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0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19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35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646篇
预防医学   17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89篇
中国医学   791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01.
目的建立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基础的华支睾吸虫与扇棘单睾吸虫的ITS-2序列分析鉴别方法。方法在华支睾吸虫流行区采集华支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成虫,从成虫虫体分离并收集虫卵。以蛔虫、鞭虫、钩虫、蛲虫做对照虫种,按不同虫种和虫卵数分成5个实验组,各组分别提取DNA,并扩增ITS-2序列,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作同源性分析以确保为目标片段,根据PCR扩增产物电泳获得的条带判定虫种。结果以华支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虫卵DNA为模板的PCR产物电泳图谱分别在400bp、500bp左右各显示一条明显条带;在以两种虫卵DNA混合液为模板的PCR产物中,电泳图谱在400bp左右和500bp左右各显示明显条带。将测序得到的两种核苷酸序列进行Blast比对后,显示与GenBank中相应的华支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序列高度同源。混入四种肠道线虫虫卵DNA的PCR产物中,除目的条带外,无其他条带。结论该方法可以对华支睾吸虫及扇棘单睾吸虫虫卵进行鉴别,且结果不受常见四种肠道线虫虫卵干扰,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可作为两虫种的鉴别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分析河南省疟疾媒介中华按蚊对DDT、氟氯氰菊酯、马拉硫磷和溴氰菊酯的敏感性,为制定疟疾媒介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6月在河南省桐柏县、淮滨县和永城市3个县(市)现场分别捕获吸血后中华按蚊成蚊417、421和433只,采用WHO推荐的成蚊滤纸接触法进行检测,计算中华按蚊分别接触4%DDT(1.428g/m2),0.15%氟氯氰菊酯(0.0 534 g/m2),5%马拉硫磷(1.78 g/m2)和0.05%溴氰菊酯(0.0 178 g/m2)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和24 h后死亡率。根据死亡率判定抗性级别,死亡率98%~100%为敏感群体(S级),80%~97%为初步抗性群体(M级),80%以下为抗性群体(R级)。结果桐柏县、淮滨县和永城市3个县(市)中华按蚊接触DDT的KT50分别为206.13、877.04和826.81 min;接触氟氯氢菊酯的KT50分别为206.43、85.39和427.60 min;接触马拉硫磷的KT50分别为19.98、48.05和97.79 min;接触溴氰菊酯的KT50分别为1122.50、89.65和960 min。接触4%DDT 24 h死亡率分别为82.52%、57.41%和65.69%,抗性级别分别为M、R和R级;接触0.15%氟氯氰菊酯24 h死亡率分别为91.89%、85.00%和72.73%,抗性级别分别为M、M和R级;接触5%马拉硫磷24h死亡率分别为95.10%、95.37%和93.16%,抗性级别均为M级;接触0.05%溴氰菊酯24h死亡率分别为92.08%、77.14%和63.46%,抗性级别分别为M、R和R级。结论河南省中华按蚊对DDT、氟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已产生较强抗性,对马拉硫磷产生初步抗性。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研究人工冬虫夏草对香烟烟雾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的治疗和作用机制.方法 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PD组、造模前给药组、造模后给药组、中剂量(2.5 g·kg-1·d-1)和高剂量(5 g·kg-1·d-1)治疗组共6组,每组10只.动物连续烟熏90 d造模.造模前给药组于造模前两周开始给药,治疗组在造模前给药的基础上持续给药直至造模结束.造模后给药组为在造模结束后给药两周.测定各组大鼠肺功能,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提取肺组织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对表达差异显著的蛋白点进行鉴定分析.结果 气道阻力均值COPD组(0.386 9 cm H2O·ml-1·s)明显高于对照组(0.263 0 cm H2O·ml-1·s)(P <0.05);造模前给药组(0.252 5 cm H2O·ml-1·s)、中剂量治疗组(0.223 3 cm H2O·ml-1·s)、高剂量治疗组(0.184 6cm H2O· ml-1·s)、造模后给药组(0.301 1 cm H2O·ml-1·s)均明显低于COPD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药各组特别是高剂量组与COPD组相比支气管和肺部病理情况均有明显改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14种蛋白质的表达量在COPD组中显著下降.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醛脱氢酶及线粒体醛脱氢酶前体等三种蛋白则在高剂量治疗组中表达量得到恢复和改善.结论 人工冬虫夏草对大鼠COPD有明确的治疗作用,推测与抑制或改善肺部组织氧化与抗氧化失衡以及改善全身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04.
