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7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刘全林  宋太平 《光明中医》2013,(11):2283-2284
目的 观察痛泻要方配伍疏肝药治疗休息痢肝郁脾虚证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门诊160例休息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服用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加蒙脱石散冲剂,而治疗组服用痛泻要方配伍疏肝药,治疗两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完全缓解70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完全缓解40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68.75%.两组止泻、止痛、治疗纳差等积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痛泻要方配伍疏肝药具有疏肝解郁、健脾祛湿的作用,对于治疗肝郁脾虚型休息痢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IBS)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对照组予洛派丁胺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0%、对照组7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单项症状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优于洛派丁胺。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合痛泻药方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36例,服用四君子汤合痛泻药方治疗;对照组30例,服用思密达和思连康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后观察各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80%,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对照组(X^2=4.3914,P〈0.05)。结论:四君子汤合痛泻药方用于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内服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遣方用药和开发新型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搜集中文期刊文献中口服中药汤剂治疗IBS-D的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数据挖掘方法,通过软件集成的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分析组方用药规律.结果:纳入处方...  相似文献   
55.
目的建立白术、白芍、白术-白芍、痛泻要方中白术内酯Ⅰ、Ⅱ、Ⅲ,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的HPLC-PDA色谱分析方法,同时测定5种成分在单味药、药对、复方中的含量,为探究配伍对化学成分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Thermo Fisher 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运行时间:32 min;柱温:3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白术内酯Ⅰ及白术内酯Ⅲ为222 nm,白术内酯Ⅱ为278 nm,芍药苷、芍药内酯苷为232 nm;进样量:10μl。结果对检测结果进行线性考察,以峰面积(Y)与浓度(X)进行线性回归,白术内酯Ⅰ、Ⅱ、Ⅲ,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8 0~0.320 0μg(r_1=0.999 9)、0.004 1~0.160 0μg(r_2=0.999 8)、0.210 0~0.840 0μg(r_3=0.999 7)、1.750 0~70.000 0μg(r_4=0.999 8)、1.000 0~40.000 0μg(r5=0.999 6);加样回收试验、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良好,稳定性试验证明在24 h内稳定,结果准确可靠。在单味药、药对与复方中,5种有效成分含量的高低顺序依次是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比较白术与白芍配伍前后的含量发现,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含量较配伍前均有所升高,而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较配伍之前的含量均降低;比较药对与复方中5种成分的含量发现,白术内酯Ⅰ的含量药对较复方明显升高,白术内酯Ⅱ、Ⅲ,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该法可同时对单味药、药对以及复方的质量控制进行评价;通过比较单味药、药对、复方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表明配伍可以对药物的有效成分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CBM、PubMed等数据库,提取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4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31篇,总样本量为2456例,其中试验组1270例、对照组118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5.32,95%CI[4.09,6.92],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OR=0.22,95%CI为[0.11,0.47]。结论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总有效率较高,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难治性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ostinfectious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PI-IBS)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08年12月难治性PI-IBS患者38例,IBS诊断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随机分入两组:氟西汀组(n=19):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并口服氟西汀20 mg,每日1次,疗程12周;氟西汀+加味痛泻要方组(n=19):接受常规药物及氟西汀治疗,并服用加味痛泻要方,每日1剂,疗程8或12周.常规药物治疗包括匹维溴铵、双八面体蒙脱石或洛哌丁胺、培菲康.并予健康宣教和饮食指导.疗程结束继续随访24周,并根据需要继续常规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采用症状频率和严重指数、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肠道症状、一般精神状态、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氟西汀+加味痛泻要方组患者肠道症状评分从治疗前的11.80±5.41在第8周和第12周时分别降低至7.15±3.15(P<0.05)和5.94±3.70(P<0.01),氟西汀组在治疗前、第8周和第12周时评分分别为11.23±5.35、9.80±4.02和10.11±4.48.两组间的差异持续至随访期结束.氟西汀+加味痛泻要方组患者一般精神状态明显改善,尤其是抑郁和焦虑因子分在第20周时分别从治疗前的2.89±0.92和2.83±0.73降低至1.87±0.51和1.85±0.50.氟西汀+加味痛泻要方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两组患者各有1例恶心,氟西汀组1例口干、烦躁不安,氟西汀+加味痛泻要方组1例头痛.结论:氟西汀联用加味痛泻要方可有效改善难治性PI-IBS患者肠道症状、一般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芪连温胆汤联合二甲双胍、格列齐特治疗消渴病疗效。[方法]使用对照观察方法,将9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①二甲双胍片,0.25g/次,2次/d;②格列齐特缓释片,30mg/次,1次/d。治疗组45例芪连温胆汤(黄芪12g,黄连、半夏、竹茹各9g,枳实6g,茯苓、陈皮各9g,生姜3g,炙甘草6g;口渴明显加花粉、麦冬各9g;头晕胸闷舌质暗加丹、山楂各9g;大便溏泄加白术、党参、山药各9g;烦躁失眠不安加郁金、白芍各9g,酸枣仁12g;尿多而混浊加山萸肉、益智仁各10g)1剂/d,水煎200mL,早晚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e)、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30%。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7.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FBG、2hPG、HbAlc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芪连温胆汤联合二甲双胍、格列齐特治疗消渴病,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60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给予痛泻要方联合匹维溴铵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匹维溴铵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后肠道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3.3%,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泻型IBS患者采用痛泻要方联合匹维溴铵的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肯定,可有效缓解肠道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其中治疗组口服痛泻要方加味并随症加减。对照组给予口服思密达,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常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常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在腹痛、泄泻、郁怒或紧张、胸胁胀闷、嗳气、纳差、肠鸣矢气等常见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泻要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