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6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822篇
内科学   168篇
皮肤病学   46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80篇
综合类   1160篇
预防医学   447篇
眼科学   100篇
药学   569篇
  3篇
中国医学   97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292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测在慢性前列腺炎中的意义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研究慢性前列腺炎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CNS)的关系 ,探讨前列腺液中CNS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 4 2 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Meares Stamey四段取样法作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患者年龄 18~ 4 6岁 ,平均 31岁。病程 3~ 32个月 ,平均 6个月。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 (NIH CPSI)平均 2 3.2分。 结果  4 2 8例均行细菌培养 ,其中 2 4 8例 (5 7.94 % )分离出细菌。革兰阳性菌 195例 (78.6 3% ) ,其中葡萄球菌 16 0例 (6 4 .5 2 % ,16 0 / 2 4 8) ,CNS 89例 (35 .89% ,89/ 2 4 8) ;CNS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者 81例 (32 .6 6 % ) ,其次为腐生葡萄球菌 3例和溶血性葡萄球菌 2例 ;NIH CPSI积分与细菌培养结果无明显相关。CNS对常用抗菌药物 (β 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 )耐药率较高 (5 1.9%~ 10 0 % )。 结论 CNS为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致病菌 ,应引起高度重视 ;适时监测前列腺液病原菌及药敏试验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
267株烧伤感染细菌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本院烧伤科细菌分布和菌种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烧伤病人创面分泌物、血液、痰液及静脉导管末端行普通细菌培养,统计细菌分布情况及常用药物的敏感性。结果:9年来共检出19种267株细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葡萄球菌占83.14%,并有逐渐增加的趋势。铜绿假单胞菌以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多粘菌素B最敏感;氨曲南亦较敏感,且敏感性呈逐渐上升趋势。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万古霉素最敏感.呋喃妥因、利福平次之,青霉素类和大部分头孢菌素则高度耐药。结论:目前烧伤感染仍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防治该两种细菌感染是抗烧伤感染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儿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性分泌物的病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对271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分泌物(439耳)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439耳分泌物标本中病原菌检出率为90.7%(398耳);需氧菌检出率为71.5%(314耳),厌氧菌检出率为19.1%(84耳);革兰阳性菌对环丙沙星(91.8%)和头孢他啶(90.2%)最敏感;革兰阴性菌对氧氟沙星(93.4%)和阿米卡星(88.1%)最敏感,对厌氧菌最敏感的药物为甲硝唑(93.2%)和氧氟沙星(94.3%).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无芽孢厌氧菌是衡阳地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34.
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35.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治疗前后的胆汁细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治疗前后的胆汁细菌动态、药敏情况。方法 :应用自动细菌鉴定仪和药敏分析系统动态分析、鉴定 3 3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汁细菌和药敏。结果 :术中 3 2例培养阳性 ,阳性率 97% ,分离出 3 8株 ,大肠埃希杆菌、肺炎克雷柏菌、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多见。鼻胆管外引流治疗后 ,15例培养阳性 ,阳性率45 % ,分离出 17株 ,大肠埃希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多见。从细菌抗生素药敏计算敏感率依次为 :亚胺培南 >头孢他啶 >环丙沙星 >丁胺卡那 >哌拉西林 >头孢唑啉 >庆大霉素 >氨苄青霉素。结论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原菌主要由大肠埃希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构成。在无细菌培养及药敏测试情况下 ,治疗胆管炎可选择亚胺培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丁胺卡那。  相似文献   
36.
1989年9月~1991年12月我们用速效止泻散治疗小儿腹泻158例,经初步临床观察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均为住院患儿,诊断标准依据中华儿科杂志[1987;25(3):175],除外菌痢,并随机选择同期入院的腹泻患儿为对照组。治疗组158例,男91例,女67例,年龄:<1岁 108例,1~3岁48例,>3岁12例。水样便>10次/d者66例(41.8%),轻度脱水73例(46.2%),中度脱水24例(15.2%),体温>38℃者56例(35.4%)。大便细菌培养均阴性,脂肪球 ~ 者55例(34.8%)。对照组100例,男57例,女43例。年龄:<1岁68例,1~3岁24例,>3岁8例。水样便>10次/d者22例(22%),轻度脱水19例(19%),中度脱水4例(4%),体温>38℃者25例(25%)。大便细菌培养均阴性,脂肪球 ~ 21例(21%)。两组在  相似文献   
37.
我们曾采用平皿倾注法与胶膜法对菌落总数进行检测试验,以期选择最佳方法。平皿倾注法按国家标准GB4789.2-84进行测定.胶膜法由哈尔滨市卫生防疫站提供编号为10104-489-1进行时,被检样品相同,对比试验表明,胶膜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易于观察,适合基层大批量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38.
梁玥  权荣喜  徐文仪  韩艳 《新疆医学》2006,36(1):113-114
我们对2002年1月~2004年12月住院病人,包括院外感染和院内感染以及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和机械通气的病人500次痰细菌培养进行分析,以探讨重症监护室细菌分布和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9.
胃幽门螺杆菌抗体定量测定及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幽门螺杆菌抗体定量法测定了187例慢性胃病患者(均经培养和/或病理确诊)的血清特异性幽门螺杆菌(HP)IgG抗体。检出率为75.4%,敏感性为93.8%,特异性为100%。该法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培养法,病理HE染色法和尿毒酶试验,有显著差异(P<0.05),而后三者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ELISA-HP抗体定量法具有检出率高,敏感,特异,可靠,经济,简  相似文献   
40.
从34例牙髓根管感染中共分离出厌氧菌118株,经菌属分类依次为消化链球菌属,拟杆菌属,梭杆菌属,放线菌属,韦荣氏球菌属和珠网菌属,其中前3属为77株,分离率为65.3%,这一结果显示该3属细菌与极管感染有密切关系,是牙髓根管感染的优势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