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2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27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29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688篇
内科学   184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1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1414篇
预防医学   270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2150篇
  2篇
中国医学   640篇
肿瘤学   19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67篇
  2010年   342篇
  2009年   336篇
  2008年   414篇
  2007年   383篇
  2006年   293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用含硅的5-Fu衍生物IV进行了体外及体内抗癌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IV对Hela细胞、S-180内瘤腹水细胞均有明显的体外细胞毒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0.3μg/ml、36.8μg/ml.在体内抑瘤试验中,IV对S-180、L2、Hep等瘤株用25μg/kg及50μg/kg/d两个剂量组重复三次都有明显疗效,抑瘤率为S-180 46.6%-72.3%,L2 38.7%-61.5%,Hep 23.4%-48.9%,对EAC疗效显著,在剂量为50μg/kg/d时,小鼠生命延长率为167.4%,以上实验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2.
单环β-内酰胺新衍生物的合成和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霉素衍生物化学转化法,合成了16个单环β-内酰胺新化合物。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b 对表皮葡萄球菌26069的最低抑菌浓度为6.2μg/ml。  相似文献   
53.
1-(2-羟基-3-芳氧基丙基)-4-芳酰基哌嗪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拼合原理,设计并合成了19个1-(2-羟基-3-芳氧基丙基)-4-芳酰基哌嗪类化合物。对其中8个化合物I1~I8进行了药理试验,发现它们有明显的降压活性及α-受体阻滞活性。  相似文献   
54.
由氯化高铁次卟啉经脱铁、酯化、还原合成了光敏剂2,7,12,18-四甲基-13,17-二(3-羟基丙基)卟啉,并测定其光敏活性  相似文献   
55.
研究了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a衍生物3a(recombinanttumornecrisfactoralphaderivative3a,rh-TNFαD3a)对多种肿瘤细胞株的体外直接杀伤作用,结果表明:rh-TNFαD3a在极低浓度下即能在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发挥明显的直接细胞毒作用,其对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系)Ehrlich(小鼠腹水癌细胞)Lewis(小鼠肺癌细胞)SMMC7721(人肝细胞癌)  相似文献   
56.
钒盐衍生物 (pervanadate)在离体研究中表现出多种明显的类胰岛素效应 ,包括促脂质生成 ,促蛋白合成和抗脂质分解等 ,但其在体研究的报道并不多见。本研究旨在观察pervanadate对链脲菌素 (streptozocin ,STZ)所致大鼠类I型糖尿病的血糖水平的影响 ,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以期为糖尿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资料。材 料 和 方 法1 动物模型雌性Wistar大鼠 ,体重 1 4 0 - 1 60g ,STZ(Sigma)溶于 0 1mol/L柠檬酸缓冲液 (pH 4 5)中 ,按 65mg/kg体重尾静脉一次注射复制类I型…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卡介苗多糖核酸(BCG-PSN)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TH1/TH2反应的作用,并与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进行比较. 方法缓解期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16例,对照组健康成人13例,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BCG-PSN(1、10、100、1000 μg/ml)、TB-PPD(10 μg/ml)、尘螨抗原(DerP, 10 μg/ml)体外培养4 d,不加刺激剂者为阴性对照.收集培养上清,ELISA检测IFN-γ、IL-5浓度的变化. 结果 PSN(1~100 μg/ml)刺激正常人PBMC分泌IFN-γ水平均高于哮喘患者(P<0.05).BCG-PSN(10 μg/ml)可以刺激哮喘患者PBMC分泌IFN-γ(358.7 pg/ml,范围0~2433.0 pg/ml),但显著低于同等浓度的TB-PPD刺激作用(13 036 pg/ml,范围600.5~35 100.0 pg/ml,P<0.01).PSN刺激PBMC分泌IFN-γ呈浓度依赖性,当浓度达到100 μg/ml时,与低浓度相比刺激作用显著增强(P<0.01),与TB-PPD的刺激作用类似.DerP刺激哮喘患者PBMC分泌IL-5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BCG-PSN刺激PBMC分泌IL-5的作用较弱,显著低于TB-PPD和DerP的刺激作用. 结论 BCG-PSN具有一定的TH1刺激作用,但低于TB-PPD的刺激作用,有待对BCG-PSN组分进一步优化以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诱导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6T-CEM的凋亡作用。方法:利用DNA断裂点标记法(TUNEL)、DNA凝胶电泳、活细胞拒染以及光镜方法研究有关细胞的凋亡。结果:UNEL标记及DNA凝胶电泳显示:10-40μg/ml剂量的去甲斑蝥素作用6T-CEM细胞24h及10μg/ml剂量的去甲斑蝥素作用6T-CEM细胞超过18h后即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结论:一定剂量范围内的去甲斑蝥素可在直接杀伤作用较小的情况下明显诱导6T-CEM细胞凋亡,不会因细胞坏死而引起炎症反应,这对于去甲斑蝥素应用于临床将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滑膜细胞对光敏剂血淋甲醚(HMME)的吸收特点,并与目前常用的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HpD)进行对比。方法: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检测RA滑膜细胞对HMME、HpD的吸收量与孵育时间和孵育浓度的关系。结果:①RA滑膜细胞对HMME、HpD的吸收量随着孵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培养液中光敏剂浓度达80μg/ml时,孵育1h细胞内HMME含量达到饱和状态;而HpD的浓度要到140μg/ml时细胞内的吸收量才达到高峰,当两种光敏剂细胞内浓度均达高峰时,HMME的含量为HpD含量的2倍。②细胞对两种光敏剂的吸收量亦随着孵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HMME吸收得更快,第15分钟时吸收量为最大吸收量的52.9%,第60分钟为84.4%,细胞对HpD的吸收第15分钟为49.1%,第60分钟为69.2%。结论:与光敏剂HpD相比,RA滑膜细胞能更多更快地吸收HMME。推测HMME较HpD更适合用于光动力疗法滑膜切除术。  相似文献   
60.
喜树碱类抗癌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喜树碱 (camptothecin ,CPT)是从珙桐科植物喜树(Camptothecaacuninata)中分离提取的五环生物碱 ,是唯一有选择性抑制DNA拓扑异构酶I (TopoI)作用的植物抗癌药。该生物碱在体外对Hela细胞和L12 10 细胞及啮齿类动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因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喜树碱的水溶性和脂溶性都比较差 ,其钠盐的抗癌活性较低 ,临床应用受到严格限制。其后人们从喜树中分离出 10 -羟基喜树碱 (HCPT) ,合成了毒性小、抗肿瘤作用更强的喜树碱衍生物 ,使喜树碱类药物在肿瘤防治中起到了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