凋亡率最高,达54.7%±2.41%.结论 hTERT-siRNA可有效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端粒酶活性、促进细胞凋亡,此法有望应用于肿瘤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104.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c-met-小干扰RNA抑制肝癌转移的体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c-met与肝癌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明确了c-met与肝癌转移有关联。此前也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成功建立了表达c-met-siRNA的肝癌细胞株MHCC97-H/c-met-siRNA,并证实逆转录病毒载体能长期、稳定表达针对靶基因c-met的siRNA,因此,本研究拟进一步在体内研究c-met-siRNA对肝癌生长、转移的影响,以期为c-met-siRNA应用于临床防治肝癌转移复发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5.
短发卡RNA对人胃癌细胞STAT3基因的沉默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STAT3基因小发夹RNA(shRNA)表达质粒对胃癌MKN-45细胞STAT3基因的干扰作用。方法:根据STAT3 mRNA 编码序列,设计RNA干扰靶点,构建STAT3基因的特异性小RNA干扰质粒(psiRNA-H1/STAT3),使用脂质体转染人胃癌细胞系(MKN-45细胞)。实验分为对照(A)组,psiRNA-H1转染(B)组和psiRNA-H1/STAT3转染(C)组。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TAT3特异性小RNA干扰基因对胃癌细胞STAT3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psiRNA-H1/STAT3经限制性酶切及部分序列分析证明基因插入正确,并经测序证实。将其成功转染MKN-45细胞后,该细胞的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 结论:将成功构建的针对STAT3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转染MKN-45细胞,能有效抑制该细胞的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为STAT3基因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观察PRL-3在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表达人工PRL-3 miRNA的慢病毒载体,转染SGC7901细胞,并检测其沉默PRL-3表达的效果;MTT试验评价沉默PRL-3表达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成功构建表达PRL-3慢病毒载体.PRL-3慢病毒转染组,可沉默SGC7901细胞PRL-3的表达.MTT试验结果,沉默PRL-3的表达后,与空载体组比较,SGC7901细胞数下降了30.4%;生长曲线比较,SGC7901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5).结论 PRL-3在胃癌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胃癌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IL)-12基因修饰对树突状细胞(DC)表面分子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 采用重组逆转录病毒介导IL-12基因修饰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的Dc;ELISA法检测各组DCs和各组T细胞上清中IL-12、IL-10、IFN-γ因子的分泌水平;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各组DC表面CD83、CD86的表达;MTT法检测DC刺激同源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IL-12基因修饰使得DC高表达CD83和CD86分子,分泌高水平IL-12及IFN-γ,但对IL-10因子的分泌无明显影响,刺激同源T淋巴细胞增殖明显,诱导激活的T细胞上清中IFN-γ水平显著增高、IL-10分泌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经IL-12基因修饰后的DC表型成熟,分泌IL-12及IFN-γ的能力增强,对IL-10因子的分泌无影响,能抑制T细胞分泌IL-10因子,优化抗原提呈的微环境.  相似文献   
108.
流感病毒RNA聚合酶PB1-1亚基片段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将流感病毒RNA聚合酶PB1-1亚基进行亚克隆、表达,获得重组的亚克隆多肽,为进一步研究PBl亚基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以FB1亚基cDNA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出PB1-1片段,应用定向克隆策略将扩增后片段与高效表达载体pQE30重组,阳性克隆重组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IPTG诱导各亚克隆系高效表达;优化表达条件。结果 PCR法扩增出487bp的片段,酶切及测序鉴定获得正确的重组质粒,在E.coli M15中表达得到相对分子量约为20KD的重组蛋白,获得蚕组多肽。结论 成功地亚克降及表达了流感病毒RNA聚合酶PB1-1亚基。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初步观察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沉默树突状细胞(DCs)恒定链(Ii)后,DCs疫苗的体外抗肿瘤效果。方法从小鼠骨髓分离骨髓前体细胞,细胞经100 ng/ml GM-CSF和100 ng/ml IL-4诱导培养6 d后,转染针对DCs Ii链特异的Ii-siRNA,转染后加用50 ng/ml TNF-α继续诱导细胞成熟48 h,然后分别用Western blot检测沉默效果及CCK-8试剂盒检测DCs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此外,DCs共转染Ii-siRNA和小鼠胃癌前体细胞MFC的总RNA后,与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共培养,通过ELISA检测培养上清IFN-γ/和IL-4的水平,并收集致敏淋巴细胞进行体外杀伤实验。结果Ii-siRNA明显抑制DCs Ii的表达。沉默Ii链能够增强DCs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并促使淋巴细胞向Th1的方向漂移[IFN-γ:(5107±351)pg/ml,IL-4:(65±13)pg/ml,P<0.05]。淋巴细胞经共转染Ii-siRNA和MFC RNA的DCs激活后,明显而特异地杀伤靶肿瘤细胞(杀伤百分率: 66.94%±2.75%,P<0.05)。结论通过siRNA沉默DCs的Ii链可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增强抗肿瘤免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0.
乙型肝炎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乙性肝炎病毒感染所导致的慢性肝炎是我国的一个大问题,给患者及社会带来了很大负担。慢性乙型肝炎现行治疗主要依靠干扰素、核苷类似物等,其存在高耐药、低耐受以及不良反应等问题。新的、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及方法亟待发展。最近,科学家们发现人体内的TRIM22分子对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起到重要作用,为乙肝的治疗及有效药物的研发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