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6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92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72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91篇
内科学   106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84篇
综合类   265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61篇
  1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5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大量研究发现,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与心房结构重构密切相关,而心房纤维化是最主要的结构重构改变。转化生长因子-β1是心房颤动纤维化重构中重要的致纤维化因子,不仅能引起细胞间质重构,还能影响心肌细胞骨架重塑及相关骨架蛋白表达异常。特别是使心脏特异性肌动蛋白交联蛋白α-actinin-2表达增加。细胞骨架蛋白参与了结构重构改变。现对转化生长因子-β1对心房结构重构及心房肌细胞骨架蛋白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大豆肽对β- 淀粉样蛋白肽( Aβ)诱导的海马神经元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分离胚胎 18.5 d C57BL/6 小鼠海马原代神经元,培养7 d 后用10 μmol/L 的Aβ25-35 处理,制作神经元损伤模型;随后分别在 神经元培养基中加入0.1%、0.5% 和1.0% 的大豆肽,处理48 h 后,利用MTT法检测大豆肽对海马神经细胞活力的 影响,DAPI 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形态变化;免疫印迹检测神经细胞凋亡蛋白表达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 原代神经元中微管蛋白β-Ⅲ-tubulin 及微管相关蛋白MAP2的变化。结果:大豆肽提高了Aβ25-35 所致神经损伤模型 中海马神经元的细胞活力,大豆肽降低了Aβ25-35 所致神经损伤模型中海马神经元的凋亡,减轻了细胞骨架的损伤。 结论:大豆肽对Aβ 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及细胞骨架损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 1)反义寡核苷酸(ASODN)转染对胃癌细胞骨架及裸鼠体内成瘤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层粘连蛋白黏附法,由胃癌MKN-45细胞株中筛选获得高侵袭转移亚株(MH)。以脂质体介导将Tiam1ASODN转染至MH细胞中,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定量细胞ELISA技术分别检测Tiam 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细胞骨架蛋白染色及裸鼠接种法分别观察Tiam1ASODN转染后MH细胞在骨架结构和裸鼠体内成瘤转移能力方面的变化。结果:应用0.43μmol/LTiam 1 ASODN转染可特异性抑制胃癌MH细胞中Tiam 1 mRNA和蛋白表达(0.162±0.018,0.982±0.119),与脂质体转染组(0.789±0.054,1.237±0.108)、正义寡核苷酸(SODN)-脂质体转染组(0.754±0.039,1.234±0.103)、未转染组(0.801±0.065,1.290±0.182)相比,分别为后3者的20.2%~21.5%、76.1%~79.6%(P=0.000、0.037)。同时ASODN转染组细胞在裸鼠体内的肺转移率25%(2/8)也较未转染组88%(7/8)、正义寡核苷酸组75%(6/8)显著下降(P=0.039),且其胞膜表面突起及伪足变稀疏或缩短、骨架结构紊乱程度减轻。结论:特异性ASODN转染可有效抑制Tiam 1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并削弱其体内侵袭转移能力,这可能是通过调整胃癌细胞骨架结构重组,降低其变形、游走能力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44.
Ezrin是埃兹蛋白/根蛋白/膜突蛋白(ERM)家族成员之一,是一种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近年来的研究发现,Ezrin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异常表达,提示其在肿瘤的浸润、转移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Ezrin通过改变肿瘤细胞运动、调节细胞间黏附、参与肿瘤细胞内信号转导、抑制细胞凋亡和调理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等方面,影响恶性肿瘤的转移。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锌离子(Zn^2+)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微管相关蛋白-2(MAP-2)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60只分4组:正常组、模型组和AD前补锌组、AD后补锌组。采用β-淀粉样肽(amyloid,Aβ)大鼠侧脑室注射制作AD动物模型,行为学检测和大鼠海马组织电镜切片观察检测动物模型。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m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MAP-2的表达。结果Aβ脑室内灌注造成Aβ沉积的AD模型在行为学和病理改变上一定程度地模拟了AD。模型组和AD后补锌组大鼠海马区MAP-2蛋白表达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显著下降,MAP-2蛋白荧光检测发现模型组和AD后补锌组大鼠海马区MAP-2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AD前补锌组大鼠海马区MAP-2蛋白表达和MAP-2阳性神经元数量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AD形成期间适量补锌可显著改善海马受损神经元细胞结构和细胞骨架蛋白的结构及含量。而在AD形成之后,补锌已不能引起细胞结构的改善。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体外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丹参酮Ⅱ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兔胸主动脉,用组织贴块法培养,设立空白对照组,加入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共同孵育24h、48h和72h,采用MTT法观察该药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法观测细胞迁移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DNA含量;TRITC-鬼笔环肽标记F-actin,观察该药物对细胞骨架微丝结构的影响。结果①同一时间点,丹参酮ⅡA各浓度组显著抑制体外培养兔VSMC增殖和迁移。细胞的A570值(24h、48h、72h分别为r=-0.762,P=0.000;r=-0.837,P=0.000;r=-0.944,P=0.000)、迁移距离(24h、48h、72h分别为r=-0.966,P=0.000;r=-0.980,P=0.000;r=-0.966,P=0.000)与浓度呈负相关;②作用24h后,处于G0/G1期的VSMC百分比增加,细胞DNA含量减少,凋亡率增加。兔VSMC在G0/G1期所占比例(r=0.962,P=0.000)、凋亡率(r=0.982,P=0.000)和浓度呈正相关;③药物干预组和对照组相比,兔VSMC的细胞骨架结构有所改变,对照组中细胞骨架呈极性分布,定向伸展,可见伪足;药物干预组细胞骨架呈非极性分布,未见伪足。结论丹参酮ⅡA对体外兔VSMC的增殖和迁移有抑制作用,上述作用可能是通过阻滞兔VSMC通过细胞周期的限制点,使其停滞于G0/G1期,诱导细胞凋亡以及影响细胞骨架微丝结构来实现。  相似文献   
