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9篇
  免费   746篇
  国内免费   1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2篇
内科学   149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1126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375篇
  4篇
中国医学   2720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336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446篇
  2013年   304篇
  2012年   388篇
  2011年   383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痴呆形式,目前缺少疾病修饰性的治疗药物。中医理论认为肾精亏虚是AD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补肾益精是中医治疗AD的基本原则,贯穿AD治疗的始终。补肾益智方是治疗AD的临床经验方。补肾益智方治疗AD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但补肾益智方缺乏临床应用安全性评价,同时其基础研究薄弱,有效成分不明、多靶点作用机制不清。为阐明补肾益智方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治疗AD的作用机制,该文综述了补肾益智方治疗AD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收集了16个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补肾益智方主要化学成分,并对其成药性与安全性进行评价。利用基于AD重要病理生理学过程的网络药理学与文献综述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了补肾益智方靶向胆碱能系统、AD神经病理学特征的有效成分及可能机制。该研究为AD对症治疗、疾病修饰性治疗的药物研发提供了一系列有潜力的先导化合物,并为深入拓展补肾益智方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早期疗效的预测指标,为中医补肾治法联合西药治疗AA提供预后参考指标。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3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等19家医院就诊并采用补肾生血方联合西药治疗6个月有效的126例患者,评价其治疗4个月时的疗效,根据治疗4个月时的疗效评价结果将其分为4个月有效组和4个月无效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在年龄、性别、疾病分型[包括重型AA(SAA)、非重型AA(NSAA)]、病程、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及基线血象水平[包括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AN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网织红细胞(RET)]、T淋巴细胞及亚群、T-box转录因子(T-bet)、GATA家族转录因子-3(GATA-3)表达水平指标上的差异。结果:4个月有效组在20岁≤年龄<40岁及60岁≤年龄<80岁患者占比较高(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疾病分型(SAA/NSAA)、病程、有无合并症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个月有效患者治疗前HGB、WBC、ANC、PLT基线水平明显高于治疗4个月...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便方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盐酸洛哌丁胺灌胃法建立STC大鼠模型,设定正常组、模型组、莫沙必利组、益气活血通便方低、中、高剂量组(3.51、7.02、14.04 g·kg-1)给药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体征变化、计算粪便含水率及肠道推进率;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结肠组织黏膜炎症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水通道蛋白(AQP)3、AQP4、AQP8和c-Kit蛋白灰度值,通过16S r RNA高通量测序检测肠道菌群变化。结果:经过益气活血通便方给药治疗10 d后,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通便方不同剂量组和莫沙必利组大鼠的粪便含水率和肠道推进率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通便方中、高剂量组和莫沙必利组大鼠结肠无明显黏膜炎症改变,杯状细胞排列较规整无断裂、数量较多。益气活血通便方中、高剂量组和莫沙必利组血清中SP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VIP明显降低(P&...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补肾养经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功能及血清内脏脂肪素及半乳糖凝集素–3的影响。方法:选取平顶山市中医医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补肾养经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卵泡体积及直径2~8 mm的卵泡数、血清激素水平、血清内脏脂肪素及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总改善率为76.92%,高于对照组的48.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卵泡体积及直径2~8 mm的卵泡数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卵泡体积及直径2~8 mm的卵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雌二醇(E2)、睾酮(T)、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E2...  相似文献   
35.
化瘀解毒汤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细胞外基质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化瘀解毒汤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细胞外基质(ECM)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法诱导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肾间质组织4种ECM成分(FN及Ⅰ、Ⅲ、Ⅳ型胶原),并作统计学分析,且作相关肾组织学检查.结果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大鼠4种ECM成分面积比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各治疗组大鼠ECM面积比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各治疗组中中药预防组大鼠ECM面积比最低(P<0.05);中药低剂量组大鼠ECM面积比最高(P<0.05);中药高剂量组、苯那普利组大鼠ECM面积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治疗组大鼠肾组织学检查较模型组有改善.结论化瘀解毒汤可抑制肾间质ECM的增生和积聚,防止肾间质的纤维化.  相似文献   
36.
