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1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5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96篇
口腔科学   47篇
临床医学   563篇
内科学   446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86篇
综合类   1174篇
预防医学   432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96篇
  7篇
中国医学   391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255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61.
目的 :测定非心脏外科手术病人应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ANHD)时 ,心输出量 (CO)、心脏射血量 (SV)及心肌酶谱的改变 ,评价心脏在氧供降低时的氧合情况及心肌是否缺氧受损。方法 :选择临床大中型非心脏外科手术病人 40例 ,ASAⅠ~Ⅱ级 ,麻醉平稳后正常体温下行ANHD ,测定不同程度血液稀释 (HD)时 (HD1、HD2 、HD3 的HCT分别约为 2 8% ,2 5 % ,2 3% ) ,心输出量 (CO)、心脏射血量 (SV)及心肌酶谱的改变。结果 :从HD1~HD3,即使在HD3 水平 ,CO(SV)下降时 ,心肌酶均未升高 ,回输血后心肌酶谱升高 ,与HD前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手术病人进行轻、中度ANHD时 ,当CO(SV)降低 ,心脏失代偿时 ,未出现心肌酶的升高 ,再次说明心肌未受损  相似文献   
62.
患儿,女,8岁,因“发热4天,恶心、吐咖啡样物2天,乱语1天”入院。患儿于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体温达41℃,伴头疼,无呕吐、寒战、咳嗽、腹泻等。于当地医院予以药物降温(具体不详)治疗1天热退。入院前2天,突然恶心、呕吐,非喷射状,伴左上腹疼痛,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有少许咖啡样物。在当地查血小板49×10^9,谷丙转氨酶1435Iu/L,总胆红质11.4mmol/L。  相似文献   
63.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rshrase)的活力测定.对于肝脏病诊断及病情观察均有一定意义。我们自1992年应用酶促反应动力学的有关理论,以酶联—紫外连续监测法(即速率法)测定丙氨酸转酶得到了满意的效果。该法具有快速、结果准确、重复性好等优点。是目前较理想的测定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4.
目的:调查新生五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及肝功能的结果,达到控制乙肝传染的目的。方法:选用四届入学新生1462份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咐法(ELISA)检测五项HBVM,应用改良赖氏法,检测了肝功能。结果:HBVM阳性组合例数709例,占48.50%,乙肝病毒抗原(HBsAg)阳性者149例,占10.88%。乙肝病毒抗体(HBsAb)阳性占302例,占20.66%。丙氨酸转氨酶(GPT)异常者53例,占3.63%。结论:新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人数及HsAg携带者较多,对结果异常者应采取积极治疗和适当管理。HBsAb阳性率逐年增高,结果提示,注射乙肝疫苗是防止乙肝传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5.
用10只犬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休克前、休克30min及回输血后30min时,血浆中心肌相关酶—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GOT)、α-羟丁酸脱氢酶(HBD)活性值的变化。结果发现:失血性休克30min时,CK、GOT较休克前显著下降(P<0.05,P<0.01);HBD值也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30min时,CK、GOT、HBD值回升,与休克30min时比显著升高(P<0.05),与休克前比无显著性差别(P>0.05)。提示:失血性休克早期心肌细胞可能存在有一种保护性反应,心肌细胞没有发生明显损伤。  相似文献   
66.
维甲酸对人体肝癌细胞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细胞分化诱导剂全反式维甲酸对人体肝癌细胞几种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 10μmol/L全反式维甲酸处理 BEL-7402人肝癌细胞,观察细胞碱性磷酸酶(ALP)、酪氨酸-α-酮成二酸转氨酶(TAT)和γ-谷氨酸转肽酶(γ-GT)活性以及甲胎蛋白(AF P)分泌量。结果:10μmol/L全反式维甲酸使反映肝细胞恶变的指标 AFP分泌量和 γ-GT比活力明显下降( P< 0.05或<0.01),ALP比活力和反映肝细胞分化的TAT比活力则明显升高(P<0.01或<0.05)。这些酶学指标与AFP分泌量的变化有助于综合反映肝癌细胞的再分化。  相似文献   
67.
<正>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肺部出现侵润病灶,并且一部分医务人员因接触该病患者后发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常伴有低氧血症,同时试验室发现肝转氨酶异常。目前有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低氧血症与肝转氨酶异常的关系国内外报道少。本文将临床观察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低氧血症与肝转氨酶异常的关系报道如下。资料方法观察对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诊断标准严格按照2003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诊断标准》。我院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收治定点医院,所有病人都符合此标准。  相似文献   
68.
目的 了解重型乙型肝炎时乙型肝炎病毒 (HBV)的复制状况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聚合酶链反应测定 172例乙型肝炎病人的HBV复制指标。结果 慢性重型肝炎病人的HBeAg和 /或HBVDNA阳性率明显低于非重型慢性肝炎 (P <0 0 1) ;HBV复制状态与血清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及预后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HBV复制活跃不一定是重型肝炎发生的因素。  相似文献   
69.
有关脑脊液 (CSF)中酶类检测的报道甚少。 CSF中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乳酸脱氨酶 (L D)、肌酸激酶 (CK)对一些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但是对常规以外的 CSF生化往往不很清楚 ,查找 CSF生化参考值是困难的 [1] 。我们结合了临床诊断及检测结果 ,对总蛋白 (TP) <4 5 0 mg/ L的 6 0份 CSF统计分析 ,对2 0 4例 CSF标本进行了 AST、LD、CK、总蛋白 (TP)的测定 ,提出了 CSF中这 3种酶活性新的鉴别界线 ,探讨了在脑部伤病中 3种酶活性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CSF常规及其它生化检验正常的 6 0份 ,TP…  相似文献   
70.
董卫国 《养生月刊》2003,24(11):490-493
病毒性肝炎至少有7种,除1990年前已被世界公认的5种(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肝炎外,近年来又发现了己型和庚型肝炎。据最新资料介绍,2000年在我国35种法定报告传染病总例数中,病毒性肝炎占了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