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7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40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03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114篇
内科学   123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558篇
预防医学   278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61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91.
对贵阳地区170名汉族、苗族、布依族孕妇的孕中、后期进行营养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孕中、后期孕妇膳食中热量的摄入基本达到孕妇供给量标准。热量来源分配基本合理。孕妇膳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优质蛋白占总蛋白之比,除汉族达到30%以上外,苗族、布依族均在25%以下。钙、B_2。摄入量三组均明显低于孕妇供给量标准。汉族在孕后期,视黄醇摄入量仅达到供给量的73%。孕妇贫血患病率在26.92~50.00%。汉族、苗族、布依族三组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育指标均属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我院5年住院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患者的各部位分布构成比和各年龄段的分布情况,为肿瘤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整理了2000~2004年在我院住院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病例,以Microsofit excel 表格形式储存,用SAS3.0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女性生殖系统肿瘤4 315例,其中良性肿瘤1 327 例,恶性肿瘤2 988例.汉族患者2 229例,维吾尔族患者1 847例,其他少数民族239例.女性生殖系统肿瘤部位多见于子宫、宫颈、卵巢,良性肿瘤以子宫、卵巢居多,恶性肿瘤以宫颈居多.维吾尔族恶性肿瘤患者以宫颈癌为主;汉族肿瘤患者中卵巢、子宫恶性肿瘤比例明显高于维吾尔族.良性肿瘤患者平均年龄42.5岁,恶性肿瘤患者平均年龄55岁.结论:维吾尔族及汉族患者各部位肿瘤分布具有明显差异,需要具体分析肿瘤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3.
266名云南白族青年身高遗传率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遗传因素对白族人群身高的影响。方法调查19~36岁266名云南白族青年,用直线回归方法以亲—子身高之间的回归系数估计子代身高的遗传率。结果男女总体遗传率的点估计值为71.4%,而男性遗传率的点估计值为53.4%,女性遗传率的点估计值为51.4%。结论白族青年的身高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而遗传因素所起作用略为大些。  相似文献   
94.
贵州仡佬族、土家族和回族头面部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了解贵州仡佬族、土家族、回族人群头面部形态特征。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仡佬族288人(男145人、女143人)、土家族363人(男171人,女192人)、回族305人(男178人、女127人)的头面部28项指标进行活体观察。结果:各民族既有许多相似之处,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结论:贵州仡佬族、土家族、回族头面部形态特征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这些特征对探讨责州少数民族起源及其渊源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索Calpain10基因SNP43及部分环境因素对新疆地区维吾尔族T2DM易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ARMS-PCR对54例T2DM患者和107例NGT人群Calpain10基因SNP43进行基因分型,并对部分环境因素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①与NGT组相比,SNP43的A等位基因频率升高。②文化程度高、动物内脏摄入量大、血胆固醇高与T2DM的发生呈正相关,而饮茶、水果摄入适中与其呈负相关。结论Calpain-10 SNP43 A等位基因可能与维吾尔族T2DM相关。文化程度高、动物内脏摄入量大、血胆固醇高等因素是维吾尔族T2DM发生的危险因素,饮茶、适量水果摄入是其发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食管癌遗传易感性相关的功能性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蒙古族人群中食管癌发病风险的关系,并比较这些遗传变异在汉族人群和蒙古族人群中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based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ssay,PCR-RFLP)方法,检测了188例蒙古族食管癌患者和324名蒙古族正常对照者的FAS-670G/A、FAS-1377G/A、FASL-844T/C、COX-2-1290A/G、COX-2-1195G/A、STK15 Phe31lie、MMP-2-1306C/T和MMP-2-735C/T共8个多态位点的基因型频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各基因型携带者食管癌的发病风险.