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5篇
  免费   460篇
  国内免费   268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39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240篇
内科学   106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863篇
特种医学   1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16篇
综合类   1508篇
预防医学   28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93篇
  10篇
中国医学   677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161篇
  2023年   452篇
  2022年   369篇
  2021年   415篇
  2020年   369篇
  2019年   382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303篇
  2016年   303篇
  2015年   334篇
  2014年   424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416篇
  2011年   405篇
  2010年   372篇
  2009年   296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目的 探讨盐酸多奈哌齐对轻、中型脑外伤患者认知障碍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78例轻、中型脑外伤并认知障碍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盐酸多奈哌齐10mg/d,对照组应用吡拉西坦8mg,一日3次服用,两组的治疗周期为12周。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分别应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测量表(MMSE)、国人修订成人韦氏智利量表(WAIS-RC)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在治疗后12周,MMSE和WAIS-RC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后12周,治疗组MMSE和WAIS-RC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GOS预后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多奈哌齐对轻、中型脑外伤后认知障碍有积极治疗作用,并能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母婴分离应激雌性大鼠成年后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氨基酸的变化,为探索早年应激致认知障碍的发生机制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母婴分离(maternal separation,MS)应激的方法建立早年应激大鼠模型,随机分对照组(CON)和应激组(MS)。在实验大鼠成年后采用旷场、物体识别及水迷宫实验评价认知功能,尼氏染色观察脑海马和前额叶皮质区神经细胞数量及排列,全自动蛋白表达分析系统(WESTM)检测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蛋白表达水平,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靶向定量分析大鼠脑脊液氨基酸含量。结果 与CON组大鼠相比,MS组大鼠旷场评分、物体识别认知指数、水迷宫穿台次数显著降低(P<0.01),水迷宫寻台时间显著延长(P<0.001),海马CA3区、前额叶皮质区神经细胞排列疏松,数量明显减少(P<0.05),海马、前额叶皮质突触可塑性蛋白标记物PDS-95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MS组大鼠脑脊液中筛选具有潜在生物学效应的氨基酸为苏氨酸(P<0.05...  相似文献   
43.
慢性疼痛在我国发病率高,常伴有抑郁、焦虑与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其中慢性疼痛导致的认知障碍是最常见且恢复难度大的并发症。针刺作为我国传统的治疗疾病的手段,治疗认知障碍的疗效肯定,其作用机制已有大量研究。目前研究发现,针刺可以通过影响大脑前额叶、前扣带回、岛叶、丘脑、海马、伏隔核与杏仁核等功能活动;调节突触可塑性以及单胺类、胆碱类与炎症因子等物质的释放,改善慢性疼痛导致的认知障碍。本研究就近5年针刺治疗慢性疼痛导致认知障碍的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4.
目的:在病证结合背景模式下,调查血管性认知障碍肾阳虚证的分布情况并从DNA甲基化角度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肾阳虚证的生物学内涵,为未来中医药治疗该病证提供表观遗传学层面的靶点。方法:2020年9月至2022年11月,通过量表对北京社区居民进行认知障碍筛查,对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进行证候分析;后纳入VCI肾阳虚证患者与健康对照者,采集外周血,采用Illumina Human Methylation 850K BeadChip对受试者的外周静脉血进行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检测,筛选差异甲基化基因并对其进行生信分析。结果:研究共调查1 902人,患有VCI的人数为201例,占总调查人数的10.57%,其中肾阳虚证者占72.14%;甲基化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VCI组有386个差异甲基化位点,可注释到136个基因。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两组间差异基因主要涉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雌激素(Estrogen)信号通路、环磷酸腺苷(cAMP)信号通路等通路。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显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EGF...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胞磷胆碱胶囊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V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事件和脑血管事件,口服降脂药物阿托伐他汀预防心血管事件,行生活方式干预、认知训练、心理治疗,缓解情绪问题和改善认知功能等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安慰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胞磷胆碱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认知功能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8周及16周,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口服胞磷胆碱胶囊可以有效改善VCI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损害多系统具有不同临床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神经系统损害可表现为多种多样的神经症状,由于诊断标准不同,报道SLE的神经精神损害(NPSLE)约为14%~75%,其复杂的临床表现可表现为诸如弥漫性脑病、痴呆、谵妄、情感障碍、焦虑、颅神经病、脑血管意外、横贯性脊髓炎、癫痫、头痛、无菌性脑膜炎、假脑瘤等多种症状。