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15篇
  免费   1322篇
  国内免费   905篇
耳鼻咽喉   69篇
儿科学   63篇
妇产科学   155篇
基础医学   414篇
口腔科学   712篇
临床医学   2439篇
内科学   1861篇
皮肤病学   245篇
神经病学   165篇
特种医学   15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563篇
综合类   6681篇
预防医学   3257篇
眼科学   288篇
药学   6104篇
  24篇
中国医学   9054篇
肿瘤学   738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369篇
  2022年   306篇
  2021年   370篇
  2020年   379篇
  2019年   414篇
  2018年   253篇
  2017年   434篇
  2016年   612篇
  2015年   745篇
  2014年   1231篇
  2013年   1243篇
  2012年   1717篇
  2011年   1868篇
  2010年   1633篇
  2009年   1740篇
  2008年   2134篇
  2007年   1879篇
  2006年   1731篇
  2005年   1950篇
  2004年   1717篇
  2003年   1783篇
  2002年   1411篇
  2001年   1333篇
  2000年   1035篇
  1999年   925篇
  1998年   827篇
  1997年   763篇
  1996年   678篇
  1995年   638篇
  1994年   499篇
  1993年   349篇
  1992年   327篇
  1991年   247篇
  1990年   252篇
  1989年   253篇
  1988年   84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 了解纳米微粒与普通剂型的三氧化二砷(As2O3)对抑制体外培养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作用的差别。方法 对照组为不加药物的细胞,实验组为3μmol/L纳米微粒和普通剂型的As2O3,干预体外培养的兔VSMC细胞72h,进行四唑氮盐(MTT)染色测定细胞吸光度(A)值。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提取细胞DNA,进行凝胶电泳分析,将3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μmol/L纳米剂型的As2O3,干预细胞,细胞数量随作用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细胞生长明显受抑制,而普通剂型干预细胞,生长受抑制程度较纳米剂型弱。24h时,对照组、3μmol/L普通剂型组与纳米组,A值分别为0.68±0.10、0.58±0.12、0.33±0.12,48h时分别为0.79±0.11、0.48±0.14、0.28±0.11,72h时分别为0.96±0.13、0.34±0.15、0.20士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Ⅳ值分别为10.934、15.039、15.539,P值均〈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纳米剂型As2O3、普通剂型As2O3干预及对照组的细胞干预48h,细胞增殖率分别为44.97%、58.54%、74.02%,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6.89%、11.27%、11.20%,晚期凋亡率分别为26.56%、23.60%、12.46%,坏死细胞分别为11.58%、6.59%、2.32%。DNA电泳,As2O3干预细胞,可见凋亡梯形条带,部分细胞坏死,呈模糊的无间隔片状条带。纳米剂型药物作用的细胞DNA条带,梯形条带更多、更模糊。结论 As2O3,可以抑制体外培养的VSMC增殖,且纳米剂型As2O3较普通剂型的As2O3,对细胞抑制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82.
谷胱甘肽、自由基在砷剂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谷胱甘肽、自由基在砷剂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砷剂孵育卵巢癌细胞 4 8h后 ,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谷胱甘肽、活性氧及丙二醛含量。结果 砷剂具有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作用 ,砷剂诱导后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减少 (P <0 .0 1)、活性氧及丙二醛含量增加(P <0 .0 5 )。结论 氧化还原系统的改变是砷剂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3.
我院自 1994年使用CT检查以来 ,需增强检查者的比例越来越高。增强检查确实提供了CT平扫不可替代的诊断信息 ,但是碘对比剂的副作用却令人担忧 ,因此 ,CT室的护理人员应认真做好对患者的筛选、敏试工作 ,严格掌握禁忌证 ,加强对副反应的预防性措施及意外抢救工作 ,合理使用对比剂 ,现将我院应用碘对比剂的方法介绍如下。1 严格掌握禁忌证严重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失代偿性心肌功能不全者禁忌。妊娠及急性盆腔炎症时禁行子宫输卵管造影。2 认真筛选高危因素有碘造影剂过敏、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心脏和循环功能不全、肺气肿、体质极差者 ,重…  相似文献   
84.
患儿Samuel,男,18个月,因“湿疹发作”由其父亲陪同就诊。 应该考虑的问题 首先询问患儿湿疹发病多长时间了以及患儿父亲所知道的病情。询问“发作”所指的是什么,尤其要询问患儿瘙痒情况以及湿疹对患者活动、睡眠的影响。还要了解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处方药、非处方药或者二者交替使用)。鉴别并处理混淆情况或假象,例如润肤剂油腻或类固醇副作用所导致的湿疹。了解实际问题,比如手部是否经常使用润肤剂。最后还要询问患儿湿疹加重的原因。回顾诱发因素,比如肥皂、洗衣粉和过敏原。  相似文献   
85.
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军科  范秀风  曹雯 《陕西中医》2009,30(8):997-99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益气活血通络法组方(生黄芪、玄参、当归、怀牛膝、赤芍、鸡血藤、六路通、地龙、桂枝、生水蛭)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32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踝/肱血压指数和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血流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P<0.05);治疗组ABI指数和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血流量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活血,通络降糖的功能,可改善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下肢的供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
前列饮配合热能治疗仪治疗慢性前列腺炎70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通淋化浊类中药配合DNR数字热能治疗仪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前列饮颗粒剂(牛膝、大火草、蒲公英、苍术、黄柏、延胡索、威灵仙、丹参、黄芪等)配合DNR数字热能治疗仪治疗本病7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8%;对照组总有效率79.99%。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祛瘀,通淋化浊的功效。  相似文献   
87.
目的比较蟾酥制剂与多聚甲醛制剂和三氧化二砷制剂2种临床常用牙髓失活剂的细胞毒性。方法实验用细胞为1929细胞,采用四唑盐比色法观测。结果多聚甲醛制剂的细胞毒性最强,其次为蟾酥制剂,三氧化二砷制剂较弱。结论蟾酥制剂的细胞毒性介于多聚甲醛制剂和三氧化二砷制剂之间。  相似文献   
88.
不同锑剂对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凋亡诱导作用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通过不同锑剂对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NB4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的比较,力求找到有效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锑剂药物。方法:采用细胞生长曲线、形态学及NBT(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判定NB4细胞的生长、分化及功能;细胞周期分析和DNA电泳研究细胞凋亡。结果:三价锑剂能够诱导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凋亡,且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而五价锑剂对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没有凋亡诱导作用。结论:三价锑剂能够有效地诱导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凋亡,提示酒石酸锑钾作为临床治疗寄生虫病有效药物,可以老药新用,有望用于临床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89.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检测是反映HBV复制的最直接、可靠的指标,它对乙型肝炎临床诊断、治疗监测以及预后判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检测HBVDNA的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点、缺点.因此导致不同医院之间的检测结果难以进行横向比较.笔者选用国内试剂厂家中的三种HBVDNA FQPCR试剂盒,对23例已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3例已知的正常血清进行HBVDNA定量检测,以横向比较三种试剂检测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0.
史俊杰 《陕西中医》2009,30(3):307-30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20例,对照组常规控制感染、改善通气、氧疗、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药汤剂治疗,根据辨证施治原则,酌情增减。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82例、显效28例、无效9例、死亡1例;对照组临床治愈48例、显效40例、无效29例、死亡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7,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复查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改变。结论: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