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7篇
  免费   405篇
  国内免费   87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67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480篇
口腔科学   67篇
临床医学   345篇
内科学   422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49篇
特种医学   114篇
外科学   381篇
综合类   451篇
预防医学   865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343篇
  1篇
中国医学   87篇
肿瘤学   10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71.
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综合分析影响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各种因素,进行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因素的Cox回归分析,为临床上选择治疗方案,进行积极治疗,改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从1350例患者中筛选出资料完整的病例75例,运用Cox回归分析对各种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绘出生存曲线。结果:从16项预后因素中确定年龄、Karnofsky评分、CEA、PCNA、p16、p53、手术、分化程度、TNM分期等9项因素为影响NSCLC预后的主要因素,其中TNM分期、年龄与预后关系最密切。生存曲线显示:低危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中、高危组。结论:用Cox回归分析方法判断NSCLC患者的预后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对于临床选择高危患者,进行合理治疗、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氧化苦参碱胃内滞留缓释片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延长苦参素的作用时间,降低肠道菌群的降解作用,便于给药,制成苦参素胃内滞留缓释片。方法:以HPMC为骨架材料,十六醇为助漂剂,碱式碳酸镁为产气剂,制备了一天给药两次的胃内滞留型缓释片,并进行体外累积释放度测定。结果: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r=0.9864,体外释药量与释药时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3个取样点及累积释放百分率分别为:1h20%。45%、2h35%~60%、8h75%以上,且起漂时间不超过5min。结论:该缓释片处方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缓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3.
两种维生素C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 2 ,6 -二氯酚靛酚法与 2 ,4 -二硝基苯肼法测定蔬菜和水果及尿液中抗坏血酸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蔬菜和水果样品 ,及扬州医学院大学生和市某幼儿园儿童 3h尿总量 ,收集前受试者排空小便后 ,口服 5 0 0 m g维生素C片剂 ,饮水 4 0 0 ml。分别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测定样品中维生素 C。结果 :在冬瓜和黄瓜中 ,两种方法所测维生素 C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在黄豆芽和绿豆芽中 ,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尿样中的维生素 C,2 ,6 -二氯酚靛酚法所测定结果明显高于 2 ,4 -二硝基苯肼法 ,两者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其回归方程为 Y=- 14 .5 7 0 .5 2 9X。结论 :当用 2 ,6 -二氯酚靛酚法测定绿豆和黄豆芽中的维生素 C时 ,其误差较大。但对于尿中维生素 C,如果使用 2 ,6 -二氯酚靛酚法 ,则须用回归方程进行推断  相似文献   
74.
【目的】 了解单纯肥胖儿童心脏体积及其放大率K值与正常体重儿童的差异 ,建立三种预测肥胖儿童心脏体积的回归方程。 【方法】 比较肥胖儿童心脏体积及其放大率K值与正常儿童的差异。经回归分析建立预测心脏深径法、体重法、胸径法预计肥胖儿童心脏体积的回归方程 ,并进行三种方法精确性比较。 【结果】 肥胖儿童心脏体积显著地大于正常体重儿童 ;中、重度肥胖心脏体积大于轻度肥胖者 ;心脏体积放大系数K值显著地小于正常体重儿童 (P <0 .0 1)。建立了预测心脏深径法方程、体重法方程、胸径法方程。 【结论】 用X线评价肥胖儿童心脏大小必须使用其自身数值和计算方程。  相似文献   
75.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分析医学领域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培训效果领域的数据进行拟合,建立相应的测量模型与结构模型,通过参数估计揭示出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后进行参数的合理性检验与模型的显著性检验.结果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拟合了医学成人教育领域培训效果的数据.结构模型决定系数为0.60,意味着结构模型解释了因变量变异的60%.拟合优度指数GFI=0.909,调整的拟合优度指数AGFI=0.891以及其他指标,表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较好地拟合了数据,合理解释了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结论模型提示,培训效果可以用工作技能、工作适应性的提高以及考核成绩来进行表述,而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则表现为行医资历、培训形式、专业与服务人口总量、培训需求和教育程度.  相似文献   
76.
