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胎儿铸型标本能清楚地显示胎儿心、血管及胸腹腔各脏器的形态结构的正常与否,及其位置毗邻关系。通过对胎儿心、血管及脏器铸型标本与产前超声图像对比分析,有助于超声科医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乃至产前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由于胎儿血管与成人相比,具有管径细小,管壁薄、弹性差的特点,加之胎儿血液循环借助动静脉之间静脉导管、卵圆孔及动脉导管直接相通,故制作胎儿联合铸型标本较成人难度大。鉴于此,通过改良插管材料、填充剂配方及灌注方法等环  相似文献   
2.
肩关节前脱位多在上臂外展105o以上遭受由后外向前内方向的暴力作用所致[1]。而复位时常用Hippocratres(足蹬法)、Kocker(回旋复位法),以及Stimson等方法有数十种之多,基本手法均为外展35o,肱骨头外旋整复法与脱位机制不完全相符,故对肌肉发达的强壮者以及软组织卡压于关节内者往往难以奏效。我科1990年10月起共收治肩关节脱位者296例,全部常规采用Hippocratres法及Kocker法整复,其中有28例整复失败,占总数9.4%,对此28例整复失败者改用Zero位(零位)牵引法整复,均一次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8例中,男27例,女1…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扩大指征的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5年12月~2013年5月行胃癌根治术的早期胃癌病理资料,筛选出符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扩大指征的病例,比较不同浸润深度、分化类型的淋巴结转移情况。 结果 入组157例患者中发生淋巴结转移13例。黏膜内癌(m癌)、黏膜肌层癌(mm癌)、分化型黏膜下层癌(sm1癌)的淋巴结患者转移率分别为0.0%(0/18)、6.6%(4/61)、11.5%(9/78),3组间比较(χ2=2.954,P =0.228)、m癌与mm癌比较(χ2=1.243,P =0.265)、mm癌与分化型sm1癌比较(χ2=1.002,P =0.317),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5)。分化好与分化差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3%(2/86)、15.5%(11/71),比较(χ2=8.879,P =0.003),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 结论 大部分符合扩大指征的早期胃癌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黏膜内癌更为可靠,黏膜下癌因缺乏精确的术前评价体系,需慎重选择内镜下治疗,尤其是分化程度差者,建议行胃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中出现类高雪细胞的意义,方法。利用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107例CML患者和32例类白血病反应患者的骨髓涂片,并对107例CML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07例CML患者的骨髓涂片中有33例找到类高雪细胞,而类白血病反应患者的骨髓涂片中未找到类高雪细胞;74例无类高雪细胞的CML患者的平均存活时间为44.66个月,33例有类高雪细胞的患者平均存活时间为73.74个月,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类高雪细胞的数量与患者的存活时间无明显关系(P<0.005);有类高细胞的CML组出现死亡,急定或进入加速期的比例(11/33)明显低于无类高雪细胞的CML组(42/74)(P<0.05)。结论:类高雪细胞的存在表明CML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和存活期延长,此外,它们对CML的诊断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进展期急性胆囊炎(AAC)患者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分析某院近3年收治的AAC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42例),其中85例患者于PTGBD后接受LC治疗,85例患者中54例患者于PTGBD后5~12 d内接受LC(平均时间7 d),为早期手术组;31例患者于66~100 d内行LC(平均时间79 d),为延期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人均住院日、人均住院费用、PTGBD引流管相关并发症的差异。结果早期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46.9±9.3)min较延期手术组(75.6±9.0)min短(P<0.01);早期手术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1.1±9.3)mL较延期手术组(12.5±6.4)mL多(P<0.01);两组患者均无中转开腹情况;早期手术组患者无手术并发症,延期手术组术后胆漏1例、术后腹腔出血1例(P=0.13);早期手术组患者的人均住院日(13.6±2.7)d短于延期手术组的(16.7±2.7)d(P<0.01);早期手术组人均住院费用为(2.6±0.49)万元,明显少于延期手术组的(3.2±0.65)万元(P<0.01);早期手术组无PTGBD引流管相关并发症,延期手术组脱管3例,堵塞1例(P=0.016)。结论AAC患者PTGBD后早期行LC安全可行,符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三腔单囊管在门静脉高压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8例采用三腔单囊管止血的病人设为实验组,将38例采用三腔二囊管止血的病人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止血效果、肺部感染、痛苦程度、拔管后早期再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止血效果相近,实验组肺部感染、痛苦程度、拔管后早期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三腔单囊管应用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能有效压迫止血,降低肺部感染、拔管后早期再出血的发生率,病人痛苦减轻.  相似文献   
7.
李伟平 《浙江临床医学》2006,8(10):1044-1044
胆漏多数为意外损伤,术后对确切部位和发生原因常不清楚,而不同类型胆漏的处理方案可能不同,及时准确的诊断和合理治疗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愈后.ERCP的应用,对胆漏的诊断和治疗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将本院近3年来ERCP治疗的6例胆漏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吡格列酮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吡格列酮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细胞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 选择门诊确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口服柳氮磺胺吡啶4g/d,治疗组加用吡格列酮15 mg/d,临床观察周期6周,6周后复查结肠镜、疾病活动指数、组织病理学评分,并观察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疾病活动指数、组织病理学评分、细胞因子改善情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改善的幅度较时照组明显.结论 吡格列酮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柳氮磺胺吡啶,可能是今后治疗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宫膜康胶囊对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抗早孕已广泛用于计划生育临床,但药物流产(简称药流)后出血时间延长,出血量偏多,仍是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成为该方法可接受性的一个障碍。为寻找减轻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方法,我们采用宫膜康胶囊用于药流后,观察其对药流后阴道出血的影响。旨为解决药流后的出血问题提供治疗方法,使药流产更安全、有效、更易为广大育龄妇女所接受,保障妇女健康。  相似文献   
10.
背景:研究报道用烧伤大鼠血清作为诱导剂可以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表皮细胞。目的: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表皮细胞,单独或与必要的诱导剂组合移植修复皮肤创面缺损与重建表皮。方法:无菌环境取大鼠骨髓,选取贴壁细胞用L-DMEM培养液培养至第4代,通过流式细胞术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含20%烧伤大鼠血清DMEM-F12培养液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表皮细胞,通过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将Wistar大鼠制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分为3组,将BrdU标记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含有经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单次涂布到烧伤大鼠模型创面上,以未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做对照,观察再生皮肤创面收缩率及表皮层细胞与皮肤附件再生情况。结果与结论:分离、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4 h后少部分细胞贴壁生长,形态长梭形,类似成纤维细胞,16 d时细胞贴满瓶底,呈鱼群样或网状排列,经流式细胞仪鉴定后加入20%烧伤大鼠血清的DMEM F-12培养基继续培养,细胞形态渐变为圆形或椭圆形细胞,经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法和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角蛋白表达阳性,证实已分化为表皮细胞。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单独移植还是与必要的诱导剂组合移植其皮肤的修复与再生情况均超过大鼠皮肤自然愈合,且不仅皮肤再生快,而且皮肤附件如毛囊等的再生也比对照组明显改善。初步推断间充质干细胞参与了表皮和皮肤附件毛囊的重建,从而改善皮肤愈合方式。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