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3篇
  免费   505篇
  国内免费   78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23篇
内科学   104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18篇
综合类   1168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43篇
  3篇
中国医学   1880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230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369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目的:探讨益气化痰活血法对血脂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218例EH患者按1∶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前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后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30d,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Vasodilation,FMD)和收缩压。结果:疗程结束时,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25%VS 86.24%,P0.05);试验组FMD显著高于对照组[(8.17±0.85)%VS(6.26±0.74)%,P0.05];试验组SBP明显低于对照组[(128.64±17.35)VS(134.72±19.57),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痰活血法能显著提高血脂正常EH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FMD和降低SBP。  相似文献   
62.
大柴胡汤出自仲圣《伤寒论》,历代医家对其条文注疏不尽相同,但大多数医家对其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观点认同,因柴胡剂在三阳病篇出现,易多与肝胆疾病相联系,而其条文所述症状,又与现代西医学胰脏疾病相似,故大多对此方的治疗范围规定在肝胆胰脏疾病之中,笔者早期阅读美国汉唐中医学院倪海厦教授讲述《伤寒论》,倪氏指出其方与肝脏及大肠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并照搬原方治愈教例大肠癌患者,笔者在此将试论大柴胡汤调节肝与大肠之关系及治疗大肠癌的猜想。  相似文献   
63.
64.
65.
秦伯未根据《黄帝内经》思想,将各脏腑生理功能与病理表现相结合,认为水肿之为病,以肺、脾、肾三脏为主,涉及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等脏,因而提出利尿、逐水、发汗、燥湿、温化、理气六大基本治法。同时认为此六法可因具体情况而出入变通,多种治法相结合,以发挥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6.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4):127-130
目的观察行气解郁平衡饮食方干预气郁体质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5月我市体检中心体检者中气郁体质者16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3例。干预组采用行气解郁平衡饮食方,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指导连续干预12周,观察两组干预前、后体质量化积分及各条目量化积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7.95%(73/83),高于对照组的49.40%(4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各条目量化积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气解郁平衡饮食方干预气郁体质干预效果明显,可以改善气郁体质量化积分,患者气郁体质症状好转。  相似文献   
67.
68.
食管癌是恶性程度高、侵袭能力强、预后较差的一类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属中医学“噎膈”范畴。中药复方在抗肿瘤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获知构成食管癌(噎膈)的证素包括气滞、痰、气虚、血瘀、阴虚等,中医临床辨证多分为痰气交阻、气阴两虚、津亏热结、气虚痰湿、痰热互结、痰瘀互结、热毒瘀结、正虚毒蕴等,大半夏汤、启膈散、旋覆代赭汤、六君子汤、沙参麦冬汤、通幽汤等为临床常用方剂,其中启膈散、六君子汤、通幽汤等经体内外实验研究已证明可通过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促进凋亡、影响肿瘤微环境、调节细胞能量代谢、抑制血管生成等机制发挥抗食管癌作用,且中药复方通过靶向非编码单链RNA分子(microRNA)发挥抗食管癌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多,发现临床收效良好的复方大半夏汤、参赭培气汤、小陷胸汤、人参半夏汤、六神丸等尚无深入的机制研究,古籍所载的吴茱萸汤、通关散等复方却于现代少有应用。因此,该文将中医经典古籍中专药专方、现代临床常用复方及实验研究进行梳理,以期推广中药复方抗食管癌的治疗方法,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协同优势。  相似文献   
69.
张仲景书中的"客气"一词,一般被误解作"邪气"。笔者通过比较多条经文发现,"客气"并非张仲景理解的"邪气",而是指一种特殊的致病因素,是由于胃虚而浊气上逆所生的阳热之邪。由于这种情况并非"外来邪气",又非生理的"正气",因而张仲景创造"客气"一词,以解释这种特殊的病因。  相似文献   
70.
减少血糖波动是目前干预糖尿病和预防并发症的重点,也是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优势所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胰岛微循环障碍是胰岛功能下降进而引发血糖波动的关键病理环节,而胰岛微循环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的过度激活作为胰岛功能失代偿的使动环节,与胰岛内分泌细胞功能密切相关,是研究胰岛功能的关键靶点。中医学认为糖尿病血糖波动与"脾气散精"障碍密切相关,脾不散"精"(血糖),精滞为浊,浊邪壅塞,是血糖稳态失衡的使动环节,亦为糖尿病全病程的关键病机。通过补益"脾"气以促进"胰"中精微物质的布散能够恢复糖调节激素间的平衡,从而减少血糖波动。目前,"脾气散精"对血糖波动的调节机制尚不明确。作者基于以往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基础,提出"脾气散精"环节通过促进机体胰岛微循环从而发挥其改善胰岛功能、调节血糖稳态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胰岛微循环局部RAS的激活状态相关。RAS系统在胰岛微循环中各信号通路的相互拮抗关系,与中医理论中脾气散精与固精作用的对立制约关系相类似。因此"脾气散精"环节对血糖波动的调节机制有必要从胰岛微循环RAS整体调控的角度进行深入探索,以此揭示中医药调节机体内环境稳态,减少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