偏最小二乘回归的离群点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本文研究了偏最小二乘回归中四种重要且常用的离群点检测图示方法:偏F检验、残差图与正态分位数图、主成份图(T/T图)与T2椭圆、样本点贡献图.方法通过实例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结果离群点的检测与分离将有助于模型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的提高.结论研究表明必须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并结合原始数据,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77.
UV法及Weibull模型评价复方法莫替丁分散片的溶出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复方法莫替丁分散片在不同测定方法下的溶出特性。方法 :采用转篮法及桨法测定复方法莫替丁分散片的体外溶出度 ,溶液吸收度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实验数据采用Excel软件 ,以Weibull分布模型求算溶出参数并拟合回归直线 ,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采用转篮法及桨法测定本复方法莫替丁分散片的溶出度 ,其td 值分别为 1 30 6 3及 0 7931min ;直线斜率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 0 1)。结论 :本品溶出过程受测定方法影响较大 ,提示本品的体内溶出过程与胃肠运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分析广州市青少年吸烟行为影响因素的直接与间接作用。方法 利用自填式问卷调查2021名初中男生的吸烟相关信息,确证性因子分析构建测量模型,迭代加权虽小二乘法(ERLS法)估计参数,通过评价修正来确定最佳模型。结果 提取了三个环境因素潜变量,即监护人限制、吸烟环境和学校环境。吸烟相关态度只提取一个潜变量。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模型能解释吸烟行为38馆%的变异。对吸烟行为起直接作用的有:吸烟环境、监护人限制、拒烟决心和吸烟态度等。年级、健康知识和学校环境则起间接作用。危险因素排序:吸烟环境(45.76%)〉吸烟态度(19.88%)〉年级(0.44%);保护因素排序:拒烟决心(16.61%)〉监护人限制(10.51%)〉健康知识(3.89%)〉学校环境(2.92%)。结论 健康知识只能通过相关信念而对学生吸烟行为起间接的抑制作用,且贡献比例很低。年级的增长对学生吸烟行为的促进作用大于抑制作用。青少年控烟不能只限于健康教育,环境因素应受到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Cox比例风险模型影响点的有效识别方法 .方法 通过Monte-Carlo模拟研究,比较了六种诊断统计量及相应诊断图对影响点的诊断效能.结果 模拟研究表明,加权score残差、似然距离和最大影响曲率及其诊断图可从模型拟合不同角度有效识别影响点.结论 影响分析应是Cox模型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权score残差、似然距离和最大影响曲率是有效识别影响点的诊断统计量.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仪交叉配型(flow cytometry crossmatch, FCXM)对移植肾一年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应用χ2检验比较FCXM阳性与阴性组间1年移植肾死亡有无差异。以“移植后1年肾脏的存活状况(是/否)”为应变量,以移植后早期排斥反应(移植后1月内发生)、血管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延迟(移植后1周内需做血液透析)、FCXM、群体抗原反应抗体(PRA)、 HLA A,B配型、HLA DR配型、供者类型(尸肾/活体供肾)、既往移植次数、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血清巨细胞病毒状态、冷缺血时间、供者和受者年龄等可疑影响因素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流式细胞仪交叉配型对移植肾1年存活有无影响。结果:258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5个月(12~60个月),期间30例移植肾死亡,其中23例发生在移植后1年内。 χ2检验显示,FCXM阳性与阴性组间1年移植肾死亡无统计学差异(P=0.157?0)。 Logistic 回归显示,对移植肾1年死亡有影响的因素包括移植肾功能延迟(OR=8.00, P=0.001?4),供者类型为尸肾(OR=9.30, P=0.001?7)和血管排斥反应(OR=5.05, P=0.021?9)。FCXM的结果不会影响移植肾一年存活率(OR=1.60, P=0.534?6)。结论: FCXM对移植肾1年后存活尚无肯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