47.
原子力显微镜在细胞形态学中应用的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因其制作标本简单、观察环境广泛、扫描分辨率较高和超微图像清晰等诸多优点而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其纳米级的高分辨率为人类探索微观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武器。近年来,AFM在细胞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很快,这些研究成果在生物医学和临床医学中均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原子力显微镜的基本工作原理并阐述原子力显微镜在细胞形态学研究中应用的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48.
低氧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迁移和黏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维干  朱军  于智勇  薛庆於 《肿瘤》2008,28(3):216-219
目的:探讨低氧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迁移以及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的影响。方法: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低氧对A549细胞迁移和浸润的影响;细胞黏附实验检测低氧对A549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的影响;免疫荧光法观察低氧对A549细胞中E-cadherin、β-catenin、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分布的影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低氧对A549细胞中依赖于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的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低氧可以促进A549细胞的迁移、浸润和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影响A549细胞中E-cadherin和β-catenin的分布及F-actin细胞骨架的重排,上调A549细胞中依赖于HIF-1的报告基因的表达。结论:低氧促进A549细胞的迁移、浸润和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可能是通过调控A549细胞中依赖于HIF-1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细胞中E-cadherin和β-catenin分布和F-actin细胞骨架的重排。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观察法舒地尔(fasudil)通过Rho/Rho激酶(ROCK)信号转导通路对肝星状细胞(HSC)黏附、迁移以及胞浆游离钙([Ca2 ]i)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HSC分为5组:对照组;fasudil 12.5 μmol/L组;fasudil 25 μmol/L组;fasudil 50 μmol/L 组;fasudil 100 μmol/L 组.采用甲苯胺兰染色法测定细胞黏附率,Boyden Chamber小室测定HSC跨膜迁移数量,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检验细胞[Ca2 ]i,Western印迹检测HSC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phosphorylated myosin light chain, p-MLC(Thr18/Ser19)]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 Fasudil对HSC的黏附、迁移均具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加强;fasudil与HSC共同培养后,HSC内[Ca2 ]i无明显变化;fasudil抑制HSC的α-SMA表达,并且对Rho/ROCK信号转导通路关键信号分子p-MLC(Thr18/Ser19)的蛋白表达有抑制作用.结论 Fasudil通过抑制Rho/ROCK信号通路对细胞骨架的调节作用抑制HSC的黏附、迁移.  相似文献   
50.
目的:体外研究染料木黄酮(genistein)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435)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及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染料木黄酮(12.5、25.0、50.0和100.0 μmol/L)孵育MDA-MB-435细胞24 h.用FITC标记的鬼笔环肽标记F-肌动蛋白,分别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重组情况;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对人工重组基膜的黏附能力.结果:不同浓度染料木黄酮均导致细胞内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发生解聚,同时细胞内F-肌动蛋白排列和分布及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此外,染料木黄酮可明显降低MDA-MB-435细胞对人工重组基膜的黏附能力,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染料木黄酮在体外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黏附能力,其作用可能与其诱导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重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