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9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86篇
临床医学   209篇
内科学   85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380篇
预防医学   248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121篇
  1篇
中国医学   138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COPD是一种极具复杂性和异质性的疾病,并发症多,预后差,疾病负担重,以多种机制和CVD相互关联,其常用治疗药物可能会对心血管疾病产生潜在影响。对于出现并发症后症状控制不佳的COPD患者,临床评估后常采用三联吸入制剂长期治疗,临床医师在治疗该类患者的过程中难以权衡药物利弊。明确三联吸入制剂各组分对心血管的影响以及总体安全性可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本文将从COPD三联吸入制剂各组分作用机制、现有各吸入制剂对COPD患者心血管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加减联合地红霉素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寻常性痤疮患者9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地红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2、4、6周后的皮损减少率,3个月后随访,观察2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疗2、4、6周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30/45)、80.00%(36/45)、95.56%(43/45),对照组分别为35.56%(16/45)、55.56%(25/45)、86.67%(39/4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消毒饮加减联合地红霉素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较好,可降低复发率,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对自然分娩产妇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防治作用。方法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的自然分娩产妇6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对照组不予处理。记录产妇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时(T_0),注射后5 min(T_1),注射后10 min(T_2),及出产房时(T_3)的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T_1、T_2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明显高于T_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各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呕吐、胸闷、腹泻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和颜面潮红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以有效地缓解自然分娩产妇因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产妇循环更平稳。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分析个体化心理干预对膀胱癌根治术患者的效果及对其术后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膀胱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80例,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普通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个体化心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并发症发生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完成后均得到改善,研究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15.23,-16.82;P0.05);干预完成后,研究组患者感染、出血和尿失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P=0.013);干预完成后对照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提高(t=-9.13,-12.72,-13.64,-13.34;P0.001),研究组的躯体、心理、生理、社会功能评分也均提高(t=-14.97,-19.47,-20.28,-23.18;P0.001)。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躯体、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6.51,-10.09,-11.40,-12.87;P0.001)。结论 :针对膀胱癌根治术患者应用个体化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苯短期重复染毒对BALB/c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6~8周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50 mg/kg体质量)、中剂量组(150 mg/kg体质量)和高剂量组(500 mg/kg体质量)。采用灌胃的方式进行染毒,每天灌胃1次,每周5 d,连续4周。末次灌胃24 h后采取小鼠外周血进行血细胞计数,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Ig G、IL-2和IL-6等免疫分子含量,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测定其线粒体ROS及ATP含量,分别用TBA法、羟胺法和DTNB法测定血浆中SOD、GSH-Px活力和MDA含量。结果低、中和高剂量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中、高剂量组小鼠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组小鼠外周血血浆中Ig G、IL-2和IL-6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组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线粒体ROS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T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中、高剂量组小鼠外周血血浆中SOD、GSH-PX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苯短期重复染毒可以引起小鼠外周血氧化应激,导致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线粒体功能下降,进而抑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云南沉香Aquilaria yunnanensis果壳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云南沉香果壳的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rans-linalool-3,6-oxide-7-O-β-D-(6′-O-acetyl)-glucoside(1)、苯乙基-8-O-β-D-(6′-O-乙酰基)-葡萄糖苷(2)、芒果苷(3)、鸢尾酚酮-3,5-C-β-D-二葡萄糖苷(4)、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5)、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6)、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7)、山柰酚-3-O-β-D-(6″-对-香豆酰基)-葡萄糖苷(8)、香叶醇-1-O-β-D-葡萄糖苷(9)、3-[2-甲酰基-5-(羟甲基)-1H-吡咯-1-基]戊二酸(10)、大麻酰胺D(11)、淫羊藿次苷D_2(12)、松柏苷(13)。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单萜苷类化合物,命名为云南沉香苷C,化合物2为新天然产物,7、9~13为首次从沉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重度癌痛患者应用规范化镇痛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改善,为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以我院门诊及住院2年内共115例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疼痛程度分为中度及重度癌痛两组,对比两组规范化镇痛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并将中度癌痛组分为二阶梯镇痛治疗组及弱化二阶梯镇痛治疗组,对比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过规范化镇痛治疗后,中度及重度癌痛组的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01),且中度癌痛组中弱化二阶梯镇痛药物组的生活质量较二阶梯镇痛药物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镇痛治疗可明显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且弱化二阶梯镇痛治疗可有效改善中度癌痛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赵云  高哲 《陕西中医》2020,(2):269-272
混合痔在其多样化的治疗方案中通过手术治疗是最主要的方法,但因肛管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殊性、复杂性,且开放的术口会因排便刺激而损伤局部组织,造成肛门部水肿、疼痛、创面延期愈合等并发症出现,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西医治疗主要是抗感染、止痛、止血等对症处理为主; 而中医治疗是以辨证论治为基础,达到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抗炎促愈的目的,疗效稳定,尤其是中医外治疗法通过中药熏洗坐浴、灌肠塞肛及针灸敷药等方式直接作用于切口患处,减少胃肠道刺激,发挥多靶点、多环节、多层次的综合调控作用而增加疗效,其成本低、易操作、简便易行,能促进水肿消退、缓解疼痛、减少出血及创面早日愈合。现就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中医药外治疗法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80岁。主因确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年余,乏力3个月入院。患者于2001年体检时发现脾脏大,肋下2cm,未诊治。2002年8月,自觉腹胀,左上腹可触及包快。2002年10月上旬就诊我院,查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脾大平脐,白细胞169×109/L,淋巴细胞0.65。行免疫分型、骨髓穿刺及骨髓活检确诊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期),CHOP方案化疗一疗程,淋巴结基本消退。后口服苯丁酸氮芥(瘤可宁)治疗。2005年3月乏力明显加重,脾脏大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双下肢皮肤散在出血点,双侧颈部、颌下、腋下、腹股沟均可见肿大的淋巴结,2cm×2cm大小,质软,活动、无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