目的了解医院就诊患者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及临床特点,为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1年17 584例就诊患者进行粪检,并分析华支睾吸虫虫卵阳性者的感染情况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受检者中华支睾吸虫感染2 043例,感染率11.62%,其中男性感染率为18.74%,女性为2.99%,男性显著高于女性(χ2=1052.15,P<0.01),30~岁组感染率最高,为22.15%;民族分布以壮族感染率最高,为29.98%;职业分布以农民感染率最高,为20.06%;有明显症状者1 735例(84.92%);实验室辅助检查中,74.94%感染者(1531例)有嗜酸性粒细胞升高,83.95%(1 715例)感染者有谷氨酰转移酶升高。华支睾吸虫感染者中62.41%有明确的食鱼生史,29.86%食过半生鱼虾。结论医院就诊者华支睾吸虫感染率较高,感染人群分布有明显差异性,应针对易感人群加强宣教等防治工作;对有食鱼生史且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和谷氨酰转移酶增高患者,应粪检虫卵,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105.
雷晓晴  王秀丽  李耿  付梅红  张秀荣  陈芳宁 《中草药》2019,50(16):3947-3954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当归中多指标成分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以更好地控制当归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方法采集购买不同产地的当归样品共108批。建立同时测定当归中7种成分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方法,并以其测定值为参比;以积分球漫反射模式采集当归样品的NIRS图;采用PLS等化学计量学手段建立各指标性成分的参比值与NIRS图的定量校正模型。分别对建模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优化,包括样本集的选择、不同预处理方法和不同光谱区段的选择。结果所建立的绿原酸、阿魏酸、异绿原酸A、藁本内酯、丁烯基苯肽、洋川芎内酯I和欧当归内酯A的模型校正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37 6、0.970 2、0.963 4、0.991 1、0.962 4、0.966 6和0.947 6;预测均方差分别为0.072 1、0.038 9、0.011 3、0.483 0、0.017 5、0.178 0和0.097 0。NIRS模型预测值与UPLC测定值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模型预测效果良好。结论采用NIRS技术结合PLS可以快速对当归中绿原酸、阿魏酸、异绿原酸A、藁本内酯、丁烯基苯肽、洋川芎内酯I和欧当归内酯A 7种成分的含量进行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06.
朱嘉欢  黄小平  邓常清 《中草药》2019,50(1):111-119
目的探讨黄芪和当归的主要活性成分黄芪甲苷、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和阿魏酸配伍对衰老造血干细胞(HSCs)增殖的影响,并从细胞周期调控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三丁基过氧化氢(T-BHP)构建小鼠HSCs衰老模型,研究不同质量浓度5种活性成分对HSCs衰老和增殖的影响,寻找可促进细胞增殖的主要活性成分。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研究5种活性成分配伍对HSCs衰老和增殖的影响,寻找5种活性成分促进细胞增殖的合理配伍。最后,采用HSCs衰老模型,制备黄芪-当归1∶1配伍含药血浆,设立对照组、模型组、空白血浆组、阿魏酸组、黄芪甲苷组、芒柄花素组、毛蕊异黄酮组、毛蕊异黄酮苷组、活性成分配伍组、黄芪-当归1∶1含药血浆组,药物作用于衰老细胞,以SA-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法测定HSCs衰老率,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蛋白表达。结果阿魏酸、黄芪甲苷、芒柄花素均可显著促进衰老HSCs增殖和降低细胞衰老率,而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单独应用对HSCs增殖和细胞衰老率无显著影响。正交试验发现,以阿魏酸、芒柄花素和黄芪甲苷为基础因子,毛蕊异黄酮和毛蕊异黄酮苷为次要因子进行配伍的5种活性成分组合促细胞增殖和降低细胞衰老率的作用最强。阿魏酸、黄芪甲苷、芒柄花素、活性成分配伍、含药血浆均可降低细胞衰老率,使G0/G1期细胞减少,G2/M+S期细胞增加,并使Cyclin D1和CDK4蛋白表达增强。以上效应以活性成分配伍组和含药血浆组最强。结论黄芪和当归的主要活性成分阿魏酸、黄芪甲苷和芒柄花素对衰老HSCs具有促增殖和改善衰老作用,而毛蕊异黄酮和毛蕊异黄酮苷单用时并无明显的作用。当5种活性成分配伍后对衰老HSCs的促增殖作用最强,并可改善HSCs衰老,促进衰老HSCs由静止期向增殖期转换。黄芪和当归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配伍促HSCs增殖和抗HSCs衰老的作用可能与调节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及促进细胞周期转换有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纳药鼻中”之“药”所指的具体方药。[方法] 从历代注家注疏入手,对不同观点进行源流上的梳理。同时,通过文字学考证,对“药”字在古汉语中的含义展开探讨。[结果] 对于“纳药鼻中”之“药”,历代注家观点大致可归纳为三类,即随文注解、认为“药”为具有某些特性的药物、认为“药”为瓜蒂散或其类方,其中认为“纳瓜蒂于鼻中”的观点流传较广。通过文字学考证,“药”在楚方言中有指代“白芷”之意,“纳药鼻中”即是“纳白芷于鼻中”,白芷治疗鼻病也为历代医家所习用。[结论] “纳瓜蒂于鼻中”与“纳白芷于鼻中”两种观点都具有一定证据支持,但从文献学角度和仲景书体例而言,“纳药鼻中”原意应为“纳白芷于鼻中”。