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2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09篇
中国医学   257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优选金茵利胆口服液的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浸泡时间为考察因素,出膏率、绿原酸、柚皮苷和新橙皮苷为考察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绿原酸、柚皮苷和新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以筛选出最佳水提工艺。结果:金茵利胆口服液的最佳水提工艺为:处方量药材加8倍量水,浸泡1 h,煎煮2次,每次1.5 h。结论:该水提工艺稳定、合理,为该制剂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研究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 优选利胆排石胶囊的水煎提取制备工艺。 方法: 以浸膏得率、大黄素含量和大黄酚含量作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利胆排石胶囊最佳水煎提取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加14倍量的水、煎煮4次、每次2 h。结论: 水煎提取制备工艺易于操作,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3.
吴艳蓉 《中国药业》2020,(5):127-129
目的建立消炎止痒浸膏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定性鉴别消炎止痒浸膏制剂中的苦参碱和连翘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该制剂中蛇床子素含量,色谱柱为Top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63∶37,V/V),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322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苦参碱、连翘苷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蛇床子素质量浓度在5.0~80.0μ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6,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84%,RSD为1.29%(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样品分离度好,可用于消炎止痒浸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蒲地蓝消炎片进行定性定量方法研究。方法 对处方中的黄芩、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4味药材采用显微或TLC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中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流速为1.0 mL·min-1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黄芩、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含量测定中黄芩苷进样量在5.008~100.16 µ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黄芩苷的加样回收率为98.87%,RSD为0.95%(n=9)。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受外界干扰因素少,重现性好,可用于蒲地蓝消炎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清热消炎固齿缓释剂联合龈下喷砂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阐明其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72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并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每组36例。2组患者均由第一位医生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龈上洁治及龈下喷砂治疗,中药组患者进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及龈下喷砂治疗;由第二位医生对2组患者种植体牙周袋进行冲洗和置放药物,中药组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后将中药清热消炎固齿缓释剂留置种植体周围袋,对照组使用3%过氧化氢+0.9%氯化钠注射液对受试牙位种植体周围袋进行冲洗;第三位医生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4周为1个疗程)后记录2组患者受试牙位牙周指数[改良菌斑指数(mPLI)、牙周袋深度(PPD)和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检测2组患者种植体龈沟液(PISF)质量和PISF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受试牙位的PPD、mSBI、mPLI、PISF质量和PISF中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式干预后,mPLI、PPD和mSBI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患者治疗后mSBI、mPLI和PPD明显降低(P<0.05),PISF质量和PISF中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与传统机械治疗联合过氧化氢及生理盐水冲洗比较,采用中药清热消炎固齿缓释剂联合龈下喷砂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患者PPD、mSBI和mPLI明显降低,PISF质量和PISF中IL-1β水平明显下降,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6.
文章总结王晓燕教授分时间论治失眠、头痛、发热的临床经验,从理论总结到典型病案举例,充分阐明王晓燕教授对分时间论治内伤杂病的认识,说明分时间论治疾病的有效性,扩展临床辨证思维,以进一步学习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白涛敏  刘虹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0):1925-1928
目的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病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2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10 mg/(kg·d),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10 m L/次,3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周。评价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96%,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发热和疱疹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可明显缩短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降低患儿炎性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位恒超  刘雅敏  韩德恩  田萍  辛玉凤 《中草药》2019,50(17):4158-4163
目的建立用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大黄利胆片中10个活性成分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柯里拉京、对羟基苯甲醛、鞣花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方法,并结合统计学分析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PhenomenexKinetexC18色谱柱,柱温为30℃,以甲醇-0.1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m 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265.0 nm(0~5.8 min,检测没食子酸)、283.9 nm(5.8~7 min,检测5-羟甲基糠醛)、222.2(7~18 min,检测柯里拉京、对羟基苯甲醛)、256.7 nm(18~74 min,检测鞣花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用SPSS21软件对10批药中成分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个成分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0),平均加样回收率98.45%~100.12%,RSD为0.80%~2.51%;含量分别为没食子酸8.371~11.438mg/片、5-羟甲基糠醛0.046~0.087mg/片、柯里拉京0.721~2.094mg/片、对羟基苯甲醛0.034~0.065mg/片、鞣花酸1.736~1.996mg/片、芦荟大黄素0.337~0.440mg/片、大黄酸1.636~2.562mg/片、大黄素0.602~0.846mg/片、大黄酚0.388~0.566mg/片、大黄素甲醚0.621~0.781 mg/片;10批样品质量基本一致。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大黄利胆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拟疏肝利胆汤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PCS)患者胆总管、奥狄氏括约肌( SO)测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年 3月—2021年 4月本院收治的 48例 PCS患者,采用随机单双编号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自拟疏肝利胆汤,两组均持续治疗 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估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采用内镜检测胆总管压力及 SO基础压、蠕动频率以及逆向蠕动波;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患者的肝功能 [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相关炎性因子 [白细胞介素 -4(IL-6)、肿瘤因子 -α(TNF-α)]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87.50%,高于对照组的 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食欲减退、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嗳气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胆总管内压、 SO基础压、蠕动频率、逆向蠕动波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 ALT、 AST、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头晕、皮疹、胸闷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拟疏肝利胆汤方辅助临床西医治疗 PCS患者可明显降低胆管及 SO压力,改善肝功能,降低炎症反应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究清热利胆汤治疗胆汁瘀积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清热利胆汤和胆汁瘀积性肝损伤相关的核心靶点,构建基于活性成分与疾病共同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genesand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分子对接方法验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作用。采用胆管结扎方法建立胆汁瘀积性肝损伤大鼠模型,给予思美泰及清热利胆汤进行干预,考察各组大鼠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活性以及总胆红素(total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和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水平;考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考察各组大鼠肝脏组织蛋白激酶Cα(protein kinase Cα,PRKCA)、原癌基因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protooncogene 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 1,RAF1)、双特异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dual specificity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AP2K1)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APK1)m RNA表达情况。结果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清热利胆汤可能通过作用于PRKCA、RAF1、MAP2K1和MAPK1靶点,参与MAPK信号通路,从而治疗胆汁瘀积性肝损伤;原花青素B2与MAP2K1、槲皮素与MAPK1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与模型组比较,清热利胆汤组大鼠血清中ALT活性和TBA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病理损伤得到改善;肝脏组织中PRKCA、MAP2K1和MAPK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RAF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清热利胆汤能够通过调控PRKCA、RAF1、MAP2K1和MAPK1,从而治疗胆汁瘀积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