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63篇
  免费   483篇
  国内免费   36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83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26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786篇
内科学   1682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8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2848篇
综合类   3161篇
预防医学   34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049篇
  10篇
中国医学   321篇
肿瘤学   276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231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254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440篇
  2013年   502篇
  2012年   611篇
  2011年   691篇
  2010年   654篇
  2009年   728篇
  2008年   803篇
  2007年   728篇
  2006年   740篇
  2005年   720篇
  2004年   581篇
  2003年   537篇
  2002年   533篇
  2001年   371篇
  2000年   345篇
  1999年   356篇
  1998年   332篇
  1997年   248篇
  1996年   212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71.
目的 探讨脾切除加胃底切除术治疗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采用择期脾切除加胃底切除术治疗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21例。患者均为慢性胰腺炎后伴有比较严重的胃底静脉曲张及1次以上出血史。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48个月。随访中无上消化道出血,无手术近期死亡,效果满意。结论脾切除加胃底切除术能较好地为患者接受,复发出血率低,止血确切,是治疗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比较理想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2.
CCR1趋化因子受体在人肝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CCRl趋化因子受体在人肝癌组织中表达分布情况,探讨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45例肝癌组织及相应癌旁肝组织CCRl趋化因子受体表达及分布情况,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性的关系。结果RT-PCR、Western blot在肝癌组织及相应癌旁肝组织中均可以检测到CCR1趋化因子受体mRNA及蛋白,肝癌组织表达水平高于癌旁肝组织。免疫组化显示CCR1趋化因子受体主要表达于肝癌细胞膜。CCR1mRNA表达水平与病人性别、年龄、血清AFP水平、肿瘤大小、分期无明显相关性,而与肿瘤是否有包膜(t=2.305,P〈0.05)、门静脉浸润显著相关(t=3.004,P〈0.01)。无门静脉浸润的肝癌组织中,47.4%免疫组化染色强度为++~+++,而有门静脉浸润的肝癌组织中,80.8%染色强度为++~+++,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X^2=5.511,P〈0.05)。结论肝癌细胞表达CCR1趋化因子受体,其表达水平与肝癌侵袭性尤其是门静脉浸润相关,有望成为判断肝癌侵袭性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3.
《山东医药》2006,46(29):F0004-F0004
山东省立医院器官移植,肝脏外科中心是山东省规模最大的肝脏移植,肝脏外科专业化科室,主要业务范围为肝移植治疗各种良恶性终末期肝病(包括各种原因肝硬化晚期肝功能衰竭,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肝癌,先天性肝病等)。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胰头癌侵犯门静脉和/或肠系膜上静脉(PV/SMV)时的根治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包括受侵PV/SMV在内的扩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的临床资料。16例均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9例行血管壁部分切除,5例行血管节段性切除及对端吻合,2例行受侵血管切除+自体静脉移植。结果全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血管栓塞、肠坏死、肝衰竭等并发症。除1例并发多器官衰竭于术后2d死亡外,均康复出院。15例均随访。存活超过3年者3例,超过5年者1例,存活3~26个月4例。结论对单纯侵犯PV/SMV的胰头癌施行联合PV/SMV住内的胰头癌扩大根治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5.
背景: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能够降低门静脉压力和预防静脉曲张出血,但其能否预防静脉血管曲张尚不清楚。方法:对213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犤最小门静脉压力梯度(H VPG)为6m m H g犦进行随机分组:其中108例接受噻吗洛尔(一种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治疗,105例接受安慰剂治疗。主  相似文献   
76.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外科治疗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我们仍然认为应根据发病原因、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年龄、肝脏大小、肝功能、上消化道出血、脾脏大小与脾亢程度,以及外科医生自己的经验、习惯等多种因素个体化选择。黄筵庭教授也认为:外科术式繁多,都有一定疗效,各有优点,但也有其不足,再加上外科医生自己的观点,甚至成见,很难取得一致,也没有必要一致。在其主编的《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学》中,国内许多外科专家已经把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方方面面问题做了详尽阐述。在这里把下列问题再提出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7.
目的:通过大鼠肝右叶血供干预分别建立肝细胞凋亡和坏死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的磁共振成像实验奠定基础。方法:选取体重为250-300克的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只,分别行肝右叶门静脉和肝动脉结扎术、门静脉结扎术及假手术,各组在术后3 h及1、3、7和14 d分别处死6只大鼠,取肝脏标本送病理及电镜检查。结果: A组30只大鼠肝右叶发生凝固性坏死,光镜及电镜下均呈典型的坏死改变,TUNEL染色呈阴性;B组30只大鼠肝右叶发生小灶性凋亡,光镜下可见肝细胞核固缩改变,电镜下见肝组织核边集和凋亡小体,TUNEL染色呈阳性改变。术后3 h 即可见凋亡细胞,24 h时凋亡细胞数最多,7 d后肝组织开始发生小灶性坏死;C组30只大鼠肝右叶未发生凋亡和坏死的病理改变。结论:大鼠肝右叶门静脉和肝动脉双结扎可建立胆脏凝固性坏死模型,单纯肝右叶门静脉结扎能构建肝细胞小灶性凋亡模型。  相似文献   
78.
门脉高压症患者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术前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方法。方法 :用L ogistic多元回归法分析了 80例门脉高压症断流患者术后出现肝功能不全的相关因素 ,从中筛选与肝功不全关系最密切的危险因子。结果 :排除手术操作本身的影响后 ,术后发生肝功不全影响最大的因素依次为 :肝性脑病 ( ENC)、血浆吲哚氰绿潴留试验 ( ICGR15)及门静脉充血指数 ( PCI)等 ,而术前的血清总胆红素 ( TBIL)、白蛋白 ( A)、A/G比值、总胆汁酸( TBA)、透明质酸 ( HA)、凝血酶原时间 ( PT)、门静脉内径 ( dp)、门静脉流速 ( Vp)及门静脉流量 ( Qp)等因素 ,在多元回归中所占比例不大。结论 :综合分析术前患者临床指标和肝功能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评价肝硬化患者肝储备功能 ,预测手术风险及术后转归  相似文献   
79.
介入治疗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广泛血栓形成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广泛血栓形成是较少见疾病 ,可继发于腹腔感染、胰腺炎、肿瘤侵犯、门脉高压症、腹部外科术 (如脾切除、门 腔分流、肝移植术 )后、血液病等 ,急性病人可因侧支建立不良而发生肠梗死 ,未经及时治疗者死亡率高达 70 %。近年 ,欧美有些作者报道用介入微创技术治疗急性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 ,获得优良效果 ,国内尚无类似报告。我们最近用介入治疗方法成功救治 1例急性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广泛血栓形成病人 ,现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 :病人 ,女性 ,38岁 ,以腹痛、腹胀、恶心、呕吐 2d入院。病人2周前因巨脾合并脾静脉阻…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病人的诊治方法及术中操作要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近 2 0年我院手术处理的 2 8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门脉高压病人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2 8例病人中一期先行胆道手术者 2 0例 ;一期先行门脉高压症手术 3例 ;同时行胆道及门脉高压手术 5例。结果显示ChildA级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ChildB、C级病例。结论 掌握好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硬化病人的手术适应证至关重要 ,而对其适应证的掌握主要是对病人术中术后危险因素的正确估计 ,强调“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