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061篇
  免费   5944篇
  国内免费   3709篇
耳鼻咽喉   347篇
儿科学   1481篇
妇产科学   856篇
基础医学   13080篇
口腔科学   1669篇
临床医学   6898篇
内科学   14228篇
皮肤病学   1039篇
神经病学   7735篇
特种医学   13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4803篇
综合类   13966篇
现状与发展   22篇
预防医学   4741篇
眼科学   963篇
药学   10581篇
  9篇
中国医学   2607篇
肿瘤学   5356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839篇
  2022年   1676篇
  2021年   2985篇
  2020年   2406篇
  2019年   2072篇
  2018年   2031篇
  2017年   2347篇
  2016年   2671篇
  2015年   3029篇
  2014年   5140篇
  2013年   5761篇
  2012年   5425篇
  2011年   6060篇
  2010年   4777篇
  2009年   4639篇
  2008年   4771篇
  2007年   4609篇
  2006年   4129篇
  2005年   3893篇
  2004年   3177篇
  2003年   2707篇
  2002年   2074篇
  2001年   1780篇
  2000年   1541篇
  1999年   1318篇
  1998年   1225篇
  1997年   1072篇
  1996年   918篇
  1995年   729篇
  1994年   702篇
  1993年   586篇
  1992年   506篇
  1991年   475篇
  1990年   394篇
  1989年   310篇
  1988年   295篇
  1987年   286篇
  1986年   255篇
  1985年   363篇
  1984年   318篇
  1983年   210篇
  1982年   244篇
  1981年   192篇
  1980年   166篇
  1979年   110篇
  1978年   91篇
  1977年   77篇
  1976年   68篇
  1975年   5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p73在骨巨细胞瘤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p73蛋白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骨巨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骨巨细胞瘤石蜡标本中p7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73在骨巨细胞瘤中表达阳性率为30.0%,对照组骨软骨瘤表达阳性率为20.0%,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p73在骨巨细胞瘤Ⅰ~Ⅱ级组表达阳性率为17.9%,Ⅲ级组为58.3%,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p73在Ⅲ级骨巨细胞瘤中表达明显增高,提示其在骨巨细胞瘤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并可作为骨巨细胞瘤Jaffe分级的辅助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p16、p15蛋白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对23例ALL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荧光强度,间接反映p16、p15蛋白水平。结果:23例ALL患儿p16蛋白阴性10例,p15蛋白阴性8例,p16、p15蛋白均阴性6例。3例T-ALL中p16、p15蛋白皆阴性2例,13例Non T-ALL中,p16蛋白阴性6例,p15蛋白阴性5例。高白细胞组的p16、p15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非高白细胞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HR-ALL组p16、p15蛋白阳性表达低于SR-ALL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p16、p15蛋白参与了部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p15、p15蛋白阴性的患者可能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修饰蛋白(modifier protein,MP)对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大鼠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xide dismutase,SOD)的影响。方法:利用庆大霉素致ARF的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和羟胺法分别测定血清及肾皮质匀浆MDA和SOD,光镜、电镜观察肾组织学改变,同时测定血肌酐(Scr)。结果:实验组、阳性对照组血清及肾皮质匀浆MDA明显下降,SOD明显上升,P<0.01。同时Sct下降。光镜、电镜示实验组、阳性对照组肾脏病理仅呈灶状改变。比阴性对照组减轻。结论:MP可以缓解氧自由基损伤,减轻ARF时的肾脏病理改变,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994.
P33ING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P33ING1表达在 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生物学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 化EnVision法,分别检测了原发性胃癌(71例)、胃粘膜不典型增生(12例)、正常胃粘膜 或慢性胃炎粘膜(18例)组织中P33ING1的表达,以及P53和Bcl-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 达情况。结果:胃粘膜不典型增生组及对照组(正常胃粘膜或慢性胃炎 粘膜)P33ING1均呈阳性表达,胃癌组织P33ING1表达率仅为62.0%(44/71),显 著低于前两组(P<0.01)。胃癌组织中P33ING1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淋巴结的转 移 及分化有关(P<0.01);P53表达与肿瘤大小、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B cl-2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及分化有关(P<0.05)。P33ING1与P53在胃癌组织中 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与Bcl-2则无相关性。结论:P33 ING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降,对胃癌发生、发展可能起重要作用。同时检测P33ING 1与P53的表达水平,对于原发性胃癌的诊断和治疗可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多囊蛋白-1胞内区cDNA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获取多囊蛋白-1胞内区片段。方法:用PCR法克隆多囊蛋白-1胞内区的cDNA片段,然后插入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ProEXHta中,经测序证实后,转入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用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结果:克隆到一个660bp的多囊蛋白-1胞内区cDNA片段,得到了一个相对分子质量为2.6万的融合蛋白。结论:多囊蛋白-1胞内区片段的融合蛋白为制备抗多囊蛋白-1单克隆抗体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6.