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测定5类栽培白芷及野生兴安白芷(根)的挥发油成分及含量并分析各类白芷间的化学亲缘关系。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6类白芷挥发油,采用GC-MS法对其组分分离及鉴定,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相对含量,并对挥发油成分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5类栽培白芷(川白芷、杭白芷、祁白芷、禹白芷、毫白芷)和野生兴安白芷共鉴定出81种化合物,分别鉴定出27、34、24、32、28、34种。主要为烷烃类、烯烃类、酯类、有机酸类、醇类等五大类化合物。壬基环丙烷、环十二烷和正十六酸分别为各类白芷共有成分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挥发油成分。化学聚类结果显示:兴安白芷与5类栽培白芷形成2个分支,栽培白芷又可分为2小类,即川白芷、禹白芷、杭白芷聚为1小类,祁白芷和亳白芷聚为另1小类。主成分分析结果与聚类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六类白芷的挥发油组份及其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壬基环丙烷、环十二烷和正十六酸在各类白芷中含量较高。六类白芷总体上分为野生与栽培2大类。  相似文献   
109.
雒军  王引权  吴国泰  王艳  王振恒  荔淑楠  彭桐 《中草药》2021,52(21):6663-6668
目的 分析当归Angelica sinensis中阿魏酸和藁本内酯等主要有效成分在其根部的积累规律和转化机制。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生长期当归根部中阿魏酸、阿魏酸松柏酯和藁本内酯等8种苯酞类挥发油成分的含量,结合体外转化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结果 阿魏酸和阿魏酸松柏酯含量从苗期到根膨大期沿着相同的方向不断增加,而从根膨大期到收获期分别逐渐降低和升高,朝2个相反的方向变化,提示在当归体内可能存在阿魏酸和松柏醇转化为阿魏酸松柏酯的过程。藁本内酯和5种转化产物含量总体随生长期呈现上升趋势,尤其从根膨大期到成药期增长速度极快,符合成药期特性;藁本内酯含量远远大于其他6种苯酞类转化产物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阿魏酸松柏酯、洋川芎内酯A、正丁基苯酞、欧当归内酯的含量,提示在当归活体内藁本内酯的转化程度不高,具体转化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 阿魏酸和藁本内酯在不同生长期具有不同的积累和转化规律,可为当归药材生产、炮制和质量评价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0.
Green tea extract (GTE) has been studied for the treatment of acne based on its anti‐inflammatory/antioxidant properties. Thi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im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GTE on acne. Electronic databases, including PubMed, Embase, and the Cochrane Library were systematically searched up to August 2019. The effect size of acne lesion counts is presented as mean differences and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CIs). Five randomized‐controlled studies were included in the meta‐analysis (N; experimental = 125, control = 122). GTE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number of inflammatory lesions (?9.38; 95% CI: ?14.13 to ?4.63). In subgroup analysis, topical GTE application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inflammatory lesion counts (?11.39; 95% CI: ?15.91 to ?6.86) whereas oral GTE intake showed minimal effect (?1.40; 95% CI: ?2.50 to ?0.30). Although GTE did not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number of non‐inflammatory lesions (?21.65; 95% CI: ?47.52 to 4.22), when stratified by the route of admission, non‐inflammatory acne lesion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topical GTE application (?32.44; 95% CI: ?39.27 to ?25.62) but not with oral GTE administration (0.20; 95% CI: 0.00 to 0.40). Thi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uggest that topical GTE application is beneficial for the treatment of acne without causing significant adverse events while oral GTE intake has limited effects. Further high‐quality clinical trials are warra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