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235篇
  免费   10139篇
  国内免费   5626篇
耳鼻咽喉   836篇
儿科学   1284篇
妇产科学   1071篇
基础医学   8009篇
口腔科学   1664篇
临床医学   22899篇
内科学   11811篇
皮肤病学   1106篇
神经病学   2604篇
特种医学   55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85篇
外科学   10154篇
综合类   48232篇
预防医学   28853篇
眼科学   1367篇
药学   23629篇
  307篇
中国医学   35338篇
肿瘤学   4208篇
  2024年   1182篇
  2023年   4145篇
  2022年   3636篇
  2021年   4355篇
  2020年   4289篇
  2019年   3375篇
  2018年   1842篇
  2017年   3100篇
  2016年   4027篇
  2015年   5514篇
  2014年   9338篇
  2013年   10593篇
  2012年   15210篇
  2011年   14963篇
  2010年   10638篇
  2009年   9894篇
  2008年   18304篇
  2007年   11825篇
  2006年   10954篇
  2005年   14027篇
  2004年   8172篇
  2003年   8244篇
  2002年   8014篇
  2001年   5331篇
  2000年   3818篇
  1999年   2613篇
  1998年   1963篇
  1997年   1792篇
  1996年   1388篇
  1995年   1383篇
  1994年   1241篇
  1993年   845篇
  1992年   612篇
  1991年   658篇
  1990年   427篇
  1989年   423篇
  1988年   237篇
  1987年   196篇
  1986年   143篇
  1985年   110篇
  1984年   64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9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7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实用肝脏病杂志》(Journal of Practical Hepatology)创刊于1996年,是经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医学期刊。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遴选期刊,以从事肝脏疾病基础和临床防治研究的医务工作者为主要对象,报道各类肝胆疾病(包括各类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及其它肝胆疾病)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内外科、病理、肿瘤和影像学诊疗的实践经验和最新科研成果;介绍国内外本专业新技术、新疗法和新进展。本刊注重临床、联系基础、鼓励创新、突出实用性,注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兼顾医学继续教育。本刊主要栏目:述评、专家论坛、诊疗指南解读、论著与短篇论著、综述、病案报告和不定栏目等。  相似文献   
102.
在临床试验研究中涉及人体数据的研究时,应该在文中说明所采用的试验程序是否已经通过伦理审查委员会(单位或国家)的评估,并著录其审批文号;如果没有正式的伦理委员会,则应在文中描述该研究是否符合2013年修订的《赫尔辛基宣言》(www.wma.net/en/30publications/10policies/b3/index.html)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女性外阴硬化性苔藓(VLS)患者继发甲状腺异常中的预测价值。方法:从2014年1月-2018年6月确诊的女性VLS患者中随机抽取273例,进行外周血NLR水平追踪,研究追踪时间截止至2018年12月31日,甲状腺异常者在第一次出现异常时即停止追踪。VLS继发甲状腺异常者设为观察组,其余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及抗体水平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NLR与外阴白斑面积、甲状腺激素及抗体水平的相关性,同时采用ROC曲线评估NLR在预测女性VLS患者继发甲状腺异常中的临床效能。结果:VLS患者平均年龄为(42.17±8.65)岁,皮损部位多局限于大小阴唇及阴道口,多数呈现色素脱失或减退。甲状腺异常发生率为13.92%(38/273),出现甲状腺异常的平均时间为(15.21±3.48)个月,以TPO-Ab和TSH水平异常为主。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LR与外阴白斑面积、TSH及TPO-Ab水平均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232、0.531、0.499)。ROC曲线结果显示,NLR预测女性VLS患者继发甲状腺异常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6(95%CI:0.841~0.971),当NLR为5.585时,约登指数为0.736,敏感度为84.2%,特异度为89.4%。结论:女性VLS患者甲状腺功能或抗体异常的发生率较高,NLR能有效预测VLS患者继发甲状腺异常的发生,临床医生应当对VLS患者常规检测NLR水平。  相似文献   
104.
