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1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目的观察润肺益肾饮联用左卡尼汀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3月武汉市中医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现有规律血液透析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透析及对症降压、纠正贫血及低盐低脂优质高蛋白饮食治疗,透析结束时予左卡尼汀1.0 g静推,3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润肺益肾饮口服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营养状态MOSGA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的差异。结果治疗后2组PA、ALB及H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hs-CRP、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PA、ALB及H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hs-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MQSG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SF-36评分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上述各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润肺益肾饮联用左卡尼汀能更有效地改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性患者营养不良,减轻微炎症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TBIL、SOD、TNF-α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123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依据尿清蛋白/肌酐比值(UACR)分成3组:正常清蛋白尿(NA)组40例,微量清蛋白尿(MA)组40例,大量清蛋白尿(OA)组43例,另选择42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NC)组,检测血清TBIL、SOD、TNF-α水平,分析TBIL、SOD、TNF-α与UACR的相关性。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UACR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在NC组、NA组、MA组、OA组,TBIL、SOD依次降低,OA组TBIL、SOD水平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但其他3组间TBIL、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水平依次升高,OA组TNF-α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MA组和NA组TNF-α水平明显高于NC组(P0.05),但MA组与N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DN患者UACR与TBIL、SOD水平呈负相关,与TNF-α水平呈正相关。血清TBIL与SOD呈正相关,与TNF-α呈负相关,SOD与TNF-α呈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TBIL(β=-0.068,P=0.001),SOD(β=-0.012,P=0.000),TNF-α(β=-0.018,P=0.002)是UAC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DN患者早期即存在微炎性反应,在OA组更伴有氧化应激反应,氧化应激与微炎症互相促进,与肾功能损伤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别探讨自体动静脉内瘘与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7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6例,内瘘组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治疗,导管组采用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以及治疗12个月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以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结果 内瘘组治疗前与治疗12个月后Hb水平为(73.02±8.79)g/L、(107.71±16.95)g/L,导管组为(72.35±8.16)g/L、(105.83±20.16)g/L,治疗前与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Hb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H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瘘组治疗前与治疗12个月后CRP水平为(15.17±3.86)mg/L、(5.08±2.13)mg/L,导管组为(15.21±3.75)mg/L、(5.87±2.49)mg/L,治疗前与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CR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而言,不同血管通路(自体动静脉内瘘与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均可有效缓解贫血症状,减轻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与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血清中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肾功能不同阶段的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84例,分别于入选初,6、12月后测定肾功能、高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丙二醛、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根据其血肌酐增长程度分为4组,并比较其微炎症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结果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  相似文献   
15.
虫草菌丝联合银杏叶片对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况以及虫草菌丝联合银杏叶片对微炎症的防治作用。 方法 选择长期血液透析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3例),两组均进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组加用金水宝(每粒含虫草菌丝0.33 g)3粒,银杏叶片(每片0.23 g)1 片,均每天3次口服,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另选择30例健康人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作为健康对照。 结果 与健康人对照组比较,长期血液透析患者hs-CRP、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在虫草菌丝联合银杏叶片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hs-CRP〔(3.28±1.28)mg/L〕、IL-6〔(0.379±0.163)μg/L〕、TNF-α〔(1.330±0.458)μg/L〕水平均较治疗前〔分别为(4.94±2.21)mg/L、(0.472±0.220)μg/L、(1.748±0.724)μg/L〕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hs-CRP、IL-6及TNF-α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微炎症反应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普遍存在,虫草菌丝联合银杏叶片对这种微炎症反应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脂联素(ADPN)水平的变化、影响因素及其意义。方法:选择CKD患者u2例,分为CKD1期组、CKD2期组、CKD3期组、CKD4期组、CKD5期组;以健康体检者30名为对照组。检测肾功能指标Scr和eGF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含量。结果:CKD1~CKD5期患者的ADPN、hs—CRP、TNF-α、IL-6和MD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上述指标都呈阶梯式升高变化,相邻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ADPN与hs—CRP、TNF-α、IL-6以及MDA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分别为r=-O.506,r=O.522,r=O.384,r=O.437,均P〈0.01)。结论:CKD患者血清ADPN水平随着病情的演进而显著逐步升高,微炎症状态、氧化应激和肾功能下降之间相互诱导,协同作用可能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味六味地黄汤对3~4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4名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六味地黄汤。结果:2组治疗前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基础疾病无差异(P>0.05),2组治疗前患者的血清IL-6、TNF-α、hsCRP、TC、TG和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IL-6、TNF-α、hsCRP、TC、TG和LDL-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六味地黄汤能有效地CK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脂质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乳果糖灌肠疗法对持续性血透(MHD)的尿毒症性皮肤瘙痒(UP)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从干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PTH)及微炎状态角度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例慢性肾脏病(CKD)5期,MHD的UP患者,按照不同干预方法随机分为3 组:对照组、氯雷他定组及乳果糖组,对照组采用肾病一体化治疗,氯雷他定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氯雷他定口服,10 mg/次,1 次/天,乳果糖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乳果糖灌肠,30 mg/次,2 次/天,持续30天。治疗前后分别评价3 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观察其瘙痒可视模拟评分(VAS)及血清PTH、高敏C 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VAS、PTH及炎症指标(hs-CRP、TNF-α、IL-6)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氯雷他定组及乳果糖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VAS、PTH及炎症指标(hs-CRP、TNF-α、IL-6)皆明显降低(P<0.05),而氯雷他定组及乳果糖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果糖灌肠疗法对MHD的UP患者PTH及微炎状态具有改善作用,此为其改善皮肤瘙痒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50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积极处理原发病,给予优质蛋白、低盐饮食,控制血压、血糖,纠正贫血等常规治疗,观察组于透析结束后予肾康注射液80 mL +5%葡萄糖液200 mL 静脉滴注,1次/ d,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 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 MDA 较治疗前显著降低,SOD、T-AOC 显著升高(P <0.05),对照组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 CRP、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对照组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肾康注射液可有效降低 MHD 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改善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使用辛伐他汀对脂代谢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病情稳定的MHD患者32例,比较使用小剂量辛伐他汀治疗12周后血脂(TG、TC、LDL)及微炎症状态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同时与门诊健康体检者32例作对照比较。结果:①MHD患者治疗前后血脂(TG、TC、LDL)及CRP、IL-6显著高于健康者(P<0.05);②治疗12周后,MHD患者TC、TG、CRP的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结论:应用辛伐他汀对MHD患者具有调脂、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