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3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23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979篇
预防医学   222篇
药学   421篇
中国医学   2652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祖父字兰窗,有医学著作传于后辈,父万筐生卒于1448~1529年,从儒、医两方面为万全成为名医奠定了基础;万全的生卒年为1499~1582年。  相似文献   
32.
李时珍本草研究方法探析—比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爱萍 《中医杂志》1994,35(1):48-50
比较,是用以区分事物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的逻辑方法。我国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著述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时,广泛应用了这一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现就这一方法在《本草纲目》中的运用,作一初步探讨。1 比较药物形态明确药用植物药用植物的来源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药物的临床疗效。李时珍发现旧本草中有些药物名称错讹颇多,有些几种药物同名,有些一种药物数名,诸家所说不一,为解决这种混乱现象,首先在序例中专辟药名同异栏,将五物同名、四物同名、三物同名、二物同名的药统  相似文献   
33.
本草解酒药物辑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本草着作中虽有解酒药物的记载,然而,由于肠史条件和人们认识的局限,有关记载不多,已有的记载也多缺乏令人信服的实据。今夭,对这些记载若从解酒角度去认识,都是值得挖掘和研究的资料。兹辑出其中明确记载具解酒作用的药物40余种,并根据它们的主要性能,归纳成三类,供有志于解酒药和醉酒症研究的同仁参考。1 清热利尿类药性多偏寒凉,具有清热、解毒等作用,如西瓜、甘蔗、绿豆芽、赤小豆花、莱菔等,对饮酒积热,毒伤脾胃,见胃痛、发热、烦渴、小便短赤者,有显著的解酒、清热、利尿等功效。葛根出《本经》,《药性论》:“主解酒毒,止烦渴。”《本草拾遗》:“解酒毒,身热赤,酒黄,小便赤涩。”治酒醉不醒:葛根汁一斗二升,饮之,取醒,止(《千金方》)。葛花:出《别录》,并云:“消酒。”《滇南本草》:“解酒醒脾,酒痢,饮食不思,胸膈饱胀,酒毒伤胃,吐血,呕血。”《本经逢原》,“葛花,能解酒毒,葛花解醒汤用之,必兼人参。但无酒毒者不可服,服之  相似文献   
34.
鸡内金平,无毒,止泄精并尿血。——《四华子本草》本品为雉科动物家鸡内的干燥砂囊内膜,又名鸡皮、鸡黄皮、鸡。砂囊中含维生素、B1、B2、维生素C及一种糖蛋白。[抗癌药理]体外实验,鸡内金有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试用方剂]食管癌:内金、沙参、旋复花、半夏各10g、蜈蚣5g、金蝎  相似文献   
35.
李英 《长寿》2005,(4):33-33
豆芽菜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家常蔬菜,由绿豆泡制而成的称为绿豆芽,由大豆泡制成的则称为黄豆芽。人们食用豆芽菜的历史可追溯到900多年以前,北宋苏颂《:图经本草》中有“菜豆为食呻美物,生白莞为:食中佳品”的记述。现在逐渐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卫生、保健、营养、好吃的“绿色蔬菜”。  相似文献   
36.
认为《本经》非东汉末年所著,其成书年代应定于战国时期,与《内经》成书相差不远。  相似文献   
37.
38.
白正学 《中医杂志》2006,47(5):338-338
仙鹤草,味苦、涩,性平。归肺、肝、脾经。功能收敛止血,止痢,杀虫,补虚。《滇南本草》称其可治“腰痛”,《本草纲目拾遗》言其能疗“闪挫”。笔者在临床重用仙鹤草45~60g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例,疗效较佳,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9.
胡献国 《家庭中医药》2006,13(11):68-68
“醍醐灌顶”是一个成语。醍醐,为酥酪上凝聚的油;灌顶,是指将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如唐·顾况《行路难》诗云:“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又如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载:王生闻得,满心欢喜,却似醍醐灌顶,甘露洒心,病体已减去六七分了。《日华子本草》言其“止惊悸,心热,头疼,明目,敷脑顶心”。可见“醍醐灌顶”无论是从治疗疾病的角度,还是从开启智慧的角度来看,都是有积极意义的。醍醐,俗称酥酪、醒醐,出自《雷公炮炙论》,又名酥油、琼…  相似文献   
40.
《本草图谱》再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晖 《中国药学杂志》1992,27(Z1):32-35
 本文比较了《本草品汇精要》、《金石昆虫草木状》和《本草图谱》的部分图谱之异同,认为《本草图谱》之蓝本为《金石昆虫草木状》并考证了《本草图谱》的作者生平及成书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