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1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33篇
内科学   45篇
神经病学   172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47篇
预防医学   6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9篇
  1篇
中国医学   29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尿毒症不宁腿综合征(RLS)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尿毒症并发RLS患者简单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HDF+加巴喷丁)、对照组(HDF),各30例,治疗前和1个月后,测定血清中甲状旁腺激素(PTH)、铁蛋白浓度,并分别采用RLS病情严重程度评分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表评估疗效。结果两组PTH水平、RLS量化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表评分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治疗后RLS量化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后低(P<0.01);试验组有轻度嗜睡反应。结论加巴喷丁联合HDF可以有效治疗尿毒症RLS。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1型发作性睡病夜间睡眠的结构特点。 方法 收集1型发作性睡病患者11例和有日间嗜睡但排除相关睡眠疾病的儿童20例。使用多导睡眠监测仪进行整夜(>7 h)连续包括16导脑电图的视频多导睡眠监测(PSG),并于次日进行5次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MSLT)。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1型发作性睡病组在入睡后觉醒时间占总卧床时间的百分比(WASO%)、非快速眼球运动(NREM)1期睡眠期比例(N1%)增加[17.60(13.10)vs 5.00(12.80),P<0.05;(19.93±12.00)vs(10.12±5.63),P<0.05],入睡潜伏期、快速眼球运动(REM)睡眠潜伏期缩短[5.50 min(11.50 min)vs 13.50 min(22.87 min),P<0.05;(93.50±106.61)min vs(157.47±65.74)min,P<0.05],NREM 3期睡眠期比例(N3%)减少[(17.50±5.60)vs(24.48±7.60),P<0.05]; 但睡眠效率、NREM 2期睡眠期比例(N2%)、REM睡眠期比例(R%)、醒觉指数、睡眠期周期性腿动指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等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型发作性睡病患者存在夜间睡眠结构紊乱、睡眠片段化现象。  相似文献   
34.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慢性睡眠障碍,是一种白天过度嗜睡的重要原因,往往伴有猝倒发作、睡眠瘫痪、睡眠幻觉等其他症状,合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症。该文综述近年来中西医在发作性睡病病因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本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进一步的方向。目前,西医主要认为发作性睡病的发病机制与食欲素和HLA-DQB1基因?0602亚型密切相关,此外,近年来西欧某些国家(英国、芬兰、瑞典)研究还发现, H1 N1流感疫苗的使用导致了发作性睡病发病率明显上升。中医主要认为,阴阳偏盛和营卫运行失常易引起睡眠障碍,同时儿童发作性睡病的病因与脏腑的关系也相当密切。  相似文献   
35.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又称willisekbom disease(WED),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休息和睡眠的神经系统感觉运动障碍性疾病。依据病因可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RLS。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  相似文献   
36.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不宁腿综合征(RLS)现状,为透析病人RLS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135例进行RLS现状调查。RLS诊断标准是按照国际不宁腿综合征研究小组(IRL-SSG)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RLS的患病率为18.5%(n=25);单因素分析表明,维持性血液透析RLS病人与非RLS病人在性别、高血压、皮肤瘙痒、透析时间、血清镁、血清铁、甲状旁腺素、血清磷等人口学和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4个独立影响因素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RLS的发生显著相关,分别为每日饮酒(OR=2.832,95%CI=2.023~3.378),血清铁(OR=1.560,95%CI=1.274~1.740),血清镁(OR=1.927,95%CI=1.792~2.219),女性(OR=1.307,95%CI=1.187~1.534)。[结论]每日饮酒、血清镁、血清铁、女性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RLS的影响因素。因此,临床工作者应针对相关因素制定相关干预措施,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RLS发生率,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7.
嗜睡,西医称为发作性睡病,临床以白天过度睡眠,并往往伴有猝倒发作、睡眠瘫痪、睡眠幻觉等其他症状,合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症。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酿成意外事故而危及生命。属于中医多寐、嗜卧的范畴。针灸治疗嗜睡有较好的疗效但临床患者较少见。所以通过文献学习针灸治疗嗜睡的方法。  相似文献   
38.
赵伟 《淮海医药》2014,(3):306-308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和周期性肢体运动(periodic limb movement,PLM)同属临床上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患,其临床症状相似,以休息时下肢出现感觉异常,夜间症状明显,活动后症状暂时缓解为主要表现,这两种疾病临床上极为容易误诊、漏诊。现综述如下。1概述RLS主要表现为睡眠或安静时下肢的不适感觉,如刺痛、蚁走感、烧灼感、瘙痒等,活动下肢后可以部分或者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39.
您的身边,是不是有一些人,常常在夜间睡着前感到小腿部出现难以忍受的酸胀、瘙痒、麻木、疼痛等感觉?是不是在就座或者长时间开车时会感到腿部说不出的难受,坐立难安?或者在晚上睡觉时,会因为小腿酸痛而惊醒,或是感到两腿难受,只能下地不停地走动,踢腿或者捶打、按摩腿部?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们有这些症状,应该怎么办呢?这些人,很可能是患上了一种叫做“不宁腿综合征”(RLS)的疾病。  相似文献   
40.
本文报告1例6岁女童首次发生发作性睡病被误诊为不典型癫痫。之后10个月在8家不同医院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最后才得以确诊。发作性睡病的诊断在小儿中比较困难,因为睡眠发作、猝倒、入睡前幻觉和睡眠麻痹四个主要症状都存在的病例在儿童中极少见到。患儿往往发作期更长、症状多样化。为了缩短从首次发病到确诊的时间,我们建议对所有不明原因过度睡眠的患儿监测睡眠并进行睡眠潜伏期试验,以排除发作性睡病的可能,而不论其相关症状如何。该病例凸显出罕见精神障碍的表现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特别是儿童。这就需要临床医生在采集病史时要充分考虑这些病例的非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