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8篇
  免费   361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629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30篇
中国医学   1299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以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免疫调节的影响。【方法】将8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通络方,比较2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和临床症状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心绞痛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治疗组VEGF含量显著升高,ET-1含量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VEGF、ET-1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VEGF、ET-1含量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治疗组hs-CRP、IL-1β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hs-CRP、IL-1β含量均有下降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hs-CRP、IL-1β含量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能更好地达到缓解心绞痛、改善临床症状的目的,这可能与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免疫调节功能等有关。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中药脑络通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香丹注射液治疗,针药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醒脑开窍针刺法和脑络通方联合治疗。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独立生活能力量表(BI)评价。【结果】(1) NIHSS评分疗效方面:治疗后,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2.4%,针药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2)基于BI评分的残疾率方面:治疗后,针药组残疾率为43.33%,对照组为75.86%,针药组的残疾率低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 BI评分均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针药组对NIHSS、 BI评分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与中药脑络通方联合治疗方案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致残率,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43.
王渝蓉  高洁  熊昕  杨健 《重庆医学》2015,(16):2225-2227
目的:观察原络配穴与补肾益寿胶囊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血液流变学及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肢体活动障碍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在控制原发病等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针刺组以原络配穴为配穴原则,予针刺治疗;药物组予口服补肾益寿胶囊;联合组予原络配穴联合口服补肾益寿胶囊,观察3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改变及血hs‐CRP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hs‐CRP水平均明显改善(P<0.01);联合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针刺组与药物组(P<0.01)。结论原络配穴与补肾益寿胶囊联合用于脑梗死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改善血液流变性及降低血hs‐C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上海市名老中医经验方——补肾调经方治疗肾阴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医院收治的肾阴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枸橼酸氯米芬片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补肾调经方口服治疗,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空腹血糖(FPG)及胰岛素(INS)水平的变化情况,采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月经后期、卵巢多囊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LH、LH/FSH、T、INS及HOMA-I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LH、LH/FSH、T、INS及HOMA-IR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LH、LH/FSH、T及IN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3/30),而治疗组患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补肾调经方治疗肾阴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较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患者的LH、T及INS水平,优化卵泡的生长发育环境,从而改善患者的月经周期、不孕情况。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肺金生方抗非小细胞肺癌(NSCLC)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TKIs)靶向药物耐药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选用NSCLC细胞系HCC827,按0.01、0.05、0.10、0.50和1.0μM浓度梯度诱导构建吉非替尼耐药细胞株,采用CCK8法检测耐药株是否构建成功,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耐药株c-MET扩增水平。20只BALB/c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空白对照组、吉非替尼组、肺金生方组和肺金生方+吉非替尼组,每组5只。按每只4×10~7/200μL将吉非替尼耐药细胞株注射于裸鼠后肢皮下,构建皮下移植瘤模型。四组均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吉非替尼组给予吉非替尼50mg/kg灌胃;肺金生方组给予肺金生方剂量53.6g/kg灌胃;肺金生方+吉非替尼组给予吉非替尼50mg/kg+肺金生方剂量53.6g/kg联合灌胃给药。给药频次每2天1次,连续给药4周。CCK8法检测耐药HCC827 GR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耐药HCC827 GR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耐药HCC827 GR细胞p-EGFR、p-MET、p-AKT、p-ERK1/2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吉非替尼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瘤重无差异[(1.34±0.16)g比(1.41±0.13)g,P>0.05],肺金生方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瘤重明显减轻[(0.77±0.28)g比(1.41±0.13)g,P<0.01],吉非替尼+肺金生方组裸鼠皮下移植瘤明显小于肺金生方组和吉非替尼组[(0.34±0.16)g比(0.77±0.28)g、(1.34±0.16)g,P均<0.01];肺金生方单用或与吉非替尼联用能够明显抑制耐药HCC827 GR细胞的增殖能力[(43.45±4.47)%、(24.25±5.21)%比(100.00±2.14)%,P均<0.01];肺金生方组、吉非替尼+肺金生方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7.40±0.56)%、(12.80±0.72)%比(3.05±0.54)%,P均<0.01];肺金生方组、吉非替尼+肺金生方组c-MET和p-c-MET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并明显抑制下游AKT/ERK1/2磷酸化水平。结论肺金生方或和吉非替尼联用能有效抑制吉非替尼耐药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抑制耐药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MET蛋白表达以及下游AKT/ERK1/2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6.