因此评价NPSLE的关键是对其进行正确的分类诊断。尽管有各种各样的NPSLE表现,以往被广泛应用的分类诊断标准只认定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癫痫和精神病)作为NPSLE的诊断条件。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究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ICE)患者早期淡漠与情感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上海长海医院收治的NICE患者244例,其中男性156例,女性88例,平均年龄为63.1±9.7岁。根据入院时淡漠评估量表-临床医师版(AES-C)评分分为情感淡漠(≥33分,n=64) 组和非淡漠(<33分,n=180)组。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血检验结果以及影像学资料,于发病2周内完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听觉语词学习测验(AVLT)、数字广度实验(DST)、数字符号转换测验(DSST)、数字连线测验(TMT)、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D、HAMA)等评估。利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比较两组之间资料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淡漠的因素。结果 NICE后早期淡漠的发生率为26.2%,与非淡漠组相比,淡漠组患者的年龄较高而 BMI和受教育年限较低(所有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吸烟、饮酒以及高血压病史无显著性差异(所有P>0.05)。入院时首次血检验结果提示两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TOAST病因分型未发现两组患者的病因存在差异(P>0.05)。使用Fazekas白质评分对白质损伤进行量化结果提示,淡漠组患者的脑白质损伤明显高于非淡漠组(P=0.004)。认知功能检测结果提示,与非淡漠组相比,淡漠组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MoCA<26)明显更高(46% vs 59%, P<0.05)。淡漠组患者的言语流畅性抽象能力、延迟回忆和定向能力均明显减退(所有P<0.05),两组之间视空间、执行功能以及命名能力无显著差异(所有P>0.05)。此外,淡漠组PSQI、HAMA、HAMD得分均高于非淡漠组,且睡眠障碍、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AMD得分、年龄以及TMT-A用时为卒中后淡漠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早期淡漠的NICE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更高,且更易出现睡眠障碍以及焦虑和抑郁状态。HAMD得分、年龄以及TMT-A用时为卒中后淡漠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22年8-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收治的AIS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59例)和认知障碍组(41例)。采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Lubben社会网络量表(LSNS-6)、UCLA孤独量表第3版(UCLA-3)评估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IS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认知功能正常组相比,认知障碍组患者年龄较大(P=0.012),受教育年限较低(P=0.045),糖尿病史比例较高(P=0.026),MMSE评分(P<0.001)、MoCA评分(P<0.001)和LSNS-6评分(P=0.012)较低,PHQ-9评分(P<0.001)和UCLA-3评分较高(P=0.002)。两组患者的牛津郡社区卒中规划(OCSP)临床表现分型(P=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70,95% CI 1.020~1.123,P=0.005)和完全前循环梗死(OR=55.633,95% CI 2.041~1516.526,P=0.017)是AIS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和完全前循环梗死是AIS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进程中3D T1纹理特征的性别差异,以及对不同性别AD患者诊断的预测能力。方法 招募77例AD患者(男34例,女42例),74例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患者(男35例,女39例)及75例健康对照组(HC)(男35例,女40例),采集高分辨3D T1结构像。选取与AD脑损害关系密切的脑区作为感兴趣区域(ROI),进行纹理特征提取和特征筛选,分性别进行分析,利用支持向量机(SVM)进行分类和预测。结果 AD组、HC组、aMCI三组不同性别进行两两比较,不同分组得出一些识别指数相对较高的脑区,并且发现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中识别指数较高的脑区存在明显差异,且女性患者分类的识别指数(曲线下面积、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普遍高于男性。结论 AD进程中纹理特征存在明显性别差异,女性患者的分类预测能力更好,提示了AD性别差异研究的重要性。本研究为AD性别特异性的早期识别提供了一些可靠的生物标记,可能为AD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以及与外周血神经营养因子的相关性。 方法 将4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tDCS,强度2.0 mA,每次20 min,每日1次,共14次,对照组给予伪刺激。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治疗后),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用ELISA法测定外周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MBI、MMSE、HAMD、SDS评分及外周血BDNF、N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MBI评分[(68.00±14.81)分]、MMSE评分[(24.85±3.12)分]较高(P<0.05),HAMD评分[(19.70±2.11)分]较低(P<0.05),外周血BDNF水平[(108.20±36.96)pg/ml]、NGF水平[(2.90±1.03)pg/ml]较高(P<0.05)。 结论 tDCS可以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减轻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