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96篇
内科学   123篇
皮肤病学   90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230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68篇
中国医学   10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1996例白塞病患者的临床荟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我国白塞病(BD)的临床表现以及各系统受累的发生率.方法 通过中国医院知识数据库(CHKD),以"白塞病"为关键词,对1994年至2004年发表的中文文章进行检索,提取其中有关白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46项研究中的1996例BD患者进入本研究,其中男1144例,女852例,平均发病年龄为(33.8±12.2)岁,平均病程为(8.9±5.2)年.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口腔溃疡(66.8%)和结节红斑(21.5%),其次为生殖器溃疡、关节炎/关节痛及眼部病变.在整个病程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98.4%)、生殖器溃疡(76.3%)、结节红斑和假性毛囊炎(69.0%)、眼部病变(34.8%)、关节炎/关节痛(30.0%).胃肠道、血管、神经、心脏、肺、肾和血液系统也均可受累,发生率分别为8.8%、7.7%、6.5%、4.0%、2.2%、1.9%和0.8%.眼部病变及血管、心脏和神经系统的受累均为男性多见(39.9%vs 27.9%,P<0.001,OR=1.715;11.8%vs 2.2%,P<0.001,OR=5.947;5.4%vs 2.1%,P<0.005,OR=2.661;8.0%vs 4.5%,P<0.05,OR=1.845),而血液系统受累更多见于女性(0.4% vs 1.3%,P<0.05,OR=0.305),胃肠道受累患者中男女相当(8.3% vs 9.4%,P>0.05).57.9%的患者表现为针刺反应阳性,绝大多数为男性(70%vs 41.7%,P<0.001).结论 我国白塞病的发病年龄在30岁左右,男性不仅多见,病情也更为严重.白塞病的临床表现可以多种多样,在临床工作中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2.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6岁,主因"活动后胸痛3月,加重1周"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4年前因颅内静脉窦血栓行支架植入术。入院时:血压145/90 mm Hg,心率102次/分,体温36.1℃,心肺腹无阳性体征。视力检查:右眼无光感、左眼数指/10 cm。入院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Ⅱ、Ⅲ、a VF导联呈q R波,V1~V6T波低平。心脏彩超:心脏大小结构功能未见异常。胸部CT:未  相似文献   
83.
白塞病是一种以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为临床特征的疾病,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多个脏器,消化道损害占8.2%一26.6%,严重者可至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  相似文献   
84.
白塞病(Behcet disease,BD)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眼炎、生殖器溃疡以及关节炎、皮肤神经系统等器官损害。现将1例BD合并双下肺动脉瘤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5.
李鸣  张源潮 《山东医药》2004,44(28):76-77
患者女 ,4 1岁。因上腹痛 5天 ,加重并转移性右下腹痛 3天 ,于 2 0 0 4年 2月 12日入院。患者 5天前进食水饺后出现上腹痛 ,伴背部疼痛 ,呈持续性胀痛 ,阵发性加剧 ,弯腰抱膝可缓解。呕吐 1次为胃内容物 ,量不多。体温最高达 39.7℃ ,无明显规律性。给予禁食、抑酸、抗感染及对症治疗 2天 ,症状无明显好转 ,并出现右下腹疼痛。查体 :消瘦 ,无突眼 ,右下眼睑红肿 ,上有白色小脓头密集 ,无明显压痛 ,压之可褪色。甲状腺 度肿大 ,表面无结节感 ,边缘齐 ,质韧 ,无压痛 ,可闻及血管杂音。手抖征 (+)。心肺无异常体征。腹平坦 ,右下腹压痛 (+) ,…  相似文献   
86.
白塞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累及多系统的全身疾病,由土耳其医生Behcet于1937年首次报道。除口腔、生殖器和眼三联征外,尚有各种不同的全身或内脏表现,包括皮肤损害、关节症状、心血管病变等,现将我院收治儿童白塞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7.
心脏白塞病11例临床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心脏白塞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心脏白塞病病人1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心脏白塞病病人均累及心脏瓣膜,表现为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关闭不全。其中5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4例术后出现瓣周漏;2例植入永久起搏器;4例予以激素及免疫抑制药治疗。6例治愈或好转,5例死亡。结论白塞病心脏表现无特异性,易漏诊误诊,外科瓣膜置换术易并发瓣周漏,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88.
目的通过对神经白塞病(Neuro-Behcet's disease NBD)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的影像学表现分析,以提高对神经白塞病MRI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6例神经白塞病MRI表现,评估病灶的分布及形态学特点,分析总结不同序列MRI的信号特征。结果 6例患者均为实质型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其中单纯脑干损害1例,混合型损害5例。6例脑干损害表现为长条形或不规则形,包括中脑大脑脚、桥脑、和延髓病变;5例为类圆形基底节区损害;2例颈髓损害为长条形。6例行头颅MRI检查,均显示颅内散在T2WI稍高信号,T1WI等或低信号影,FLAIR呈高信号,DWI(b值为1000s/mm2)显示为稍高信号,ADC图信号轻度升高且ADC值病灶处较对侧增高。3例行增强扫描均出现环形强化。2例颈髓MRI分别显示颈4、5水平颈髓长条形T2稍高信号影。1例行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检查显示病灶处各代谢产物的峰值均正常。结论 MRI检查对于神经白塞病的诊断非常敏感,且不同序列均具有其特征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89.
赵攀  谭竞  魏锦 《华西医学》2014,(7):1227-1228
1病例介绍患者男,61岁。因"反复口腔、生殖器溃疡10余年,再发1个月余"于2013年10月15日入院。患者自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反复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伴双眼不适,长期于当地医院诊治,具体诊疗经过不详,病情有所好转,但易反复。3年前,患者因病情复发前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诊断为"白塞病"。予口服醋酸泼尼松片40 mg/d,联合硫酸羟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