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9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女性外阴硬化性苔藓(VLS)患者继发甲状腺异常中的预测价值。方法:从2014年1月-2018年6月确诊的女性VLS患者中随机抽取273例,进行外周血NLR水平追踪,研究追踪时间截止至2018年12月31日,甲状腺异常者在第一次出现异常时即停止追踪。VLS继发甲状腺异常者设为观察组,其余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及抗体水平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NLR与外阴白斑面积、甲状腺激素及抗体水平的相关性,同时采用ROC曲线评估NLR在预测女性VLS患者继发甲状腺异常中的临床效能。结果:VLS患者平均年龄为(42.17±8.65)岁,皮损部位多局限于大小阴唇及阴道口,多数呈现色素脱失或减退。甲状腺异常发生率为13.92%(38/273),出现甲状腺异常的平均时间为(15.21±3.48)个月,以TPO-Ab和TSH水平异常为主。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LR与外阴白斑面积、TSH及TPO-Ab水平均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232、0.531、0.499)。ROC曲线结果显示,NLR预测女性VLS患者继发甲状腺异常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6(95%CI:0.841~0.971),当NLR为5.585时,约登指数为0.736,敏感度为84.2%,特异度为89.4%。结论:女性VLS患者甲状腺功能或抗体异常的发生率较高,NLR能有效预测VLS患者继发甲状腺异常的发生,临床医生应当对VLS患者常规检测NLR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甘草锌颗粒联合新癀片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轻、中度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2组患者均给予新癀片口服,3片/次,3次,d,且每晚以新癀片5片调化涂于患处,0.5h后洗净;治疗组加用甘草锌颗粒5g冲服,3次/d,治疗4周后改为1次/d。总疗程共8周。在治疗前、治疗第2,4。8周末随访,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2,4,8周末,治疗组总有效率(42.00%、66.00%和92.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1.74%、45.65%和71.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甘草锌颗粒联合新癀片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肯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联合螺内酯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147例轻、中度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睡前外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1次,疗程8周;治疗组同时还予螺内酯片,20mg,tid与餐同服。在治疗2、4和8周后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20.83%和1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4、8周后,治疗组有效率(54.17%,80.5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0.00%,5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为局部刺激症状,两组发生率分别为31.08%、29.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联合螺内酯治疗轻、中度寻常型痤疮疗效肯定、安全、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均给予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外用,2次/d(早晚),试验组加用卡泊三醇软膏中午外用1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评估各项指标,并在治疗结束后随访半年评估复发率。结果治疗后2周、4周,试验组的积分与对照组的积分相比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有效率82.5%与对照组有效率57.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20%与对照组复发率5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好,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联合中药热敷在白癜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皮肤科收治的82例白癜风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观察组在激光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热敷,观察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白斑面积、肤色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75.61%,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5);治疗前组间白斑面积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白斑面积及复色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4.63%、12.20%,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癜风患者采用准分子激光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效果较好,可减小白斑面积,促进肤色恢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新癀片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2例轻、中度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72例)。两组患者晚上睡觉前均外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1次;试验组加用新癀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3片;疗程共6周。治疗2、4、6周随访,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21.51%和1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6周后,试验组有效率(54.43%,84.8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0.00%,5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为局部刺激症状,两组发生率分别为29.11%、29.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癀片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满意、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进展期寻常型银屑病(PsV)患者血清和皮损中IL-33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126例PsV患者作为PsV组,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IL-33表达水平的差异;纳入3例行脂肪瘤切除患者,比较PsV患者皮损组织和脂肪瘤患者正常皮肤组织中IL-33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PsV患者血清IL-33表达水平与PASI评分的相关性、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差异、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分别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探讨血清IL-33水平在鉴别PsV和对照组、轻度和中重度PsV患者的临床效能。结果:与对照组[(40.65±12.21) pg/mL]相比,PsV组患者血清IL-33表达水平[(98.37±20.85) pg/mL]明显升高(t=17.51,P0.01)。中重度PsV患者皮损组织中IL-33蛋白表达相对灰度值(16.56±4.18)明显高于轻度PsV组(9.28±1.04)和脂肪瘤患者正常皮肤组织(5.64±1.4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56、11.04,P值均0.05);轻度PsV组患者皮损组织中IL-33蛋白表达相对灰度值亦明显高于脂肪瘤患者正常皮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2,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IL-33与PASI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85,P0.01);PsV患者血清IL-33表达水平在BMI、病程及皮损严重程度上存在统计学差异;病程(OR=3.449)、PASI(OR=10.444)与PsV患者血清IL-33水平升高有关; ROC曲线结果发现,血清IL-33表达水平在鉴别进展期PsV与对照组、轻度和中重度进展期PsV的临床效能显著,AUC分别为0.945和0.870。结论:PsV患者血清及皮损中IL-3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IL-33可能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蛋白组学技术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差异表达蛋白。方法:纳入6例于2020年6月—9月在我院就诊的寻常型银屑病(PV)患者和6例色素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获取PV患者皮损和色素痣皮损周边正常皮肤组织。通过蛋白组学技术筛选出PV患者(n=4)皮损与正常皮肤组织(n=4)中的差异表达蛋白,并将差异表达蛋白进行GO富集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蛋白互作(PPI)分析筛选出PV皮损中的核心蛋白。将核心蛋白在2例PV皮损和2例正常皮肤组织中进行 Western blot验证。结果:相对于正常皮肤组织,PV皮损中发生显著上调的蛋白有291个,显著下调的蛋白有163个,涉及的生物学过程主要为中性粒细胞活化、中性粒细胞介导的免疫、TNF-α介导的信号通路、B细胞介导的免疫、上皮细胞分化及角质化为主,涉及的发病机制可能与IL-17信号通路、氧化磷酸化、PPAR信号通路等有关。PPI结果显示有12个蛋白(S100A7、S100A9、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NDUFA4、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5、peroxisomal acyl coenzyme A oxidase 1、platelet glycoprotein 4、cathepsin B、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haptoglobin、arginase-1和apoptosis associated speck 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可能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作用。相对于正常皮肤组织,PV患者皮损中S100A7 (t=5.54)、S100A9 (t=45.23)、Cathepsin B(t=4.23)、Haptoglobin(t=4.12)和Arginase-1(t=6.6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种免疫信号通路及差异表达蛋白可能在PV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了重要作用,为PV的治疗靶点研究进一步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