血瘀证与血管内皮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研究血瘀证与血管内皮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关系,观察不同复方(活血化瘀复方、益气活血复方、理气活血复方)对血内皮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方法:以大鼠为研究对象,给予高胆固醇和高脂饲料喂养建立血瘀证动物模型,分为6组,观察组分别给予硝苯地平、活血化瘀复方、益气活血复方、理气活血复方。下腔静脉取血,测血清钙、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Fura-2/Am标记,荧光测定血管内皮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结果:①造模组与对照比较,血清钙明显升高(P<0.05)。②所有复方均具有钙通道阻断剂样作用,能增加细胞外钙浓度,与造模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③造模组与对照组比较,胞内游离钙浓度明显升高(P<0.05),益气活血复方能使造模运动血管内皮细胞内游离钙浓度降低,与造模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①血瘀证血管内皮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升高,血瘀证的形成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屏障功能下降有关。②益气活血复方能降低胞内游离钙浓度,具有血管内皮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究健脾益气汤联合化疗对肺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肺癌术后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化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53),采用健脾益气汤联合化疗的患者纳入试验组(n=53)。比较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生存质量及体重、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 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下降,CD8+水平上升(P<0.05); 试验组CD3+、CD4+、CD4+/CD8+水平均上升,CD8+水平下降,试验组CD3+、CD4+、CD4+/CD8+、CD8+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Ig)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IgM、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后Karnofsky体能状况(KPS)评分、体重均上升,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期间两组恶心呕吐、脱发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肝功能异常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汤联合化疗可改善肺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和生存质量,改善患者体重,减少化疗药物不良反应,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补中益气汤调控Janus激酶2(JAK2)/信号传导与活化转录因子3(STAT3)/STAT3信号通路对气虚发热证大鼠肠道菌群、免疫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气虚发热模型组、补中益气汤组,每组10只。气虚发热模型组、补中益气汤组大鼠用于建立气虚发热模型,第18天开始,补中益气汤组给予补中益气汤灌胃治疗5 d,气虚发热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检测大鼠肠道菌群;ELISA法检测CD4+、CD8+、补体C3水平、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放免法测定乙酰胆碱(Ach)、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补中益气汤可改善气虚发热所致的疣微菌门、互养菌门菌落减少,螺旋体门、埃普西隆杆菌门菌落增多情况(P<0.05)。补中益气汤可改善气虚发热所致的血清CD4+、C3、IgM、IgG水平及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血清CD8...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化瘀补肾方对卵巢切除小鼠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 3月龄雌性C57BL/6小鼠48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化瘀补肾方组各16只。模型组和化瘀补肾方组小鼠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OVX)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术后12周,各组小鼠建立左侧胫骨中段骨折模型。术后给予化瘀补肾方组小鼠化瘀补肾方灌胃,给予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小鼠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至骨折术后4周取材。检测各组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采用Micro-CT检测小鼠第4腰椎及左侧胫骨的骨密度,检测左侧胫骨最大应力,对左侧胫骨石蜡切片进行阿尔辛蓝/橙黄G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OVX后4周开始,模型组小鼠体重明显升高,并持续高于假手术组(P0.01)。骨折术后4周,模型组小鼠血清雌二醇和第四腰椎骨密度(BMD)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化瘀补肾方组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和第四腰椎BMD高于模型组(P0.01)。Micro-CT三维重建显示,模型组左侧胫骨仍有明显的骨折线,骨痂生长不明显,化瘀补肾方组骨折线模糊,骨痂形成明显。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BV/TV(P0.01)、Tb.Th(P0.05)和Tb.N(P0.01)均明显降低,Tb.Sp明显升高,化瘀补肾方组小鼠的BV/TV(P0.05)、Tb.Th(P0.05)相较于模型组则显著升高,但Tb.N、Tb.S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胫骨的最大应力在骨折术后28 d时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化瘀补肾方组小鼠胫骨的最大应力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阿尔辛蓝/橙黄G染色显示,假手术组和化瘀补肾方组骨痂组织处于塑形期,可见明显骨小梁结构,而模型组骨痂组织内见大量脂肪组织,骨小梁稀疏。结论化瘀补肾方能有效促进去卵巢小鼠的骨折愈合,改善愈合骨组织的生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治疗4周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效果、肢体功能、骨折愈合时间、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肩关节评分系统Constant-Murley(C-M)评分及治疗预后。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71.43%;观察组的旋前度(88.68±7.56)°、背伸度(89.41±2.43)°、桡偏角度(15.39±2.15)°、掌屈度(42.35±4.61)°及旋后度(80.45±5.98)°均大于对照组[旋前度(81.32±6.42)°、背伸度(68.98±2.35)°、桡偏角度(12.19±2.05)°、掌屈度(45.72±5.32)°及旋后度(84.36±6.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4周后的VAS评分分别为(3.11±0.38)分、(1.09±0.21)分,骨折愈合时间为(6.49±0.63)周,均低(短)于对照组2周、4周的VAS评分[(4.59±0.43)分、(3.21±0.33)分]及骨折愈合时间[(9.64±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畸形愈合、骨折不愈、股骨头坏死、感染及跛行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用于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能提高骨折愈合率,改善患者肢体功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