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459篇
  免费   5590篇
  国内免费   2278篇
耳鼻咽喉   192篇
儿科学   1909篇
妇产科学   912篇
基础医学   7436篇
口腔科学   487篇
临床医学   11679篇
内科学   12553篇
皮肤病学   377篇
神经病学   3930篇
特种医学   309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5890篇
综合类   14539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预防医学   4855篇
眼科学   759篇
药学   7517篇
  80篇
中国医学   7482篇
肿瘤学   1621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1015篇
  2022年   1364篇
  2021年   2883篇
  2020年   2716篇
  2019年   2230篇
  2018年   2177篇
  2017年   2363篇
  2016年   2484篇
  2015年   2470篇
  2014年   4681篇
  2013年   5074篇
  2012年   4233篇
  2011年   4522篇
  2010年   3618篇
  2009年   3227篇
  2008年   3383篇
  2007年   3579篇
  2006年   3208篇
  2005年   2967篇
  2004年   2624篇
  2003年   2423篇
  2002年   2154篇
  2001年   2056篇
  2000年   1703篇
  1999年   1480篇
  1998年   1329篇
  1997年   1430篇
  1996年   1151篇
  1995年   1140篇
  1994年   1087篇
  1993年   816篇
  1992年   806篇
  1991年   718篇
  1990年   579篇
  1989年   549篇
  1988年   545篇
  1987年   440篇
  1986年   417篇
  1985年   601篇
  1984年   502篇
  1983年   316篇
  1982年   446篇
  1981年   336篇
  1980年   298篇
  1979年   226篇
  1978年   189篇
  1977年   169篇
  1976年   153篇
  1975年   7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气虚血瘀热郁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期病变的病理基础,制定益气活血清热方,设胃宁冲剂为阳性对照组,观察该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64例,对照组63例,3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3个月、6个月有效率为75.0%、95.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4%、63.5%(P<0.01);治疗组对胃镜、萎缩、肠化的疗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炎症的改善作用2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痞满、纳差、嗳气、便溏积分及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萎缩、肠化积分也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治疗组积分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活血清热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期病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2.
将《内经》中有关瘀血治不的内容概括为:①攻下逐瘀法,用于治疗瘀血邪热在内,且病情较重之证;②温经化瘀法,代表方为四乌骨一芦茹丸,用于治疗精血枯竭、月经闭止之证;③活血利水法,代表方为鸡失醴,用于治疗瘀血水停之证;④散寒化瘀法,代表方为熨方,本法适用于寒邪外袭、瘀血内停之证。《内经》有关瘀血治法的内容对后世中医瘀血之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3.
正常人人迎寸口脉动相关性的季节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进行正常人人迎寸口脉动相关性的季节观察。方法 借助经颅多普勒血流检测仪(简称TCD)分别于1月中旬(冬季)、7月中旬(夏季)检测随机选择的62例正常人的迎脉寸口脉搏情况,并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比较分析了人迎脉,寸口脉的变化。结果 ①正常人人迎脉与寸口脉的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P>0.05),在不同了组、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组中均是如此;②下人冬季的寸口脉的血流速度 较夏季稍大;正常人夏季的人迎脉的血流速度较冬季稍大,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正常人冬季寸口脉的血汉速度稍大于人迎脉的血流速度 ,人迎的血流速度稍大于寸口脉的血流速度,在不同性别组中是如此,在不同年龄组中基本如此,唯60-75岁组夏季的寸口脉反而稍大于人迎脉。结论 初步建立了正常人不同季节人迎脉、寸口脉脉动及其相关性的TCD指标。  相似文献   
994.