艾灸作为中医学最古老的疗法之一,作用多样,应用广泛,疗效显著。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灸法的认识逐渐深入,其中艾烟的相关研究也硕果累累,其安全性广受关注。通过对艾烟作用和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取得的成果进行归纳分析,以期为艾灸临床安全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5.
中药复方是由2味或2味以上中药遵循中医理论组合而成的方剂。多味中药在合适的剂量配比之下,协同发挥作用,实现中医的整体调节治疗。研究中药复方的配伍对推动中药现代化发展、新药开发以及临床应用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者们在传统的"七情和合"与"君臣佐使"的基础上,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对中药复方的成分、药效活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等进行了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同时,多种数理方法和模型的建立、网络药理学和数据挖掘方法的发展与应用,也对中药复方配伍研究提供了很大帮助。研究方法的发展虽促进了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研究,但还需进一步建立适合中药复方配伍复杂关系的研究方法,以阐明中药复方及其成分/组分配伍的内在规律,进而构建新的现代中药复方,这也是目前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06.
综述近年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之核心在于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痰浊、瘀毒为标,病久则伤及脾肾,由实转虚。中医内治法主要以辨证论治、辨病论治或单方验方为主,外治法以中药洗浴、中药灌肠、肛门给药、针灸为主。中医药治疗本病优势明显。应继续完善对中医药作用机制的认识,制订统一的辨证论治及疗效评价标准,针对效果显著的名方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07.
医院在创建研究型医院中坚持以科学理念引领、人才建设先行、技术创新带动、资源共享融合等为抓手,全面推进研究型医院建设;探讨中心医院在建设研究型医院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中心医院开展建设研究型医院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8.
为了提升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尝试对卓越医师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 发现新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评估基层医院妇产科医护服务中践行优质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从基层医院的具体工作出发,以2015年5月-2016年5月本院妇产科的护理服务病人107例为评估对象,依据调研活动的要求将其划分作实验组55例、对比组52例,分别施行优质护理模式和常规型护理的相应措施,评比两种护理法实施情况.结果:护理以后,实验组病例的健康知识认知率、服务舒适率、服务满意率都超出对比组,比对差异明显(P<0.05).结论:基层妇产科临床中实践优质护理服务,能提升女性病人的舒适程度、满意程度及健康知识认知程度,值得积极推广以及运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观察“调任通督法”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潮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围绝经期潮热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组)和对照组(等待组)。治疗组取穴百会、印堂、神庭、关元、气海、中脘、阴郄、太溪、复溜、三阴交。针刺治疗每次持续30 min,每周2次,连续治疗6周。对照组为等待组,试验期间仅给予同针刺组相同的健康宣教,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3周、治疗第6周以及第10周随访评估其潮热频率和程度,以及更年期生活质量量表(Menopaus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Men-QoL)的变化情况,同时记录针刺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 ①潮热频率及潮热程度:在治疗后及随访时,针刺组较等待组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与治疗前相比,针刺组第3周即出现了潮热频率明显下降的趋势(P < 0.01),治疗后以及随访期针刺组潮热频率及潮热程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1)。而等待组在各时间点潮热频率及潮热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 > 0.05)。②围绝经期生活质量量表:治疗后针刺组在Men-QoL总分、血管舒缩功能评分、社会心理、体能状况较等待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 < 0.01)。在随访期,针刺组在Men-QoL社会心理以及体能方面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P < 0.05)。两组Men-QoL性功能在治疗后及随访期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与治疗前相比,在治疗后及随访期,针刺组Men-QoL总分、血管舒缩功能、社会心理、体能状况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 < 0.05),在Men-QoL性功能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等待组在Men-QoL总分及四个域方面均无明显改善,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调任通督法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潮热安全有效,且对围绝经期生活质量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