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03篇
  免费   2639篇
  国内免费   2225篇
耳鼻咽喉   217篇
儿科学   958篇
妇产科学   802篇
基础医学   3903篇
口腔科学   394篇
临床医学   6131篇
内科学   5642篇
皮肤病学   679篇
神经病学   1002篇
特种医学   1164篇
外国民族医学   69篇
外科学   3008篇
综合类   13786篇
预防医学   3047篇
眼科学   494篇
药学   6347篇
  90篇
中国医学   4524篇
肿瘤学   1410篇
  2024年   326篇
  2023年   1236篇
  2022年   1121篇
  2021年   1446篇
  2020年   1425篇
  2019年   1602篇
  2018年   808篇
  2017年   1465篇
  2016年   1469篇
  2015年   1636篇
  2014年   2183篇
  2013年   2283篇
  2012年   2951篇
  2011年   3255篇
  2010年   2819篇
  2009年   2852篇
  2008年   3351篇
  2007年   2820篇
  2006年   2598篇
  2005年   2731篇
  2004年   2392篇
  2003年   2212篇
  2002年   1641篇
  2001年   1413篇
  2000年   1108篇
  1999年   834篇
  1998年   731篇
  1997年   631篇
  1996年   530篇
  1995年   506篇
  1994年   363篇
  1993年   215篇
  1992年   205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140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背景:骨髓造血依赖于干细胞所处的造血微环境,其中基质细胞及多种细胞因子在造血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其基质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异常可能导致造血微环境异常,损伤造血功能。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系统性红斑狼疮基质细胞的生长特性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的表达,探讨细胞因子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的关系,阐明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病贫血可能的病理机制。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培养,病例-对照观察,于2008-01/12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风湿科及血液学实验室完成。 对象:选择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风湿科收治的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5例(实验组),男1例,女14例,中位年龄32(20~55)岁;合并慢性病贫血者7例,无贫血者8例。另选健康个体10名作为对照,男9名,女1名,中位年龄46(38~57)岁。 方法:取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骨髓液分离单个核细胞培养。 主要观察指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及健康对照者骨髓基质细胞生长特性及体外培养上清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8的水平。 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髓基质细胞较健康对照生长及集落形成均延后,合并慢性病贫血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更加明显,集落内各细胞排列欠规整有序。与健康对照者相比,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上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的表达显著升高(P < 0.01),并且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疾病活动呈正相关。 结论:由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基质细胞可能存在功能的缺陷,并且高表达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损伤了骨髓微环境,最终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造血功能异常。细胞因子可能成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的标志。  相似文献   
92.
邹文远  张自力  胡道予   《放射学实践》2009,24(3):338-340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和一些亚非地区常见癌症,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原发性肝癌90%以上为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体内一种强有力的促血管生成因子,能直接或间接参与血管生成,在肝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VEGF已成为肿瘤抗血管治疗的热点,故本文对VEGF的研究现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3.
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瘢痕形成的关系。方法 取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分离和纯化2种标本中的血管内皮细胞,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检测单个血管内皮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内皮素1(E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结果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正常皮肤微血管数目较少;增生性瘢痕微血管数目增多,血管狭长扭曲甚至闭塞。透射电镜可见增生性瘢痕中毛细血管管腔狭窄,有内皮细胞脱落。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分泌TGF-β1、PDGF、ET-1、VEGF、FGF2的水平分别为(60±8)、(30±4)、(0.12±0.03)、(52±5)、(18.1±1.2)μg/个细胞,明显低于正常皮肤(P〈0.05)。结论 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减退,可能与瘢痕中胶原的大量产生和缺氧有关。  相似文献   
94.
多酚类物质富含于植物性食物及饮料中,目前虽未发现缺乏多酚类物质会引起何种不良反应,但大量摄入具有明显的抗炎和肠组织保护作用。最近以色列学者报告了他们研究4种多酚类物质的结果,这4种多酚类物质都被证实有抗炎作用,它们分别是:resveratrol(白藜芦醇)、epigallocatechin gallate(表儿茶素酸盐)、curcumin(姜黄)、quercetin(槲黄素)。  相似文献   
95.
性传播疾病     
广州市性传播疾病疫情5年流行病学分析;性病门诊的细菌性阴道病患病情况调查;梅毒患Th1/Th2细胞因子的检测;妊娠期梅毒治疗与胎婴儿状况的关系;普鲁卡因青霉素G阻断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等效性和非劣效性评价。  相似文献   
96.
97.
为防止延期妊娠和过期妊娠,降低围产儿窒息率及病死率,对妊娠合并某些疾病以及孕周超过40周的孕妇给予适时引产是产科常见的治疗措施,而宫颈条件则是引产成功的关键。引产成功率与宫颈成熟有关,宫颈不成熟者,引产失败率高达50%。我们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比较米非司酮及小剂量催产素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以及药物对母婴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8.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 Epo)是促进骨髓红系祖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成熟的主要刺激因子,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发病机理中起关键性作用。本文采用Epo多克隆抗体作为Epo拮抗剂,观察其抑制红系增殖、分化和成熟的作用,为临床应用Epo抗体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提供理论依据。作者随机选取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8例,对其均进行临床检查及血液化验,于髂骨抽取骨髓,分离单个核细胞,在高原现场(海拔3680m)做以下条件骨髓培养:空白对照培养(既不加Epo,亦不加Epo抗体);加Epo常规培养(加Epo,但不加Epo抗体);加Epo抗体实验培养(既加Ep…  相似文献   
99.
院自 1 994年至 2 0 0 2年共收治重症病毒性肝炎 3 0例 ,经中西医结合治疗 ,病死率由 1 994年前单纯西医治疗的 80 %降到 46.7%。兹将临床资料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 2 4例 ,女 6例 ;年龄 1~ 5岁 5例 ,2 1~ 49岁 1 4例 ,5 0~ 5 8岁 1 1例 ;3 0例临床与生化检查均符合 1 994年 1 1月南宁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 ,其中急性重症肝炎 6例 ,亚急性重症肝炎 2 0例 ,慢性重症肝炎 4例 ;主要并发症有肝性昏迷 1 6例 ,上消化道出血 2例 ,继发感染9例 ,脑水肿 1 0例。2 治疗方法急黄型 :黄疸急剧加深 ,身目橘黄 ,小便短…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