并将以上结果 与已报道的汉族人群中的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在蒙古族人群中,与携带STK1531Ile/Ile基因型者相比,携带STK15 31Phe/Phe者罹患食管癌的相对危险性增加(校正OR=2.20,95%C/值:1.12~4.31).携带MMP-2-735TT基因型者罹患食管癌的危险性明显高于携带-735CC基因型者(校正OR=4.82,95%C/值:1.59~14.60),未发现其他遗传变异与食管癌的患病风险相关.我国蒙古族和汉族人群间FASL-844 T/C[0.264(171/648)/0.736(477/648),0.323(418/1296)/0.677(878/1296)]、COX-2-1195G/A[0.431(279/648)/0.569(369/648),0.492(1250/2540)/0.508(1290/2540)]、MMP-2-1306C/T[0.869(563/648)/0.131(85/648),0.835(1298/1554)/0.165(256/1554)]和MMP-2-735C/T[0.789(511/648)/0.211(137/648),0.748(1163/1554)/0.252(391/1554)]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03、7.84、3.94、4.05,P值均<0.05).结论 STK15 Phe31Ile多态和MMP-2-735C/T可能是我国蒙古族人群食管癌的遗传易感因素.我国蒙古族和汉族人群的遗传差异导致不同SNP与食管癌发病风险关联情况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基因多态性在新疆维吾尔族(维族)妇女中的分布及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107例维吾尔族健康妇女(对照组)及65例经腹腔镜或手术证实为内异症患者(内异症组)的ER基因XbaⅠ和PvuⅡ酶切多态性。两组检测对象均为世居新疆的维吾尔族妇女。结果:ER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eyweinberg平衡定律。ER等位基因X、x和P、p在内异症组与对照组频率分别为0.223、0.777、0.231、0.769和0.168、0.832、0.341、0.659。ER基因PvuⅡ酶切多态性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在内异症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XbaI酶切多态性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基因XbaⅠ和PvuⅡ组合基因型分布在组间、组内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基因XbaⅠ酶切多态性与维族妇女内异症发病无关,而PvuⅡ酶切多态性与内异症发病有关。PvuⅡ基因多态性可能是维族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8.
【目的】 对广西壮、汉、瑶族儿童多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以期对三族儿童发生多动行为的可能性有初步了解。 【方法】 采用Conner’s量表父母用症状问卷(PSQ)和教师评定量表(TRS)、一般情况调查表对6 529名4~16岁壮、汉、瑶等民族儿童进行调查。 【结果】 6 529 例儿童中多动症筛查阳性588 例(9%),其中壮族阳性率10.1%、汉族7.5%、瑶族10.2%,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男童阳性率11.4%,女童6.4%,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阳性率在6.3%~7.4%间,青春期少年为13.7%,各年龄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农村儿童阳性率10.8%,城市儿童7.8%,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Conner’s量表各因子得分在不同民族、性别、年龄、城乡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PSQ因子分析出现9 个因子,其中冲动多动、身心、多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与原作者因子分析相符,并产生人际交往、不诚实、行为偏异、进食排便因子。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0 个变量对多动指数有影响,分别为性别、母亲分娩方式、行为偏异、品行问题、学习成绩、母亲文化、父母期望、父母对子女不良行为处理方式、父母近亲结婚。 【结论】 各民族儿童发生多动行为的可能性不同,影响多动行为的因素包括生物学因素和家庭环  相似文献   
99.
彝族医学理论与中医学相关理论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民族医药,探讨彝族医学理论与中医学相关理论的关系。攀枝花市地处川滇交界处,彝族居民较多,了解彝族医药,发展彝族医药非常必要。本课题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收集等方法,发现彝族医学理论的特色和不足之处,以及和中医学相关理论的异同点,加以探讨。发展彝族医药,应在理论上进一步加以挖掘整理。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研究宁夏回族乙肝病毒(HBV)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 选择宁夏回族HBVDNA阳性慢性乙肝病人共120例,其中病毒携带者(ASC)17例,慢性肝炎(CH)34例,肝硬化(LC)58例,肝细胞癌(HCC)11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HBV基因型.结果 120例患者中B型12例(10%),C型101例(84.2%),D型5例(4.2%),C、D混合型2例(1.6%).结论 宁夏回族乙肝病毒基因型分布为C型、B型和D型,基因型C为优势基因型并与严重肝病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