背景 胸腺是最重要的中枢免疫器官,在接受射线后易受损造成免疫损伤,目前国内外研制的胸腺防护剂仍存在缺陷,中药因其高效低毒的特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目的 研究补肾解毒方对放射致小鼠胸腺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2019年1月,将90只C57BL/10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单纯放射组、放射+氨磷汀组、放射+补肾解毒方防治结合组和放射+补肾解毒方预防组,每组18只。适应性饲养3 d后,放射+补肾解毒方防治结合组、放射+补肾解毒方预防组每日予以补肾解毒方汤剂灌胃(0.25 ml/只),同时单纯放射组和放射+氨磷汀组予以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连续灌胃10 d,第11天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小鼠均接受与照射源同等距离的一次性4 Gy 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其中放射+氨磷汀组小鼠在照射前30 min于左侧腹腔内注射氨磷汀200 mg/kg。照射后,放射+补肾解毒方防治结合组继续予以补肾解毒方灌胃,余4组给予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在照射后第1、7、14天进行取材,计算胸腺指数,在光镜下观察照射后第7天各组胸腺组织结构。结果 五组小鼠在照射后一般情况均较照射前差,具体表现为活跃度下降、精神状态不佳、皮毛光泽度下降,尤其单纯放射组程度更甚,其中5只小鼠出现毛发块状脱落症状。照射后第1、7、14天,空白对照组胸腺指数均高于其余4组(P<0.01);照射后第7天,放射+氨磷汀组、放射+补肾解毒方防治结合组胸腺指数高于单纯放射组,放射+补肾解毒方预防组低于放射+补肾解毒方防治结合组(P<0.01);照射后第14天,放射+补肾解毒方防治结合组胸腺指数高于单纯放射组、放射+氨磷汀组和放射+补肾解毒方预防组(P<0.05)。空白对照组胸腺结构完整,皮质内可见髓质,中央可见圆形或椭圆形胸腺小体;单纯放射组小梁结构破坏,界限不清,胸腺小体模糊;其余3组病理表现基本一致,部分小梁小叶结构破坏,胸腺小体隐约可见,皮质髓质界限不清,其中放射+补肾解毒方预防组还表现出更多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补肾解毒方能减轻放射所致小鼠胸腺组织损伤,发挥了良好的放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解郁止痛方(JYZT)对偏头痛-抑郁共病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经行为学评分后选4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JYZT高剂量(25 ml/kg)组、JYZT低剂量(12.5 ml/kg)组及阳性药物(氟西汀)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刺激结合电刺激大鼠上矢状窦的方法诱导偏头痛-抑郁共病模型。各组予以相应药物干预28 d,分别于2、4周时进行体质量测定、行为学测试;4周时,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及Trk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2周、4周时,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4周时,JYZT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大鼠的体质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②2周、4周时,模型组大鼠水平运动格数及垂直运动次数均明显少于假手术组(P0.05);4周时,JYZT高、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大鼠的水平运动格数及垂直运动次数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③2周、4周时,模型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4周时,JYZT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④4周时,模型组大鼠海马BDNF、TrkB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减少(P0.05);JYZT高剂量组的BDNF、TrkB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解郁止痛方可显著改善偏头痛-抑郁共病大鼠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海马组织BDNF/Trk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8.
目的 通过阿尔茨海默病斑马鱼模型,探讨补肾益智方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6月龄斑马鱼,随机分成5组,分为空白对照组(n=12)、模型组(n=10)、阳性药组(n=10)、补肾益智方高剂量组(n=11)和低剂量组(n=12)。除空白对照组,其余各组均用AlCl3·6H2O配制成浓度为100 μg/L的溶液持续浸泡斑马鱼30 d,每天更换一半的染毒培养液。染毒结束后利用T迷宫实验剔除染毒失败的斑马鱼。造模结束后,分别给予阳性药组多奈哌齐20 μg/mL,高、低剂量组补肾益智方30、10 μg/mL浸泡14 d。给药结束后,通过T迷宫实验检测斑马鱼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神经元变化;qPCR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在T迷宫测试第4天,模型组潜伏时间为(198.00±45.78)s,补肾益智方低剂量组为(12.75±2.29)s,补肾益智方高剂量组为(7.27±0.90)s,补肾益智方治疗组斑马鱼的潜伏时间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补肾益智方治疗组斑马鱼的端脑神经元数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多、排列变整齐,星型胶质细胞增多;③补肾益智方组斑马鱼脑ACHE活力显著降低(P<0.01)、ChAT活力显著增加(P<0.05);④补肾益智方治疗组斑马鱼脑组织中appb、bace1表达显著降低(P<0.01),sod、cat、nrf2基因表达显著增加(P<0.01),keap1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1);⑤补肾益智方治疗组斑马鱼脑组织蛋白表达情况与qPCR结果一致,APP、BACE1表达显著降低(P<0.01),Nrf2表达显著增加(P<0.01),Keap1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补肾益智方能有效改善AD斑马鱼的学习记忆能力,减少Aβ生成,减轻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49.
目的考察海马补肾丸对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吡拉西坦组、龟龄集组和海马补肾丸组。采用腹腔注射东莨菪碱制备小鼠记忆获得性障碍模型,计算学习正确率,测定蛋白含量和乙酰胆碱酯酶活力。采用腹腔注射亚硝酸钠制备小鼠记忆巩固性障碍模型,计算训练、测定学习正确率,测定蛋白含量、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以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海马补肾丸2.20 g/kg组能显著增加小鼠学习记忆的正确率(P0.05),显著降低乙酰胆碱酯酶活力(P0.01)。测定时,与模型组比较,海马补肾丸1.10、2.20 g/kg组能显著增加小鼠学习记忆正确率(P0.05),能不同程度增加小鼠大脑SOD含量,降低MDA含量(P0.05、0.01)。结论海马补肾丸能明显改善小鼠的记忆获得、记忆巩固障碍,推测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降低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增加脑内乙酰胆碱的含量,改善记忆获得能力;通过抗脑组织的氧化损伤,增加大脑SOD含量,降低MDA含量,改善记忆巩固能力。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滋癸益经汤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卵巢早衰(PO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PO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治疗组给予口服滋癸益经汤加滋肾育胎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滋癸益经汤加维生素E胶囊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的各项证候积分、月经情况、血清性激素水平[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及彩超检查指标[子宫内膜厚度、卵巢体积、卵泡数量、卵巢最大血流速度(PSV)和卵巢阻力指数(RI)]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63.6%,对照组为39.4%,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证候方面: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在改善心烦失眠、潮热盗汗、咽干口燥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在改善咽干口燥、大便异常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月经方面: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在改善月经周期和经质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在改善经量和痛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彩超方面: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在降低RI和增加PSV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在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性激素水平方面: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血清FSH、LH、E2、AMH水平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在提高患者血清AMH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癸益经汤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POF疗效确切,不仅能改善患者症状和月经情况,还可提高患者血清AMH水平,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双侧卵巢血供,降低卵巢血流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