氨甲酰胆碱对多巴胺诱导的小脑颗粒细胞凋亡的保护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多巴胺诱导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的分子机制,以及胆碱受体激动剂氨甲酰胆碱对多巴胺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在培养的小脑颗粒神经元建立多巴胺凋亡模型。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形态学,DNA凝胶电泳和Hoechst33258核染色分析神经元凋亡,细胞的存活率用二乙酸荧光素(FDA)染色法检测。采用Westernblot分析细胞外信号调控的蛋白激酶(ERK)激活情况。【结果】多巴胺可诱导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并可持续激活ERK,二者均可被氨甲酰胆碱和PD98059抑制。氨甲酰胆碱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对ERK激活的抑制作用可被阿托品阻断。【结论】多巴胺在小脑颗粒神经元诱导凋亡可能是通过持续激活ERK介导的。氨甲酰胆碱通过激活M胆碱受体,继而抑制了ERK的激活,从而起到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细胞周期调节因子在原发和复发鼻咽癌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节因子在鼻咽癌复发中的作用。【方法】采用LsAB法同时检测69例患者原发和复发鼻咽癌组织中p53、MDM2、p21ras和p21WAF1蛋白的表达。【结果】复发癌与原发癌相比阳性表达率方面,p53蛋白(78%和80%)或MDM2蛋白(84%和83%)很相近,p21ras蛋白(73%和93%)或p21WAF1蛋白(52%和84%)明显下降;高表达率方面,p53蛋白(42%和51%)很相近,MDM2蛋白(57%和32%)明显升高,p21ras蛋白(16%和65%)或p21WAF1蛋白(17%和46%)明显下降。其中,MDM2蛋白表达水平在复发癌明显升高主要见于复发间期<34个月患者组(P<0.05),p21ras蛋白和p21WAF1蛋白表达水平在复发癌明显下降见于复发间期<34个月和≥34个月患者组(均<0.02以下)。【结论】原发鼻咽癌临床治愈后,p53蛋白和MDM2蛋白过度表达以及p21WAF1蛋白低表达或不表达可能仍然对鼻咽癌的复发起重要作用;MDM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和p21WAF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可能进一步加促鼻咽癌的复发过程。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患者、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因子改变。方法 :选择 2 8例老年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患者 (发病 72h内 )、31例Ⅰ ,Ⅱ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和 2 8例老年正常对照 ,测定其血浆vonWillebrand因子 (vWF)、α颗粒膜蛋白 - 140 (GMP 140 )和血清C反应蛋白 (CRP)含量。结果 :老年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组血浆vWF含量、GMP 140含量和血清CRP含量均明显高于老年高血压病组及老年正常对照组 ;老年高血压病组血浆vWF含量、GMP 140含量亦明显高于老年正常对照组 ,血清CRP含量较老年正常对照组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存在明显的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和炎症改变 ;Ⅰ ,Ⅱ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亦有明显的内皮细胞损伤和血小板活化。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验证从牛皮质骨中提取的骨形态发生蛋白 (bBMP)的异位诱导成骨能力 ,探讨煅桡骨 (SB)作为其载体对骨缺损的治疗作用。方法 :①将bBMP植入 1 6只balb/c小鼠肌袋内 ,每周宰杀 4只行细胞学检查 ,连续 4周。② 1 6只新西兰大白兔手术造成双侧桡骨 1cm缺损 ,分别植入bBMP -SB和SB进行自身对照 ,分批宰杀后行X -线照片和组织学检查。结果 :植入肌袋内的bBMP术后一周即可诱导软骨细胞形成 ,2周时可见编织骨 ,4周时可见小梁骨及骨髓成形。而骨缺损实验中 ,bBMP -SB组在软骨诱导、小梁骨的形成数量、骨折愈合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SB组。结论 :①bBMP有强大的异位诱导成骨能力 ;②bBMP -SB复合骨可促进骨缺损愈合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P2 7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4 8例宫颈癌中P2 7蛋白表达。结果 P2 7蛋白高表达率在宫颈癌中为 19% (9/ 4 8) ,而正常宫颈组织中均为高表达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P2 7蛋白高表达率与患者年龄、结婚年龄、生育状况、职业及临床分期无关 ,且放疗前后P2 7蛋白高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P2 7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对P2 7蛋白进行检测可为早期诊断宫颈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