李雅君  单卓华  陈尧 《北京医学》2001,23(5):278-279
目的 研究血浆粘度对胃粘膜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择无心血管、肝、肾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慢性胃炎患者 80例 ,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病人胃粘膜血流 (GMBF) ,同时检测病人血流变学各指标。结果 老年人GMBF明显低于年轻人 (P<0 .0 1) ,老年人血浆粘度 (BV)比年轻人高 (P<0 .0 5 ) ,且与胃粘膜血流呈负相关。结论 血浆粘度直接影响胃微循环灌注 ,且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这可间接影响胃粘膜的修复和愈合 ,在胃肠疾病的治疗中 ,血浆粘度不容忽视 ,它是引起老年人胃粘膜血流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比较不同特异性抗原和不同输注途径诱导免疫耐受的强度及探讨其可能机理。方法 建立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 ,采用供体特异性全血、供体特异性脾细胞和骨髓细胞 (DSBM) ,通过外周、门静脉和胸腺三种不同途径输注以诱导免疫耐受的产生和维持。结果 供体特异性抗原诱导免疫耐受以 DSBM及通过胸腺接种途径效果最佳。结论 供者特异性抗原能诱导受体免疫耐受并促进移植物存活 ,可望成为较理想的临床免疫耐受诱导方法。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益肾活血中药对老年临床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和机制。方法68例老年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随 机分为治疗组(34例,服降糖药加益肾活血中药)与对照组(34例,仅服降糖药)。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脂、过氧化物 歧化酶(SOD)及血清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及 24 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并分别与 30名健康人组作比较。结果老 年临床糖尿病患者 SOD明显低于健康人组(P<0.05),而血脂、LPO及 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组(P<0.01)。 治疗 4周后治疗组 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脂、LPO及 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 异(P<0.05)。结论益肾活血中药对抗过氧化损伤、防治老年DN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感染人微小病毒 B19(PVB19)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生化改变情况。方法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检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对照者的共 473份血清中的 PVB19 DNA,对 PVB19 DNA阳性血清进行血清生化测定并对多 项生化指标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 17份 PVB19 DNA阳性血清。 17份血清中多项离子、肌酐、尿酸、葡萄糖、 乳酸脱氢酶等的水平正常,而尿素氮、胆红素、蛋白、肝脏酶的水平大多偏离正常值;经多元统计分析发现临床诊断为病 毒性肝炎的PVB 19感染者与有其他症状的PVB19感染者在肝细胞受损程度及肝功能不全程度上有显著性差异。结 论感染PVB19不会引起离子水平、肾功能、糖代谢水平等的改变,但病毒性肝炎患者感染PVB 19后血清生化改变与 其他患者不同,是否可用血清肝脏酶和胆红素水平的异常作为PVB19感染的辅助诊断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轻度过度通气下施行CO2气腹对呼吸和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病人术前快速诱导麻醉,气管内插管后行机械通气,吸入N2O、持续静脉输注异丙酚维持全麻,硬膜外间断给药.分别在诱导前5 min、气腹前1min和气膜后5、10、20、30、40、50、60min及放气后5 min记录各监测值,同时采桡动脉血作血气分析.结果气腹开始后20~60min,呼气末CO2分压(PETCO2)和Co2排出量(VCO2)较气腹前显著升高.气腹开始后,pH值逐渐降低,30 mm时较诱导前显著降低;PaCO2逐渐升高,60min时较诱导前显著升高,但PETCO2、VCO2、PaCo2及pH的变化均在正常范围.在气腹初期,气道压(PAW)较气腹前显著升高,而呼气分钟通气量(MVE)较气腹前明显降低.结论采用异丙酚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及气腹前适当过度通气的呼吸管理方式在LC中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左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左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区域的心肌组织血流及心肌血氧供需关系的影响.方法取犬24只,急性闭塞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后,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不进行SGB(6只);右侧SGB组(9只);左侧SGB组(9只),观察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变化.结果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后,心率(HR)、左冠状动脉回旋支血流量(CoBF)、左心室舒张期终末压(EDP)、心肌氧摄取率(MOER)显著增加(P<0.05);闭塞区域心肌组织血流量(CBF)、心率血压双乘积(RPP)显著减少(P<0.05);但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②左SGB后HR、舒张期动脉血压(dBP)、CoBF、CBF无显著变化;左颈动脉血流量(LCaBF)、EDP、MOER、RPP与阻滞前相比有意义增加(P<0.05).③右SGB后,EDP阻滞前后相比有意义增加(P<0.05);HR、CoBF、RPP显著减少(P<0.05).④HR、LCaBF、RPP、CoBF左右不同侧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左冠状动脉前下支闭塞后15min和30min各项测定指标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急性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导致的MOER、RPP的增加,左SGB无改善作用,并使其进一步增加;而右侧SGB后引起HR、CoBF、RPP显著减少.提示急性心肌梗塞时,左SGB有可能使心肌缺血、缺氧恶化,而右侧SGB在解除心脏疼痛的同时可减少心肌的耗氧量,因而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