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7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11篇
内科学   7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06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03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巨核细胞成熟状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血小板凝血酶敏感素(TSP)、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和IgG单克隆抗体,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染色法对7例正常儿童和27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骨髓巨核细胞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正常儿童巨核细胞TSP和GPⅡb/Ⅲa含量与细胞成熟程度成正比;27例患儿的巨核细胞GPⅡb/Ⅲa含量均降低,23例TSP含量减少,12例巨核细胞上IgG含量增高,且IgG增高与TSP降低有一定关系。提示,在儿童ITP的发病过程中,不仅存在血小板破坏增加,而且巨核细胞的成熟受阻,这种受阻可能是血小板抗体作用于巨核细胞的结果。  相似文献   
92.
儿童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cute megakaryoblastic Leukemia inChildhood FAB—M_7),临床少见,本文二例 M_7患儿分别经临床,细胞形态组化染色、电镜、抗血小板糖蛋白单克隆抗体 GDⅡb/Ⅲa 和骨髓活检证实,基本符合 FAB诊断标准。认为光镜细胞形态结合组化染色仍能诊断 M_7,儿童 M_7临床表现不典型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93.
人骨髓巨核细胞大小及DNA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4.
报道1例伴有Ph染色体的获得性无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最初有鼻衄、牙龈出血和紫癜,血小板严重减少,骨髓巨核细胞缺如,而其他造血细胞正常。经泼尼松治疗无效,两年后演变为全血细胞减少并死于颅内出血。CFU-GM检测显示集落生长甚少。骨髓细胞染色体分析揭示典型的Ph易位,但分子学研究未见bcr重排。  相似文献   
95.
四种重组造血生长因子对小鼠巨核细胞集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鼠体外巨核系祖细胞培养表明,重组鼠白细胞介素-3(IL-3),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IL-6)及红细胞生成素(EPO)均有不同程度刺激巨核系祖细胞生长的活性。其最适浓度分别为100U/ml,5ng/ml,20ng/ml与1U/ml。对巨核细胞集落刺激作用最强的是IL-3,IL-6与GM-CSF次之,EPO最弱。在种植2×10~5骨髓单个核细胞中分别获得45±3,25±2,20±3及10±2个巨核细胞集落。  相似文献   
9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目的:总结儿童和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42例I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ITP组,140例,男女比例为1.5∶1,急性型87例(62.1%),起病前50.7%有诱因,治疗前血红蛋白为(121±16)g/L;成人ITP组,102例,男女比例为1∶3.6,74.5%为慢性型,仅15.7%发病前有诱因,治疗前血红蛋白量为(108±30)g/L。两者的性别构成、分型、起病诱因、血红蛋白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儿童还是成人ITP,治疗前骨髓巨核细胞数增多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减少者(均为P<0.05)。随访病例中31例(78%)儿童ITP痊愈,2例(5%)成人ITP痊愈。结论:儿童ITP通常起病急、病情可自行缓解,预后好;成人ITP起病隐袭,多呈慢性经过,病情反复发作。ITP患者治疗前骨髓巨核细胞数增高者比正常或减少者疗效好,检查骨髓巨核细胞数有助于临床判断疗效。  相似文献   
97.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误诊为ITP(附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灵玲  张晓梅 《临床医学》2007,27(12):91-91
ITP是一种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增生或正常,但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减少或缺如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EDTA—PTCP)是由于EDTA盐作为抗凝剂的抗凝血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上检测时,因血小板发生聚集,发生假性血小板计数减少的现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8.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巨核细胞性白血病(AMKL)的细胞免疫学诊断和化疗疗效。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标记检测白血病细胞表达相关抗原表达,短期培养法与直接法G显带检测染色体组型;TA或HA方案化疗。结果:5 AMKL均表现CD42和CD41的高表达,其中2种伴CD13和CD33高表达,TA方案化疗达完全缓解1例,结论:流式细胞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标记白血病细胞表达相关的抗原表达可以确定AMKL的诊断,TA或HA方案辅以强有力支持治疗AMKL可以获得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99.
64 2例白血病巨核细胞增生与分化的观察 ,表明白血病巨核细胞可以是抑制 ,增生 ,甚至明显增生。急性白血病巨核细胞以抑制为主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增生、明显增生为主 ,慢粒急变时则巨核细胞转为抑制。急性白血病巨核细胞以颗粒巨为主 ,产板巨少见 ,故急性白血病时血小板明显减少。白血病幼稚细胞比例越高对巨核细胞的抑制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0.
何凤萍  黄文勇 《临床医学》2006,26(10):59-59
获得性低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ATP)是一组骨髓巨核细胞减少或缺乏、对强的松等免疫抑制剂治疗不敏感为特征,而有别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出血性疾病。80年代以来,周内外虽不断有病例报告,但发病率不高。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将我院自1996年至2005年10月诊治的13例AATP作一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